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及其微课视频库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作者: 朱淑仪 罗荣华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训课程体系构建及其微课视频库的开发与应用研究0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2.17.012

摘  要:文章以语言要素教学和语言技能教学为着眼点,探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整与完善。在构建两主线、八系列为核心的实训课程模块基础上,针对每一门实训课程进行教学视频录制,并整合成一个完整的微课视频库,重点突出汉语教学实践技能的训练,以创新的模式从多个侧面提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实训课程;微课;视频库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7-0048-04

Abstract: Taking language factor teaching and language skills teaching as the focus, we will establish a curriculum system for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majors, form a training course module with two main lines and eight series as the core, and conduct video recording of each training course. It is integrated into a complete video resource base of micro-courses, emphasizing the training of Chinese teaching skills, and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teaching ability of students from multiple aspects in an innovative mode.

Keywords: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practical training courses; micro-courses; video resource base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强的专业,培养目标直接指向能够胜任全球各地孔子学院及各级各类学校汉语教学工作的人才,因此,本科阶段,在地方性本科院校留学生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如何对本科学生的教学技能进行实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探讨通过教学微视频库的建设,让学生观摩不同课型的教学视频来提升教学能力。

一、微课视频库建立的必要性及其原因

(一)开设本专业的高校汉语教学技能培训课程体系欠完善

2007年国家汉办出台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该标准包括五个模块,其中第四个模块是教学方法和技能。要制定出合理的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一定要认真参照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及其具体要求,可现实情况是我们考察了有代表性的开设此专业的几所高校的培养方案,发觉其在课程设置方面皆把重点放在汉语言本体知识和外语能力培训上,对于学生真正地上好一堂汉语课的教学技能培养课程非常欠缺。在此背景下,我们本科阶段培养出来的学生在面对一线的汉语教学课堂时其捉襟见肘之境况可想而知。

(二)汉语教学专项技能培训课程微视频资源散乱未整合

首先,在微视频资源方面,目前存在着“各自为政”的无组织状态,散见于优酷网等视频网站、大型汉语培训机构网站的汉语教学视频,没有分类与整合,教师在需要运用于课堂教学观摩或教学案例分析时寻找起来非常困难,另外,处在一线汉语教学的教师也录制了一些视频,但这些视频却没有一个科学的共享平台,不能发挥其集成效应。其次,在视频的录制方面,一些出版社也联合高校骨干教师录制了示范课(如北语社的《汉语课堂教学示范》系列DVD),但是这些示范课视频时长近一小时,是完整课堂的重现,没有对教学环节进行切分、没有对教学中某种专项技能进行重点演示,在实际运用时非常不便。在视频运用于教学实践的研究方面,有从视频案例编写角度的分析[1],有从教学技巧角度的分析[2],总的说来,视频运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相关成果寥寥可数。

(三)微课网络交互平台建设滞后

在微课网络交互平台建立上,英、美等国家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英国教师微课资源平台(http://www.teachers.tv)从2004年开始建设,美国基于维基功能的资源库“观看知道学习”(WatchKnowLearn,http://www.watchknowlearn.org/)从2008年开始建设,而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中小学微课建设的研究渐成规模,而其他学科领域的研究也日趋活跃,但在汉语教学与汉语学习这两个相关的领域其应用却较为薄弱。

二、构建实训课程体系及建设相应微课视频库的意义

(一)完善实训课程体系是全面提升学生汉语教学能力的保障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汉语热“持续升温,学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多。为了应对汉语热和汉语师资紧缺的现状,以培养汉语师资为主要目标的对外汉语专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3]而全国开设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高校也越来越多,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却标准不一、良莠不齐,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重叠,没有专业特色。突出专业特色,重在构建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实训课程体系。通过大量的实训课程,着力提升本专业学生的汉语教学实践技能,让更多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毕业生能以本科所习教学技能迅速投身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一线工作中。

(二)利用微课视频库促进学生的专业化成长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在实训课教学方面,如果仅仅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由教师讲解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知识和介绍相关教学经验,对于学生的专业化成长,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名称职的汉语国际推广教师除了要掌握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学原则外,更重要的是上好真真正正的一堂课,熟练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技巧。[4]”而另一方面,如果将只是学了一些语言教学知识的大一、大二学生直接放到真实课堂去锻炼,让他们独当一面去当汉语教师,看似很好的锻炼机会,实则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在这中间,仍似隔着“一层纱”。因此,我们认为,观摩对应的教学微视频,是促进学生转换教师角色的良好过渡,对学生的专业化成长,并进一步迈向职业化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在实践教学技能层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迫切需要并强调真实的课堂环境体验的,而教师不管在课堂上把教学技巧讲得如何细致透彻,如果没有观摩教学实景的机会,学生的教学技能提升就无从谈起。因此,制作大量的符合汉语教学专项技能培训的微视频,可以大大满足学生观摩课堂教学情景的需求。其二,在汉语教学示范课的视频制作方面,以往也有一些视频,但这些视频通常把整节课录制下来,时间较长,我们主张制作课堂教学的微视频,其胜在不仅教学情境真实多样,而且“短小精悍”,内容精练,主题突出,方便使用。

总的来说,构建适用于本专业的实训课程体系,弥补了本专业普遍存在的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不完善的问题。在统一的课程体系下,制订所需录制的视频各级分类标准,各任课教师结合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分工合作进行录制,必将大大优化实训教学视频资料库。

三、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一直存在多种方案,而研究其课程设置的论文和著述颇多,提倡增加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研究也不少,从语言要素教学、语言技能教学两主线出发,设立八个系列核心课程并制订相应的教学大纲这样的研究尚少。关键问题是以往的研究在路径上是单一路径,只从宏观理论教学管理角度去探讨课程设置的改革,而没有配套的充实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结果在一些院校里没有办法融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因为即使加入了这些课程,实际课堂也缺乏相关材料支撑,形同虚设,而本研究在完善课程体系基础上,给每门子课程都配之以适合各种层次需要的微教学视频,供教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不断提升汉语教学技能。

(二)设立两主线、八系列为核心的实训课程体系,强化汉语教学实践技能培训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培养能迅速投身教学工作的新教师,不能一味地强调理论课程的学习,而要在大三、大四的课程中加入教学技能训练课,以语言要素教学、语言技能教学两个方面为主线,我们主张设立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词汇教学、汉字教学、语法教学(归属语言要素教学)和对外汉语口语课、听力课、阅读课、写作课教学(归属语言技能教学)八大系列课程。在设立课程体系的同时,转变现有的培养思路,以两个维度(汉语本体知识体系、教学环节微技巧)去观照一门技能教学的课程内容,从而将之分解成为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训练的微教学技能片断。如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按本体的汉语知识可切分为声母、韵母、声调等教学片断,按教学环节微技巧可分为语音教学中发音示范、纠音技巧训练等教学片断,主讲课程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微技能训练的理论与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汉语教学微技巧的强化训练,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具体课堂教学所需的教学微技巧。

(三)构建课程体系的步骤

组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团队—前期讨论—制订培养方案并形成课程体系—编写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专任教师编写各门课程的教案。

四、微课视频库的建设的解决方案

(一)单个视频的录制流程

课程准备—课堂实现—调查访谈—录像及教学资料整理—网络发布与教学总结如图1所示。

课程准备:选择合适的课文—寻找相应水平的留学生—印发课文资料给演练学生—编写演示课教案。

课堂实现(录像同步进行)。

模式一(适合于新课型):教师示范—学生A演练—全班思考指出问题—教师点拨—学生B演练—全班思考指出问题—教师点拨—学生C演练。

模式二(适合于旧课型):学生A(B、C)演练—教师指出问题—全班思考改进方法—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教师示范—学生A(B、C)继续演练。

调查访谈(针对外国留学生):制订调查表—留学生填写调查表—深度访谈。

录像及教学资料整理:录像分类—录像剪接—教案和相应课文配套整理—教师观看录像并进行教学总结。

(二)整个微课视频库的建设流程

组建微视频库教学团队—分组录制视频—组建视频库后期建设团队—统合与调整所有的视频并建库。

(三)教学网站的建设流程

为了承载上述教学实践,我们建立了一个具有良好交互特性的教学网站,其最主要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对网站交互式学习资源体系的设计,涉及的设计内容如图2所示。

为了便利交互的进行,网站在设计交互的方式方面,在充分考虑现有学生的用网习惯基础上拟采用网络论坛、即时通信工具、电子邮件群发系统、电子公告板等多种形式开展。在技术上,本网站拟采用动态网页与静态网页相互结合的办法构建,静态网页主要用于生成一些较为固定的网站内容,如教学大纲等页面,拟采用HTML标记语言编写;而动态网页,主要用于生成网上交互的部分,如“交互学习”“网上评价”等,拟采用PHP语言编写,同时为保证灵活性和可靠性,各应用模块均是基于MVC框架开发。

五、基于微课视频库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训课教学模式

(一)制作汉语教学专项技能培训课程微视频,建设以应用需求引导下的、院校联盟、分工合作的、更加体系化的教学视频资源库,实现协作互利、资源共享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