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学生的能力结构与培养路径研究
作者: 高谋洲摘 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受学校定位的影响,具有服务面向区域化、培养目标职业化、课程结构模块化和质量标准技术化的特点。通用能力(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学科特定能力)共同形成学生完整的能力体系。针对学生能力培养面临的主要困难,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应有计划地开展企业短期实习活动,充分发挥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作用,吸收学生参加经济社会调查研究项目,实施案例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和综合素质竞赛,引导学生参加从业(职业)资格考试,从而提高商科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学生;能力结构;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6-0170-05
Abstract: The orientation of business educ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s influenced by the orientation of the university,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ket regionaliza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modular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technical quality standards. Gener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subject specific ability) form a complete ability system of students. In view of the main difficulties faced by students' ability training, business department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should carry out short-term practice activities in enterprises in a planned way,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virtual simulation training system, absorb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economic and social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projects, implement case teaching, organiz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various subject skill competition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competitions, and guid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employment (occupation) qualifications test. So as to improve the a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business students
Keywords: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ies; business; students; ability structure; training approach
商科具有很强的应用特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商科更是如此。这里的“应用”强调的是高校教育教学对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和相关职业需求的契合,其基本路径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根植于知识,受限于素质,但其本身具有明确的内涵。理清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学生的能力结构,探索其培养路径,是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
早在2000年前后,国内研究商科教育改革的文献就已出现,其中也涉及商科学生能力的培养,甚至已经提出“新商科“的概念[1-2]。随后的相关文献,既有研究商科学生某种素质培养的[3],也有从总体上研究商科人才培养的[4-9];既有以全国为空间尺度的研究,也有以区域为空间尺度的研究[10-11];既有基于商科整体的研究,也有基于个别商科专业的研究[12-13],乃至有基于个别商科课程的研究[14-15];既有研究商科学生知识结构的[16],也有研究商科人才能力结构的[17]。尽管也有不少文献涉及商科人才的能力培养,但这些研究普遍未将能力与素质区分开来。部分文献其主题虽为能力培养,但其所谓的能力实际与知识、素质杂糅。也有一些文献是专门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人才培养的[18-20],但并未对该类高校商科学生能力培养进行专门研究。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的办学定位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产生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的高等教育机构类型。高等教育发展历史悠久的英国的高教史最为生动地展示了这一过程。鉴于传统的“大学”无法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1966年,英国教育与科学部颁布了《关于多科技术学院与其他学院的计划》白皮书,构建了“大学”与“多科技术学院与其他学院”共同发展的“二元制”高等教育格局。应用型本科高校在高等教育中的独立地位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如ISCED—201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认为高等教育“包括通常所理解的学术教育,但还包括高级职业或专业教育”。
1999年以后,我国设置了一大批本科院校,所谓的“新建本科院校”使本科院校的阵营急剧扩大。本科院校分类发展、各司其职,既是我国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的战略要求。2014年前后,这种探索逐步与国际趋势吻合。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及其《驻马店共识》可被视为在官方推动下该类高等学校的“聚类”,这一时期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则是指引应用型高校独立探索发展道路的顶层设计。
(二)商科与新商科教育的发展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创立于1881年,是美国第一所大学商学院。其创立开启了商科教育独立发展的先河。在我国,早在民国初年,《大学令》就把商科列为文、理、农、工、商、医和法七大学科之一。这种分类方法一直被沿用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在20世纪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商科教育被“财经”教育所取代。除了“会计学”等少数专业外,其他商科专业不复存在。在商品经济恢复发展的基础上,20世纪80代末、90年代初,高等教育中“经济类”“管理类”“工商类”等学科专业称谓才重新出现,商科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身份才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4]。“新商科”一词最早由教育部教职委高教司司长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开会时提出。2019年3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9年度第一次会议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召开,主要就“新商科”的概念、内涵和实践途径进行了探讨,并对商科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等进行了广泛讨论[21]。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办学定位的特点
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型大学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商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领导能力,其目标是培养商界精英、商界领袖乃至全球领袖。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培养可以改变企业、组织和世界的领袖人物;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则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度智慧、实践能力和领导能力的领导人,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和为世界作出持久性贡献的全球领导人;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的办学定位是培养作出关键商业决策的领导人信心,为个人成长提供机会,培养未来的全球商业领袖[22]。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商科教育有别于研究型大学的商科教育,其办学定位受学校定位的影响,具有服务面向区域化、培养目标职业化、课程结构模块化和质量标准技术化的特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举办者多为省、市层面的地方人民政府,仅从这一角度来看,服务地方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加之受生源结构、就业空间和办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面向区域培养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的务实之举。面向特定职业,为相关职业培养一线管理人才乃至业务人员,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呼应,也是其因材施教的现实选择。这种培养目标设定体现在课程体系上,就是在开设通识类课程、学科专业平台类课程的基础上对标特定职业要求设置一些课程组合,即模块化课程。理想的情况是设置出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模块,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学习兴趣、学习基础和个人禀赋进行选择。由于是聚焦于特定职业的商科人才培养,所以衡量课程体系科学性、合理性的标准不再是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是相关职业能力培养的可能实现程度。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学生的能力结构
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学生的能力结构是指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教育拟培养的学生能力(competence)类型及其相互关系。对于高等教育拟实现的能力目标,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存在不同的类型划分方法。最为常见的是将能力划分为通用能力(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学科特定能力)[23]。
(一)通用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关系
通用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所有学生都应当具备的能力,与学生所修的具体学科专业无关。专业能力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学生通过学科专业学习应当具备的能力,与学生所修的学科专业直接关联。通用能力具有迁移性,也能够在学科专业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所以其与专业能力的区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通用能力(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学科特定能力)共同形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学生完整的能力体系。
(二)通用能力的主要内容
根据本科教育的质量标准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参考国外主要是欧洲本科阶段教育的基本要求[23-24],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学生与其他学科的学生应当具备的通用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独立思考和工作的能力
具有自我意识,能够独立思考,能够计划和管理时间,能够按照符合职业道德要求的方式扮演特定职业角色,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快速搜集所需信息处理日常工作。
2. 沟通、协调和融入团队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够作为团队成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 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熟练地运用母语进行演讲和书面阐述,能够自信而且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外语使用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基本的听、说、读、写和译能力;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
5. 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能够适应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基础领域和相关领域继续学习,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能,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三)专业能力的主要内容
根据商科本科教育的质量标准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的培养目标,参考国外主要是欧洲商科本科教育阶段的学科专业能力要求[23-24],同时对标相关职业的能力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商科学生应当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企业经营状况及其运营环境的分析评价能力
能够以所学学科专业知识为基础,运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等科学方法获取必要信息,构建分析框架,养成职业判断能力,分析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及其运营环境。
2. 经济管理问题的发现与分析解决能力
能够综合运用学科专业知识,发现经济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对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进而在操作层面上提出对策建议,或对已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3. 商务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能力
能够根据商务活动的目的,分析实施要求,制定财务概要,明确活动流程,实施应急计划,协调相关方面,激励工作团队,进行有效演示,管理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