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教学工作坊与行动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作者: 张晓华 耿沛甲 于妍 张翼 赵丹桂
摘 要:写作是高等院校本科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思维与写作是面向许昌学院本科生开设的通识类选修课程。课程内容的组织摆脱章节式的传统知识体系,全新构建以能力目标实现为核心的专题化课程内容。构建一种全新的课堂“生态”环境,改变传统授课方式,基于三维教学工作坊,采用混合式教学与行动课堂的教学模式,建立新型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关系。通过课程的持续改革与组织实施,将大力推进多元立体的通识写作课程建设,对写作课程模块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可以使学生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思维导图等思维工具,掌握金字塔原理为核心的结构化写作方法。而且能够在写作前使用5W2H原则分析问题,使用金字塔原理搭建写作结构,运用MECE原则充实写作内容。此外,培养学生应具备积极面对问题、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态度,能够自信、开放、积极学习、实现自我突破。课程建设的创新成果同时也适用于其他通识类课程,在其他文科领域也具有普遍适用性。
关键词:大学写作;教学工作坊;行动课堂;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0-0144-04
Abstract: Writing is one of the core qualities that the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possess. Thinking and Writingis a general education electiv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of Xuchang University.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course content gets rid of the chapter-based traditional knowledge system, and newly builds the thematic course content with the realization of the ability goal as the core. We have built a brand-new classroom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Based on the three-dimensional teaching workshop, we adopted the teaching mode of blended teaching and action classroom, and established a new two-way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continuous curriculum reform and implementation, we will vigorous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general writing curriculum. We will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and reform of writing curriculum modules. It allows students to use thinking tools (such as mind maps, etc.) flexibly in writing, and master the structured writing method with the pyramid principle as the core. And the students can be able to use the 5W2H principle to analyze problems before writing, use the pyramid principle to build the writing structure, and use the MECE principle to enrich the writing content. In addition, the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develop an attitude of positively facing problems, good at thinking about and solving problems, being able to be confident, open, learn actively, and achieve self-breakthrough. The innovative results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re also applicable to other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have universal applicability in other liberal arts fields.
Keywords: college writing; teaching workshop; action class; teaching Reform
一、国内外大学写作课程建设背景及研究趋势
“表达不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文章没逻辑缺文采”“写论文就是他人论文观点的拼凑”“病句频出”……,大学生写作能力不尽如人意一度成为学生苦恼、用人单位“吐槽”、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写作通识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基于逻辑和分析基础上的说理文的写作,解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写作困难的问题[1]。美国很多著名高校,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都把写作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或是与通识教育相提并论,把写作课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程[2-5]。当前中国大学开设的写作类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应用文写作课,比如行政公文写作、应用写作等;二是学术论文写作课,主要讲授学术论文的规范、写作和发表等;三是基于沟通能力的写作课[6-7]。
2018年秋季,清华大学面向2018级入学的新生开设写作与沟通必修课程。写作与沟通课程定位是非文学写作,偏向于逻辑性写作或说理写作,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这在国内建设一流大学的高校改革浪潮中掀起了一股“清流”[8-9]。很多高校纷纷跟进,在本科生中开设关于写作通识课程。例如:华中农业大学的写作与沟通、南方科技大学的写作与交流、浙江农林大学的大学写作Ⅰ、大学写作Ⅱ、西安欧亚学院的结构化写作、中国科学院大学的大学写作、西安交通大学的表达与交流和湖南大学的写作与表达等[10-11]。以上大学开设写作通识课程,主要基于三个方面考虑因素:(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3)提升学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大学写作通识课程改革是当前中国建设一流大学的大背景下的一股重要潮流,且照本宣科的时代已然过去,我们需要有活力的课堂,“不燃不青春”,需要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适应时代发展,适合学生的课程,才能被学生接纳和铭记。思维与写作是许昌学院特色必修通识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其受益者将是一个庞大的群体。这门课程的建设,源自我们的初心三问:首先,我们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写作难题,怎么办?第二,面向全校学生开课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怎么办?第三,学生只关心专业课对写作课程没有兴趣怎么办?
基于我们的初心,建设了一门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写作通识课,由来自不同的院系,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的20多位充满教学热情的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尝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我们将学生知识获取转变为自主发现知识、证实知识、掌握知识,最终得到成长这样的过程。
二、思维与写作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
思维与写作区别于传统写作课程,它是非文学性非学术性的写作课程。思维决定行为,我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从思维工具的掌握入手,引导学生会分析、善演绎,熟练搭建写作结构。该课程的创新实践研究主要目的为培养学生的结构化思维和写作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热情,使头脑风暴、协作绘画成为常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也可体验到高效沟通、逻辑思维清晰的成就感。
(一)课程定位与创新理念
思维与写作是面向许昌学院本科生开设的通识类选修课程。课程内容组织方面摆脱章节式的传统知识体系,全新构建以能力目标实现为核心的专题化课程内容。提出了特色教学理念:即一个核心,以结构化写作的有效工具——金字塔原理为课程核心内容;两个要素,(1)思维的训练为先导要素,(2)结构化写作为方法要素;三个维度,(1)会用思维分析问题(知识),(2)能用写作表达思想(能力),(3)有情怀和正三观(情感与价值观);四个关注,(1)关注学生的需求,(2)关注学生的激情,(3)关注学生的能力,(4)关注学生的成长。基于以上特色教学理念为课程目标提供了有效的实现路径。
我们将行动教学作为课程的教学模式,基于小组讨论、实作演练和立即应用等行动式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将学生知识获取转变为自主发现知识、证实知识、掌握知识,最终得到成长的过程。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为此我们探讨出三维教学工作坊这种新的课堂教学形式。所谓三维教学工作坊,就是把我们培训研修中常用的工作坊形式植入到课堂教学中,依照学生学习的过程分为自我认知、探索开放、成长三个维度,通过听、辨、做、思、得五个环节达成知识与能力的获得,通过听与做达到自我认知维度;通过辩与思达到探索开放维度;通过个人的体验与实践、思考与表达达到成长维度。
思维与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采用教学工作坊+行动课堂的综合方式展开课堂教学活动,将培训、研修常用的工作坊形式植入到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授课方式,打造高效课堂;(2)在课程内容方面摆脱章节式的传统知识体系,全新构建以能力目标实现为核心的专题化课程内容,在教学形式方面突破传统课堂互动形式,用精心设计的行动项目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3)引导学生转变知识能力的获得观念,从学习知识到探索知识。
(二)教学内容与实施路径
思维与写作课程针对当下大学生写作困难的痛点,从思维训练入手,以结构化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思维训练,让学生掌握适用于写作的思维工具,如金字塔原理、思维导图等。进而从思维和方法上解决学生写作的难题,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让学生掌握梳理信息、分析问题、合理搭建结构、准确有效表达等方面的具体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面对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并可以通过写作表达自己观点,为学生成长为一个问题解决者奠定基础。本课程使学生通过对正确写作方法的掌握,激发学生对写作与表达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应用能力。教学内容采用多模块、专题化设计,共分为思维训练模块、写作结构模块、应用模块,课程在三个模块框架下共设置八个专题教学内容:专题一,思维不神秘;专题二,金字塔里有“秘籍”;专题三,结构化写作初探;专题四,结构化写作进阶;专题五,文字不游戏;专题六,说理文的写作;专题七,PPT的制作与使用;专题八,离开新手村,踏入新征程。
教学方式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学习包括线上学习+课堂授课+实践项目。线上学习占50%,课堂授课占50%,课下社会实践项目不占课时。线上学习结合智慧树慕课平台,确保每一堂课都能实现学习领域、兴趣领域、实践领域、经验领域的多领域联通。线下实施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课堂互动形式,用精心设计的行动项目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打造基于行动化学习与体验式项目的高效课堂,引导学生转变知识能力的获得观念,从学习知识到探索知识。行动课堂融合了启发式、探究式、行动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通过丰富的行动项目让学生从真行动中得到真实体验。我们尽可能地控制讲授时长,90分钟的课堂,教师讲授内容不超过15分钟,其余知识点都通过行动项目完成。行动课堂的实现方式是三维教学工作坊,通过它我们得以构建一种全新的课堂“生态”环境,教师的任务是组织、解读、引导,学生的任务是发现、合作、解决,这样就建立了一种新型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