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 张红垒 张龙现 陈丽颖 胡慧

摘  要:立德树人,是高校课程建设的中心思想。不应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而应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怎样才能不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目前教育改革的关键。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在把握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找准科学路径,采取相应对策,主动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文章以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教学为例,明晰学科优势,通过分析本专业思想教育现状和培养人才目标,找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最优解决方案,探索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引导学生构建道德和价值标准,提升道德修养,实现立德树人。

关键词:动物医学;课程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1-0101-04

Abstract: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s the central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should not only be limited to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but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Taking the teaching of Veterinary Medicine in 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disciplinary advantages, finds the optimal solu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o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y analyzing the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explores improving and achieving moral cultivation throug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ng into the curriculum and guiding students to build moral and value standards.

Keywords: Veterinary Medicine;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education;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刚刚步入成年,正是思想塑造的关键时期,这就需要学校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政治方向正确的大环境,从方方面面对其思想进行熏陶。要培养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扎实的专业素质与能力等全面发展的人。河南农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针对目前思政教育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思索应如何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喜爱和提升学生的思政素质,怎样教育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等问题,提出把专业课与思政课相结合的设想方案。在全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潮流下,探索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将德育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让专业课程教学成为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通过课程学习,引导学生构建道德和价值标准,提升道德修养,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构建课程思政的意义

(一)专业课构建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和高校思政工作密切相关。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穿教育教学,充分调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才能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向新局面发展。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而思政教育是其他一切课程教育的基础,是促进学生成长主渠道,有助力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主流价值观[2]。我们要培养对国家有积极作用的人才,为人民服务的先锋者,不畏艰苦的奋斗者,不求回报的奉献者,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贡献自己力量的接班人。

关于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网络时代下,信息获取越来越便捷,也使得各种声音充斥在学生周围,真假难以区分。对还未形成自己价值观判断的大学生来说,很容易被反动言论所洗脑,成为对社会有危害的人,因此课堂教学毋庸置疑应作为思想教育的主渠道。利用好这一主渠道,就要顺应时代变化,贴合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变古板为灵活,枯燥为有趣,晦涩为通俗,空洞为具体,遥远为现实。提出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把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其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政治觉悟、人文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对社会有正面作用的人才。目前高校思政课往往很枯燥,与日常生活联系不紧密,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不如专业课认真。这就使得高校需要不断加强思政课教育的同时,构建课程思政成为现在的主要任务,把思政教育融入到各个课程中,可以使学生对思政有更细致的了解。

课本体现育人功能、教师实现育人理念,课程思政充分使知识理论与人文素养相融合,有助于改变只有思政课教师承担育德责任,而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德”的现象,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专人转向人人[3]。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指导教育、主题活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中,理论指导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等国家规定的课程;主题活动教育主要有“青马班”、团课、党课、主题班会、线上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企业家课堂、龙湖论坛、名人名家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教育形式,也创新了教育方法,加强了大学生对思政的理解;社会实践教育有暑期社会实践、主题实践、主题参观、红色实践、红色之旅等。思政课结合课程与历史事件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改革开放40年主题活动,抗日战争纪念活动等。这种思政课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大学生了解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通过自我教育培养意志品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也是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十分重视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我院思政课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展“我眼中的健康”课题活动,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充分深刻的理解。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心理成长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呈现出很多不一样的特点,并显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如果不加以重视,往往会导致出现思想政治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等。针对这种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我院辅导员定期对学生进行访问,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为了进一步加强本专业的思政教育,我院每位老师细心留意学生对待思政课的态度,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状态。紧跟中央对高校教育发展改革的主旨,反思我院现存在的不足之处,积极思索改革方案,发现目前我院专业课和思政课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提出开展构建课程思政课题。

(三)动物医学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需要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社会主流意识,具有被社会承认的工作技能,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动物医学专业是一门与社会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科,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应不断加强学生和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的联系,培养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动物医学专业高级人才。

1. 思想道德方面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界。意识形态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爱国爱党爱人民。行动上,遵纪守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 专业素质与能力

在掌握动物医学基础、预防、临床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了解动物医学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理论、实验技能及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诊疗技术等,对动物疾病诊疗与防控、动物源性食品安全与人畜共患病防控等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3. 综合素质培养

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通过书面或口头表达形式与同行、动物主人、社会公众和管理部门就本专业领域现象和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团队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具有大局意识,了解全球动物健康与福利、食品安全、公众健康、生态环境安全等重大问题,具备在跨不同文化背景下参与兽医领域相关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转变的路径

(一)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含义

课程思政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这也就意味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即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4]。我们要把握好课堂与思政的结合,专业课与思政的融合,实现真正的育人先育德,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对社会有积极意义的人。课程思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加强了思政与学生的关联,更有利于教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要实现课程思政,不仅仅是提出口号。需要每位教师结合所教授内容,构思如何落实课程思政,有意识地加强自身的思政理念。课程思政的直接实践者是教师,其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课程思政的实施,应践行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提升教师综合素质[5]。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对人对事的想法看法,及时发现问题,更正误区。用表里如一、知行合一的嘉言懿行传递正能量,让学生摆脱负能量,对生活充满向往。少年强则国强,新一代青年的教育关乎到我们社会我们国家的命运,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也是社会的期望。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能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培育出有担当有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合格人才,为祖国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二)课程思政要全面覆盖,实现学科育人和课程育人的交融

我校动物医学专业的专业课以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病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为主。如何在这些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的社会价值,来实现自身价值?

1. 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作风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想和专业课教学体系融合,根本上依赖的还是专业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但是对于专业课教师而言,大都未经过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训练,在教学实践中难以真正达到“真懂”“真信”和“真教”的理想境界[6]。因此,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须高度重视专业课教师的能力培育。

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责任和担当,“老师责任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7]。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是价值观、人生观仍不完善还有待塑造。作为一个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都需兼顾,不能只注重授课而忽视了道德品德。一个教师要有好的形象和人品,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这种品质,并心向往之。如果这个教师只在课堂上告诫学生要正直善良,讲求诚信,而自己在课下却是抄袭剽窃他人论文,言行不一的人,他怎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怎能培养出具有良好诚信意识和优秀道德品质的学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