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我国高校党建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
作者: 于辉 张忠秋 韩冬
摘 要:文章以CNKI数据库中2000-2020年《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刊载的高校党建研究文献为数据基础,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我国高校党建研究现状及热点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高校党建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和高校党务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高校党建工作、学生党建工作、全面从严治党等为研究热点;新时代、政治建设等主题为前沿研究领域。
关键词:高校党建;可视化分析;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1-0053-05
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CiteSpace software to visually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hot frontiers of the research on Party building in universities in my country based on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ublished in "School Party Building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CNKI database from 2000 to 2020.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research on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lways been a hot spot in academic circles and Party work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ent Party building, and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governance of the Party are the research hot spots; topics such as the new era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are frontier research fields.
Keywords: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visual analysis; comprehensive and strict governance of the Party; new era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工作,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1]”高校党建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保证[2]。因此,加强高校党建研究,实时了解掌握研究现状和热点前沿,对推动高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开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类期刊,其成果能够全面反映一定时期高校党建研究的热点前沿[3]。本文对2000-2020年期间《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刊载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究我国高校党建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前沿,为后续高校党建研究和高校党建工作深入推进提供数据支撑。
一、数据处理与工具选择
(一)数据处理
本文采用高级检索方式,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文献资源,检索主题词为“党建”或“党的建设”,年限设定为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文献来源设定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检索出1778篇文献,删除会议通知、单位简介、评论员文章以及其他与主题无关的文献,最终得到有效文献1116篇,检索时间为2021年2月23日。
(二)工具选择
本文采用的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教授开发的CiteSpace软件[4],是一款适用于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分析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可以分析研究出某一学科或者某一领域研究进展情况,以及基于研究热点分析出未来发展的趋势[5]。在参数设置方面,将时间跨度设置为2000年至2020年,时间间隔设置为1年;设置作者、机构、关键词和突现词为节点类型,选择Pathfinder的剪切连接方式来简化网络结构,同时选择Cluster View-static和Show Merged Network的可视化方式来展示最终形成的知识图谱。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作者统计
本文对我国高校党建研究的作者进行梳理,发文量2篇以上的有54位,3篇以上的有19位,见表1。从发文数量来看,最多的是周建松。从发文时间来看,最早时间为2001年由丁振国发表;2013年之前首次发表高校党建论文有15位,2013年及以后首次发表高校党建论文有4位;最晚时间为2015年由李萍发表。从这些情况可以出看出,高产学者研究高校党建持续时间较长(最短5年、最长19年)。以作者为节点进行聚类分析,发现以上高频作者节点中心性为0,这说明这些作者之间没有任何合作。
(二)研究机构统计
由于刊文记载作者都是各高校内设二级机构,本文对我国高校党建研究的机构进行梳理,形成以学校为单位的研究机构。发文机构包括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普通本科高校、高职院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等,其中发文量2篇以上37个机构,发文量3篇以上20个机构,发文量4篇以上7个机构(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组部组织二局、北京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关系如图1所示,形成包括以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统战部、美术学院党委等为代表的高校内部单位之间合作关系和少数以南京师范大学、宿迁学院、扬州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间合作关系。但是总体来讲,绝大多数停留在高校内部合作关系,高校间的合作关系较少。
(三)高被引文献统计
表2统计了近二十年来被引量前10的文献信息。通过表可以看出,一是被引量高的文献发表时间基本集中在2007年至2010年,只有一篇关于“三全育人”主题论文发表在2019年;二是文献内容主要集中在学生党建(6篇)、组织建设(2篇)、教职工党建(1篇)、党建信息化(1篇)。
三、研究热点
关键词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论文核心内容,通过对关键词的深入研究可以了解掌握某领域的研究热点[6]。本文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收集到关于我国高校党建研究学术论文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其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
本文对照关键词聚类图谱,梳理频次在20以上的高频关键词相关信息。信息包括了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中心性,中心性体现了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中心性越大表示在共现网络中的影响力越大,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关键词是连接不同领域的研究枢纽。以出现频次和中心性对关键词进行排序为:高校、党建工作、高校党建、党建、学校党建工作、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党的建设、学生党建、入党积极分子、高校党建工作、大学生、基层党组织、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等。基于以上分析,对相关文献进行二次阅读,得到我国高校党建研究热点为高校党建、学生党建、全面从严治党。
图2 关键词聚类分析图谱
(一)关于高校党建工作
在聚类分析图谱中,党建、学校党建工作、党建工作、高校党建、高校党的建设、党的建设、组织建设等9个聚类都属于高校党建工作研究热点范畴。从关键词可以看出,研究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高校党的自身建设方面,出现关键词有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王玉平[7]指出,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党建理念、党建重点和党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新特点,为高校党建创新提供了政治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实践策略方向。李泊衡等[8]表示,作风建设是加强高校党建的重点工作,是高校示范引领、立德树人、服务社会职能发挥的重要保障;加强作风建设要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结合起来,推进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关于高校党建的目标方面,出现关键词有学习型党组织、服务型党组织和创新型党组织等。新形势下高校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很有必要,构建高校学习型党组织一般包括强化学习主体、建立学习体系、建立标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9]。向晋文[10]指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重点要放在:树立以服务为核心的工作理念,创新以服务为宗旨的方式方法,完善以服务为导向的制度设计,以及以服务为内涵的考核评价。三是关于高校党建创新发展方面,出现关键词有创新党建、创新发展、智慧党建、互联网+党建等。潘军等[11]指出,智慧党建是把数据、问题,以及大数据思维范式运用到党建工作中,以大数据来驱动党建工作实现现代化、大众化和智能化。当前,大数据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的高校依托此技术构建了智慧党建系统,实现党建信息资源融合共享、党的建设多维度全覆盖、党建措施智慧生成等目标。
(二)关于学生党建工作
在聚类分析图谱中,学生党建工作和大学生党员等4个聚类属于此研究热点范畴,包括关键词有:研究生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入党动机、党建带团建、党员素质、接班人、网络阵地等。从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出,研究主要集中在党员发展质量和学生党建作用发挥两个方面。在党员发展质量方面,从入党积极分子确立,到入党动机判断,再到党员素质分析,基本都是将质量贯穿于党员发展全过程,同时随着近年来研究生不断扩招,研究生党员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新时期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要把握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认真考察申请入党动机,严把发展“入口关”,严格发展程序,健全党员教育培养体系。张磊[12]指出,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第一关是政治关,其政治标准包括理想信念、政治信仰、政治品格、入党动机与宗旨意识等核心指标。黄燕等[13]提出,从规范化制度建设、培训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构建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长效机制,从而保障学生党员质量。在学生党建作用发挥方面,一个核心就是以党建带团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导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还要根据年轻一代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阵地等青年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学者研究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朱宏强[14]指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要在引导学生参与、内容供给以及积极体验上下功夫。
(三)关于全面从严治党
在聚类分析图谱中,全面从严治党、党的政治建设等2个聚类属于此领域热点范畴。出现的关键词包括:新时代、思想建党、政治建设、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执政地位、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这些关键词集中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高校党建的研究热点。2013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用力推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并明确从抓思想从严、抓管党从严、抓执纪从严、抓治吏从严、抓作风从严、抓反腐从严六个方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郭茜等指出,在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全面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以党建引领提升高校治理效能,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根本要求,也是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教书育人、办学治校全过程的应有之义。有学者研究认为,政治生态建设是加强政治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政治生态建设是高校党风、政风、校风和师德师风的集中反映;新时代,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塑造师生灵魂,以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凝聚育人主体,以不断完善的党内制度强化政治向心力,着力打造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促进高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15]。有学者研究指出,高校党的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重要领域,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