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范与治理路径研究

作者: 李文峰

摘  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乎大学生全面发展。当前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面临错误思潮向学校渗透、热点问题引发错误观念、课堂纪律失范、论坛报告失调、师生网上舆论发酵、集会活动失控、馆藏图书和校内出版物把关不严、其他突发事件引发意识形态风险八大风险点,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夯实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抓好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等路径来治理面临的各项风险挑战,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2-0051-04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related to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direction of running a socialist school,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s, and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At present, there are eight major risks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infiltration of erroneous thoughts in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misconception caused by hot issues, the anomie of classroom discipline, the imbalance of forum reports, the ferment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online public opinion, the out of control of assembly activities, the lax control of library collections and campus publications, and the ideological risks caused by other emergencie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olidate Marx's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ideological field and to learn deeply about the challenges and risks faced by Xi Jinping in the new era of China's socialist ide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working mechanism, the consolidation of ethics and ethics, the strengthening of the ideological work responsibility syste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work teams, and firmly grasp the leadership, management and discourse power of university ideology.

Keywords: new er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y; risk; to guard against; route

一、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高校意识形态是国家意识形态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是一项铸魂工程和固本工程,是敌对势力渗透的主要阵地,必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高校肩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能,关乎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党对高校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担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关乎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高等教育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大学的鲜明底色和最大特色就是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使高校成为党领导的坚强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升广大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和坚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三)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坚持不懈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关乎大学生全面发展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在防范和化解意识形态安全重大风险方面起到关键作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可以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指导、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动力,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防范化解高校意识形态面临的主要风险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元年、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签署《辛丑条约》120周年、9·11事件20周年、九一八事变90周年、苏联解体30周年。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需要高校全年保持压力,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按照“见人、见事、见时间、见地点、见责任”的要求,认真梳理与排查重点时间、重点阵地、重点人头、重点组织或机构、重要事件等风险点,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预研预判和提前处置,切实做好早研判、早排查、早预防、早处置。

(一)防范错误思潮向高校渗透的风险

学校要坚决防止所谓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论、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以各种形式、各种名义向高校渗透或蔓延,特别要防止错误思潮通过校外、境外非政府组织或校内学生社团、组织、协会或学生干部对师生发生影响,特别加强学生社团、协会、组织的管理,坚决防止未经批准的学生组织在学校出现。

(二)防范师生网上舆论发酵的风险

学校主管部门要及时把握网络舆情动态收集分析和梳理,防止网上出现大面积的串联、煽动和蛊惑信息,防止个体情绪放大与媒体宣传标签化,防止网络舆情危机的爆发。建立网络工作队伍,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发挥舆论宣传力,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化解舆情危机,正面引导舆论走向。

(三)防范课堂纪律失范的风险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培训人才的主渠道,也是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重大风险点。要加强课堂纪律规范的宣传教育,在学校各单位各部门和学校师生中牢固确立“课堂教学有纪律、公开言论有规矩”的观念,加强教材审查,注重课堂管理,掌握教学信息,重视师德师风,防止课堂纪律失范。

(四)防范集会活动失控的风险

要进一步加强学校文化活动的审批,特别关注重要时间、重点人员、重要场所,关注学生或教师群体聚集动向,防止学生或教师群体聚集规模,防止师生共同聚集,防止多校串联聚集,防止校内出现集会、游行、示威、静坐等行为,有的师生政治敏感性还不够强,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方式向师生传播散布错误思潮或煸动、盅惑师生非法聚集的风险认识还不够到位,可能导致风险防范化解存在“断点”。

(五)防范论坛报告失调的风险

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论坛讲座是防控意识形态风险的重要阵地。落实自然科学类讲座论坛审批备案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讲座论坛报告会审批制,防止讲座论坛报告会失管;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室、报告厅、会议室等场馆管理,特别防止未经审批自行邀请校外单位、人员到校举办哲学社会科学讲座、论坛、报告会;防止学校举办单位对报告人身份背景的真实性核实不详、报告内容的准确性核实不清即举办讲座、论坛、报告会;防止相关人员在讲座论坛报告现场脱稿离纲发表错误言论;防止境外非政府组织、宗教团体、政治组织出于政治目的在学校资助教师或学生社团、协会、组织举办讲座、论坛、报告会。

(六)防范热点问题引发错误观念的风险

“中美贸易摩擦”“新疆棉花”事件等热点问题,易引起师生关注,要通过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师生将思想、行为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防止师生产生错误观点或发表不当言论。

(七)防范馆藏图书和校内出版物把关不严的风险

学校图书采编、上架、流通环节,校内出版物编审发布环节存在跑偏、走调的意识形态风险。要严格落实图书工作人员培训,严格落实图书采购审查机制和上架图书日常巡查机制,严格落实学校校内出版物管理办法,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审批流程,防止跑偏、走调。

(八)防范其他突发事件引发意识形态的风险

要关注学校师生在重要时间节点或对校内外突发事件的关注情况,可能存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干部人事、师德师风、学风考风、文体活动、基本建设、资产后勤、招标采购、校园安全等学校管理服务中涉及师生利益或社会关注点的单一事件演变为关联事件、群体事件甚至向意识形态领域传导,导致非意识形态问题意识形态化的风险,做到研判在先、预防在前、处置在早。

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的治理路径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任何社会都需要一个共同的基本价值作为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就是马克思主义,这是不容怀疑和动摇的,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巩固和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但也面临着不少新问题和新情况。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新变化新特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首先的、根本的,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全部与始终,展现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事关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任务和铸魂工程。高校党委要始终把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常抓不懈,始终成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确保高校始终成为党领导下的坚强阵地。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