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作者: 高晋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下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改革探索0

摘  要:汽车设计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培养车辆行业人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达到汽车设计课程教书育人目标,引入课程思政创新型教育方式,基于立德树人这项根本育人任务,从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出发,提出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标,综合分析目前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及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等方面对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进行设计,探讨汽车设计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汽车设计;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1-0139-05

Abstract: Automotive Design course is the core course of the vehicle engineering profession and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for the vehicle industr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in animal breeding; cultivating people; high-level nature; innovation; degree of achievement course, the innovative education mode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starting from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in Automobile Design course,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in Automobile Design course is carried 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Automobile Design course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guided by problem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Automobile Design course is designed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ffect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discusses the specific ways of implemen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 Automobile Design course.

Keywords: Automobile Design; cultivating people by virtu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reform in education

一、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

汽车设计课程教学应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汽车设计教学过程中,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车辆相关专业学生,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适应时代对汽车行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同时对于汽车设计这门工科课程更应将法治教育融入到课程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和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和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和素养[1]。

汽车设计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里的必修课程之一,涉及汽车理论、机械设计、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构造、互换性、汽车制造工艺学等诸多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2]。汽车设计课程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育人任务,充分挖掘并运用汽车设计知识点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因素,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汽车设计课程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助力车辆相关专业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社会、为行业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人才。当然,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并不是简单的相加,不能喧宾夺主,不是在汽车设计教学中固定抽出课时单独去给学生讲解思政内容,而是应该在汽车设计课堂上挖掘并运用知识点中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达到“1+1>2”的教书育人的目标。

二、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汽车设计课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汽车相关人才的总体培养质量。在汽车设计课堂上实施课程思政首先要明确育人目标,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在汽车设计教学内容中渗透进课程思政教学思想,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育人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3],深入挖掘并运用汽车设计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力求将汽车设计这门课建设成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

汽车设计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我校的理论学时设置为40学时,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讨论、讲授及课外自主学习等,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结构方案分类、分析,了解汽车总体设计的基本要求、汽车开发的各个阶段以及汽车开发的一般流程,了解并掌握对汽车底盘各总成进行设计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能够判断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掌握汽车设计过程中涉及到零部件主要参数的确定原则、设计计算、载荷确定、刚强度校核等知识,具备对汽车底盘主要总成系统及其零部件进行结构分析、计算、设计的能力[4]。

汽车设计教学是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基本载体,其思政教育目标是从汽车设计知识体系中发现并提炼其所蕴涵的深刻思想价值与精神内涵,进行“三全育人”,在传授汽车设计专业知识的同时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和培养学生正确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美德以及个人道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5]。汽车设计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培养学生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汽车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中,培养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增强“四个自信”,激发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将汽车设计教学目标和思政建设目标有机融合,形成协同效应[6]。

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辅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即以最终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最终学习成果或顶峰成果)为起点,反向进行汽车设计课程的设计,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建设较完善的汽车设计思政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思想境界、个人修养、文化涵养、道德情操,使之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可持续发展的人才[7]。

三、汽车设计课程思政现状及问题

(一)教师对思政教学不够重视

课程思政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对于全方位培养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视为思政课程的任务,汽车设计课程的教师大多数都没有认识到思政教学的重要性,仅仅关注汽车设计专业知识的教授,忽略了教书育人中育人也是重要的一部分。同时由于学校排名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一些学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缺乏重视,校内还没有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风气,间接导致了教授汽车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师对于课程思政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因此,一部分车辆工程专业学生也只注重学习汽车设计的专业知识,忽略了正确的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的培养[8]。

(二)教师思政教学能力不足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到日常专业课知识传授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时正确认识中国梦,激励学生自发地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在可为时代做有为青年。但是隔行如隔山,目前很多汽车设计的教师缺乏课程思政教学的经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也存在不足,而且由于思想政治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教师对思政内容的理解也可能会比较落后,因此汽车设计教师的思政理念急需加强,以满足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基本要求[9]。

(三)教学内容与思政教学缺乏内在联系

汽车设计教学内容主要是汽车总体设计和汽车底盘主要总成设计的一般设计思路和基本设计方法,具有客观现实性,符合客观规律。但是,目前汽车设计课程的教学未深入挖掘汽车设计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关系,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的联系较少。在课堂上教授知识点时强行加入思政元素可能只会适得其反,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不牢固,而思政教学的效果也不佳。因此,如何全方面地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汽车设计课程中是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一大难题。

(四)教学没有以学生为中心

汽车设计如其他传统工科类课程一样,上课通常是老师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状态,大部分学生只能通过观看老师演示的内容和听老师讲课来获得知识,尽管整体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但对于单个学生来说却是一种负面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老师也很难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相互之间的互动较少,这也使得课程思政难以实施。因此,如何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加强课程思政的效果,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五)课程思政教学效果难以考核

目前汽车设计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以期末考试为基础,以学生的课程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检验其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如果考试不及格将面临着补考乃至重修的后果,该学年也将失去评奖评优的资格。汽车设计课程思政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应该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考核来检验学生的思政学习效果。因此,需考虑通过考试来检验思政学习效果是否会和相关思政课程教学冲突,以及在汽车设计考试之外单独开设这种特殊的思政考试对汽车设计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掌握和运用程度的要求。但是如果不通过考试进行考核,学生的积极性将会降低,老师也难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成果并且无法通过学生考试的总体情况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因此,以何种方式考核“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育人任务的一大阻力[10]。

四、汽车设计课程思政设计

(一)挖掘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元素

目前汽车设计教学一般都只有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为主,缺乏人格培养和思政教育方面的内容,导致学生的思政教育存在不足。因此,为了汽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顺利进行,挖掘汽车设计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势在必行[11]。

课程思政并不是简单地“1+1”,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育人任务的关键举措应做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例如:(1)通过在汽车设计教学内容中穿插进与其相关的红色故事、社会事例,有利于引领车辆工程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学生的人生向往和追求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成为一名将自身志向与国家和民族紧紧绑在一起不懈奋斗的新时代有用人才。(2)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贯穿整个汽车设计授课课程中,在讲解知识点时适当向学生介绍一些大国工匠先进事迹,激发学生爱国敬业、创新创造等职业精神,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3)通过让学生理解汽车设计过程中要遵循的法规,知道汽车设计必须满足国家的相关法规,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意识以及法治意识。

(二)优化思政教学手段,拓展学习渠道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