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在线教学常态化发展刍论
作者: 李本摘 要:疫情期间全球高等教育教学受阻,在线教学临危受命并展现线下教学不可替代的优点,应用前景广阔并亟待转危为机,进行资源保有和扩充,从而推动形成高水平的在线教学常态化发展。其中可行举措包括客观分析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缺点,针对性解决问题,进行“常态化发展模式+集约式发展模式+未来指向型发展模式”的综合性全方位探索,进而为实现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下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变轨超车提供新路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线上教学;常态化发展;疫情时期;教学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5-0093-04
Abstract: During the epidemic, the global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was hindered. Online teaching was entrusted with a mission in this critical and difficult moment, showing the irreplaceable advantages of offline teaching. It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and urgently needs to turn the crisis into opportunity, to maintain and expand resources, thereby contributing to the formation and regular development of high-level online teaching. The feasible measures include objectivel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f online teaching, solving the problems in a targeted manner, carrying out a comprehensive and all-round exploration of "regular development mode + intensive development mode + future- oriented development mode", and further to provide a new path for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to succeed in transforming and overtaking in it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unde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words: higher education; online teaching; regular development; epidemic period; teaching evaluation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落实“学校不停课、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的要求,全国高校普遍开展了大规模的实时、互动、异地和分散的在线教学,推动应急状态下教育资源供给方式变革,推动形成高水平教育教学新模式。到2020年下半年,各地普遍开展了各种平台、各种模式的在线教学活动,确保教育教学正常稳步推进。在这期间,各地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在线教学进行了深度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就如此巨大投入的在线教学体系而言,经验与问题兼具,危机与机遇并存。正确审视在线教学的优势和弊端,保有与发扬在线教学的良好经验,积极盘活在线教学的各样资源,借机将在线教学发展为未来一种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的常态化教学模式,无疑是教育领域当下一个紧迫的课题。
如何将这种模式进行“转危为机”的制度建构?本文基于对教学管理者、教学第一线师生的广泛调研,对疫情时期在线教学的经验及问题的反思,提出对高水平高等教育在线教学与评估的创新性发展的一些构想,进行“常态化发展模式+集约式发展模式+未来指向型发展模式”的综合性全方位探索,从而对推动形成高水平的在线教学常态化发展有所助益。
一、在线教学临危受命并展现线下教学不可替代的优点
高等院校教学需强调高水平发展,在建设高水平高教教学中要重视其内涵和评估理念。
从首要内涵来看,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家的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在全球化趋势下,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意识,引导学生放大自身格局,关注全球发展,提升我国人才在全球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让更多的中国创新者引领世界的发展。除了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外,高教教学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也应当充分考虑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现状,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意识和自主探索意识的高质量的人才,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在在线教学领域里越来越具有新的亮点。
国际格局方面,在线教学促进了中国高教教学的国际化,让中国优质的教学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全球学者。史无前例的在线教育规模,倒逼在线教育平台提高平台稳定性,扩大平台容量,丰富平台功能,更新平台页面。网络教学平台的改进为中国在线教学平台国际化提供技术基础。除技术基础的提高外,在线教学的学习资源也得到极大扩充。
高水平高教教学在内涵和教学评估方面已取得较快发展,但在亮点方面一直存在不足。而在线教学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线教学能很好地促进信息技术与高教教学的深度融合。教育部2012年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的水平要显著提升。在以往的实践中,高教教学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仅停留在表层,比如投影设备的更新、教学PPT的应用,没有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可能的融合模式。但在疫情期间,为保证教学质量,倒逼学校和教师在原有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上进一步学习和探索,通过信息技术促进教学交互的产生,增加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新的层面,在线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和综合素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个高校及MOOC等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并开放了大量在线课程,丰富了在线课程的门类,线上教学课程呈现井喷式增加,为在线教学的参与者提供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在线教学之所以能为高水平高等教学注入新活力,是因为在线教学有着线下面授课不可替代的优点,开发了教育领域的蓝海。概括其优点如下。
课堂内容具有更大延展性。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大纲组织在线教学内容,从MOOC等平台搜集课程相关教学资源补充完善授课内容,自制课外教学素材丰富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师生互动模式平等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是主导者,控制着课堂氛围,部分学生在面对严肃的课堂教学气氛和教师威严时,存在心理压力因而不愿参与课堂互动,而线上进行课堂互动的同时,还可以运用讨论区讨论;由老师预先在平台设置问题,学生课堂或随后回答;设置弹幕;用聊天小窗提问、交流等模式,学生与教师处于线上教学互动模式的平等地位,有更多学生开始参与线上互动,师生之间的表征性教学交互的发生频率提高。
课堂更加丰富多彩。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不断进步,客观上高校的很多课程也引入了新颖的互动技术,比如在课前进行网上签到,课堂互动过程中加入聊天区评论环节等。线上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阵地转为网络,出现了许多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互动技术,比如超星学习通的抢答环节、匿名提问等功能,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学生必须时刻投入课堂学习,以免错过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线上教学,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程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教学进行过程中发布问卷,调查同学们是否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达到督促学习的效果。课后,教师可以登录超星等教学平台的后台,查看学生学习任务点的完成情况和完成时间节点,对学习进度落后的同学进行督促。此外使用学习通平台发布线上作业,具备传统课后习题布置模式不具备的优势,可以借助在线教学平台用大数据分析学生普遍存在困惑的疑难知识点,针对性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课后答疑便捷性。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后答疑存在很多问题。从教师角度出发,大学教师承担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时间压力大,很难单独空余整块时间在办公室为学生答疑。从学生角度出发,很多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不敢面对面向教师咨询,也有部分同学没有渠道向老师咨询疑惑。通过使用在线教学平台,构建了师生之间课堂之外进行对话的平台,一方面很好地保护了教师的自主安排性,另一方面,消除了学生的疑虑,激励学生与教师围绕问题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疫情时期在线教学与评估的经验及问题反思
在线教学有着线下教学不可替代的优点,以及和传统教学模式差异较大的特点,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存在许多问题。目前来看,线上教学具有更广阔的未来应用前景并亟待挖掘,客观分析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和缺点,针对性解决问题,才能更好探索线上教学可行的未来发展路径。
线上教学宏观层面存在三方面的问题:教育部门在线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学校在线教学管理思想落后 和地区之间在线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
第一个问题是教育部门在线教学评估体系不完善。疫情发生之前,中国的在线教学领域已经在进行自我发展,基本是以自由发展的形式由各种机构为学生提供多种在线教学平台和门类丰富的在线课程。
但这种在线教学领域的自由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在线教育平台资质不健全,在线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等,教育部门在教学质量监督方面还存在对在线教学进行完备评估的缺口。
除教学评估体系存在某些商业性在线教学平台课程内容监管困难的缺口外,教育部相关部门对高校线上课程的评估也存在问题,一方面线上教学的评估标准还不完善,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对在线教学的评估理念也有待进一步补充,不能照搬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估理念。
宏观层面第二个问题是,很多高校对在线教学的管理思想比较落后,仅仅将在线教学视为特殊时期的特殊应急方案,不重视在线教学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优点,没有深入挖掘在线教学可能的应用领域和应用途径,没有信息化战略性发展的意识,没有建立在线教学常态化发展的观念和集约型发展的思想,没有充分把握教育资源应用前景和教学资源共享的未来趋势。
在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线下教学可以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很多高校已将在线教学模式弃之不用,或仅保留形式上的使用功能,这样的管理观念存在落后性,无法紧跟未来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第三个问题是地区之间、高校之间在线教学资源配置不均衡。虽然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得到快速发展,但客观来说地区之间基础设施分布密度和设施完善程度还存在很大差异。受限于基础设施发展水平,部分地区在线教学发展缓慢,很难发挥在线教学的优势。高校之间也存在在线教学发展不均衡现象,部分高校教育领域信息化战略意识强,高度重视在线教学,所以在线教学发展水平较高,在疫情下的教学中有着优异的表现;但也有部分高校对线上教学不重视、走形式,在线教学开展程度就比较落后。
从微观层面分析在线教学存在的不足,主要归纳为三个问题:教学平台稳定性差、教师信息化能力不足和学生作为受众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微观层面第一个问题是大规模在线教学情况下,网络教学平台稳定性差。疫情对在线教学的技术基础是一次大考,这次大考充分暴露了我国在线教学技术支撑领域存在的问题,比如平台不能支撑大规模师生同时在线教学,平台容纳量有限等缺点。固然平台设计之初可能考虑资源节约原则,平台容纳量有限,但也反映平台建设时缺少应急方案的问题。如果要将中国网络教学平台推向世界,也需要以疫情期间网络教学平台出现的状况为鉴,提前设想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做好应急预案。
微观层面第二个问题是教师信息化能力不足。技术方面,线上教学给教师带来了极大挑战,要求教师在短时间内掌握超星、腾讯会议等平台的使用方法,还要以管理者的角色维护网络教学的正常秩序。很多教师线下教学经验丰富,但面对线上教学还是出现了不会使用网络教学平台、频繁切换教学软件导致课堂教学秩序出现短暂混乱等问题。信息化与教学相融合的工作已推行很多年,在此次在线教学的超速发展中暴露出这项工作进展中的不足,即对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培训工作开展不到位。但该项工作的展开不一定必须以讲座或培训会的方式展开,实践证明简短的在线教学平台操作流程介绍视频或图文并茂的讲解电子手册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