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金融工程案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作者: 张维维 陈亚惠 杨叶红

翻转课堂在金融工程案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析0

摘  要:文章针对目前金融工程专业主要教学模式的利弊进行分析,结合智能金融背景下的金融工程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阐述金融工程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翻转课堂是各类院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基于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科背景及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将翻转课堂模式在课堂上的应用优势及推广必要性进行研究,并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证实翻转课堂对学生各项能力水平的提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应用实践,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金融工程专业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金融工程专业;翻转课堂;本科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2-0081-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major teaching mode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combined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quality and ability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tal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financ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  Flipping classroom mode is the mainstream direc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According to the financial engineering discipline background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the application advantages and the necessity of flipping classroom mode in the classroom were studied. And by applying the mode in practice, it was confirmed that flipping classroom mode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for promoting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Combined with practical application,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in financial engineering major.

Keywords: financial engineering major; flipping classroom;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pplication

伴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崛起,金融工程专业人才在金融业智能化升级中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新的机遇。2016年以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四大国有银行无一例外对网点进行转型,实施了瘦身甚至裁撤。在简单重复性工作被替代减少的同时,新时代金融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需要对金融知识灵活运用,对金融信息有敏锐的洞察力,能快速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金融问题。但现阶段金融工程专业大学本科阶段对这些能力的培养还远远不够。

一、现阶段金融工程专业课堂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金融工程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课堂教学模式大多数还是以讲授式为主,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为主要形式[1]。但传统教学模式,如讲授式只适合部分学生,现在本科课堂人数一般在60人以上,讲授式并不能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首先,讲授式课堂不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无法给予学生实践出真知的机会;此外,学生对新知识和概念的理解,需要在课堂上及时反馈,才能达到纠偏的目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手段形式单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主动思考少,对课堂的质疑、讨论、研究不多,缺少对思考力和质疑精神的培养。在金融工程教学中,教学过程主要是基于教材,偏重于对理论的讲解,而对实际案例的研究和分析较少,使得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学生在知识的被动接受前提下,缺乏对知识进行主动规划的积极性,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能力。此外,大多数高校只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比较薄弱,学生实践操作与应用机会欠缺,大多是纸上谈兵。在实践教学中,高校由于设施不全,智能化水平不够,也很难开展高效的模拟实验[2-4]。

二、基于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改革必要性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变革。现代高等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应与时俱进,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智能化时代,通信技术使得人类的交流有了更多的选择途径,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也更加丰富,将教育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信息技术的运用让学生更加有效地利用课堂和课外实践,同时学生能自主安排,使得学习过程更具个性。国内外学术界已开始探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合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如慕课教学、在线教学以及混合教学模式等,而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也尝试着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吸引了很多学者的兴趣[5]。

翻转课堂保留了传统教学的课堂模式,但改变了学习知识的途径,是将信息技术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是一种提高课堂和课后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将实验活动、问题解决、小组学习等融入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分为课后学习和课堂研究性学习。课后学习是指学生在课外利用各种途径(包括但不限于如网络课程学习、教材自主学习、课外资料的自主学习、课外谈论等),课堂研究性学习是指课堂上对课后自主学习的知识进行汇报交流、利用自学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对某些问题进行辩论、讨论等形式开展。这种课堂模式已在世界各地的高校进行了推广。这种模式一般称为翻转课堂或倒置课堂,其核心是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这种教学模式正好能够弥补传统金融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不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能将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合成有机结合起来[6]。

翻转课堂在工程类、医学类、生命科学等课程方面的实践较多,但翻转课堂对本科金融工程专业方面的教学实践研究不多[7-8]。佩拉研究了翻转课堂对学生课程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翻转课堂是一种促进学习活动的模式,这种模式能让学生更好地做好课前准备,以便在课堂上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与内容。不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会花费大量时间在理解概念上,而减少了对知识的应用[9]。

三、基于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金融工程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本研究是基于金融工程案例这一课程教学实践基础上进行的,以教学实践中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业成绩、学情调查、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开展研究。金融工程案例一般是金融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拓展课,是在完成了大部分金融类基础和核心课程后进行学习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理解金融衍生产品定价问题的基本原理,掌握风险识别、度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保值和套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和原理,管理利率风险、货币风险、股权风险等金融风险,并了解金融理财产品设计和定价的机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金融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金融实务操作和理论研究的能力。

在本科教学课堂上,这门课程通常以传统讲授式授课,学生通过老师的讲授来学习理解课堂内容,并通过案例分析来学会对知识的灵活应用。每一章节的具体案例都是与理论知识紧密关联的。2021年上学期,笔者在金融学院金融工程专业2019级的两个班级分别用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传统模式主要以教授、引导、分析课堂为主,老师主导课堂,辅以学生参与;翻转课堂以学生课后自学准备、集体讨论,课上分组分享、辩论、互动交流为主,老师作为课堂的主持人,学生主讲,采用小讲座、微课、辩论赛、答辩等课堂形式。

以下是基于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金融工程课程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流程。

环节一:学生自学、案例分析、PPT制作

此环节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提供自学课件,让学生的自学有比较明确的方向,同时侧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实践,教师可以提供案例分析的模板,或者提供案例分析的思路。

环节二:师生线上交流,讨论

实施翻转课堂模式的班级在每次上课前要参加一个在线测试,通过这个测试可以了解学生是否进行自主学习及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根据测试的结果了解自己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深度学习。此环节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的自学提供帮助,对知识的重难点和关键问题进行答疑解惑,让学习更深入,对案例的分析更加全面、准确。笔者采用网络会议的方式听取学生对学习成果的汇报,在线为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同时此环节也是对学生自学过程的监督,保证课堂交流环节的质量,切实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

环节三:课堂交流、分享、讨论

通过设计不同的课堂形式,为学生的交流分享或成果汇报提供展示平台,此环节教师作为课堂流程的主持人,串联学生的分析,让学生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进一步对知识的掌握内化。如本课采用学生讲座的形式,通过线上交流的情况,选择3个小组为代表,在课堂上进行套期保值方案的讲座,同时主讲小组需要接受其他小组的质询。此环节设计质询环节能让学生保持对课堂的专注度,教师通过氛围营造、奖励机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收获感,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各种课堂形式为学生创造锻炼的平台,让学生适应各种环境下对知识的迁移、变换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并提升学生应变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除了通过课堂实践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估外,两个班级同时参加了期中和期末考试,同时每个章节内容结束后都会有一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案例分析汇报。

四、结果分析

基于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实施了一个学期,通过学生考试成绩统计(表1)、学生满意度跟踪评价(图1、图2)、专项能力提升认可度调查(图3)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表1 期中、期末测试平均分

从理论测试的总成绩平均分来看,两个班级平均分差值不大。这说明两种教学模式对学生总成绩的影响不是很大,在理论知识掌握上效果不相上下。然而,在每阶段案例分析的比较来看,翻转课堂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对知识的运用准确性和熟练程度上均有明显优势,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对金融业务实际处理能力等方面要明显优于传统模式的培养。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更高,兴趣更浓厚,同时学生对问题讨论的阐述逻辑更清楚,表达更自信。

从满意度上看,翻转课堂上学生的总满意程度高达96%,而传统课堂的满意度只有93%,且传统课堂的不满意程度占比为翻转课堂的两倍,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接受和认可程度要比传统课程高很多。

从专项能力提升的认可度来看,学生认为两类课堂对理解能力提升认可程度相差不大。但在分析能力这一项,学生对传统课堂更加的认可,这应该是学生更加相信老师的经验,且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更具有模式性、步骤性,所以学生更希望能从老师那里直接获取。而计算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认可度,翻转课堂要明显高于传统课堂,计算、综合运用、动手操作能力是实践类能力,翻转课堂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能力更被学生所认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