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1C4D”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作者: 腾晓蓉 李亚萍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1C4D”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0

摘  要: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指导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1年3月教育部印发《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文章基于该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内容,拟定“1C4D”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思路,提出实践研究内容,展望研究预期成果,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关键词:课程标准;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0-0148-04

Abstract: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Reform Program, further improve the national teaching standard system, guide the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public basic course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n high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PRC issues the College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s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21 edition) in 2021.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s of this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this paper formulates the "1C4D" logic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of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uts forward the contents of practical research, looks forward to the expected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and provides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reform of Englis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eywords: curricular standard; high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application research

一、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教育界对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关注。课程标准[1](academic benchmark)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得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基于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通过不同学科对学生核心素养有着不同的独特贡献研究,邵朝友等[2]学者提出学生核心素养转化为课程标准基本遵循“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的思路,认为课程标准的研制应该基于核心素养。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是我国现有的三种课程实施或教学类型之一,崔允漷[3]学者结合我国教育现状,提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助于“教师能够‘像专家一样’整体地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问题”。课程标准对教学实施、管理的重要意义日益明显,程晓堂等[4]就语言的本质,以英语课程标准为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语言教学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凸显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即学习语言既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个人参与社会活动。针对过往课程教学采用的教学大纲,刘润清[5]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从分离式教学大纲到统一的课程标准对现代教学实施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6]的正式发布填补了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空白,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中英语课程性质与任务,从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共五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和指导。基于课程标准作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采用的基础教育改革策略的现状,陈霞[7]从不同角度对中美两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进行比较、分析与解释,对我国基于课程标准教育改革中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若干建议。据此也引起教育界同行的关注。易斌[8]以改革开放30年为时间轴,对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变革进行了研究,运用历史研究、文献分析、逻辑论证等方法,应证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历程,对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趋势进行了展望。徐岩[9]在综合分析借鉴表现标准和国际大型学业评价项目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研制我国学业评价标准的构想, 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标准实际上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综合上述,要以《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为指南文件,结合实际进行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改革的目的

以《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为指导,通过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帮助学生形成职场涉外沟通、多元文化交流、语言思维提升和自主完善学习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能使用英语在日常生活和职场完成有效沟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思路

在“1C4D”(1Core 4 Dimensions,即一个核心四个维度)的课程标准精神指导下探寻高职英语课程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和方法,高职英语课程标准中具体课程内容的拟定要与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积极挖掘帮助学生形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有效教学元素,形成丰富的高职课程体系,重构高职英语评价体系,创新高职英语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坚持以中华文化自信为主的多元文化交流价值取向,提升语言思维提升的逻辑性、思辨性和创新性,帮助学生做好自我管理、自主完善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这一核心,拟定了研究思路,高职英语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的两个路径合力帮助学生建立中华文化自信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语言逻辑性、思辨性和创新性、体现课程的职业特色、职场需求、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尊重个体差异等,从而实现四个维度的学科核心素养。“1C4D”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四、研究方法

根据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本项目采用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调查法、观察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分析)法、数据对比多种方法进行多种形式的研究,如图2所示。

五、实践研究内容

1. 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核心,关注课程内容价值取向,提炼课程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该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正确的人才输入社会。高职英语课程面向所有专业开设,具有覆盖面广、学科性强、多元化等特点,在教学改革和实践中可以提炼课程思政元素,丰富课程思政资源。

课程思政的功能如何发挥?安秀梅[10]对此进行了研究,发现大学英语存在着“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忽视中国文化、教学目的的功利性及文化交流的单向性”等问题。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以中华文化为基础或核心的现有的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不多,为了强调国际文化而忽略了本土文化,这是杀鸡取卵的做法。从课程思政元素的选取来看:有关中国文化的人、事、物等内容在教材内容中应占一定的比重。高职英语课程可以通过英语课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聚集中华能量,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借鉴“重在建设,教师是关键,教材是基础,资源挖掘是先决条件,制度建设是根本保障”的课程思政生成路径[11],实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只有充分发动和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才能促进课程思政的全面建设和发展。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传道授业解惑、为人师表相辅相成。高职院校教师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三个方面都要求具有引领意识,提升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应该在“修身立德”上下苦功夫。

2. 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维度开展教学改革和实践,明确教学目标,拟定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活动,贯穿教学全过程。

通过教学设计活动,以中华文化自信为主的多元文化交流价值取向,从多“看”开启教学,在课程内容中挖掘中华文化元素,增强学生自信,在世界文化交流学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多元文化交流的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多“说”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思维提升的逻辑性、思辨性和创新性。

能够使用英语完成交流是高职英语课程对学生英语能力目标之一。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流成为英语语言交流的常态语境。文化不仅具有群体性特征也具有独特性[12],其独特性往往通过一套共享的理想、价值和行为准则体现出来。多元文化交流会出现多元价值观,要引导学生在多元文化交流中坚持以中华文化自信为主,避免学生盲目崇洋、妄自菲薄。文化自信是一种心理状态,表现为在充分肯定本国家和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产生出的文化荣誉感和坚定信念[13],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具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充分肯定自信。

3. 突出职业特色,强调课程内容与专业实践、职场需求对接,创设与行业企业相近的教学情景任务。

高职英语课程教学,应该突出职业特色,通过教学活动实践帮助学生通过多“做”的方式完成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和安排上要强调课程内容与专业实践、职场需求对接,将职场工作场景任务巧妙设计于教学任务中,创设行业企业相近的情景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职场交际能力,形成职场涉外沟通素养。

高职英语课程与职业联系紧密,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中心,课程内容与专业实践、职场需求无缝对接。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中课程结构由基础模块(职场通用英语)和拓展模块(职业、学业及素养提升英语)构成。其中职业特征明显,以三大主题类别(职业与个人、职业与社会、职业与环境)构建若干个职场情景并安排相关任务。

4. 提升信息素养,努力实现英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构建信息化教学平台课程。

能够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是信息素养基础要求,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具备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高职英语教学信息资源随处可得,但需要师生以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获取识别信息、以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加工信息和传递创造信息,从而形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信息能力[14]。以英语为载体的信息知识具有一定的辨析难度,要求老师在教学资源中(含文本、音频和视频等)能准确判断信息是否具有正确价值导向,指导学生在规定的信息化教学平台课程进行学习。

5. 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化发展,构建个性化学习与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形成有特色的学业水平评价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多层性、多元化等特征,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办学采用多种办学形式:三年制、三二分段制、现代学徒制、5+0制、专本衔接制等,学生生源包括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企业员工、退伍军人、下岗工人、新型农民等,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参差不齐。面对多元化的学生应该尊重个体差异,为了促进学生全面与个性的发展,要构建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形成有特色的学业水平评价体系。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