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思考与实践
作者: 倪涌舟 周国泉 陈均朗 储修祥 张中卫
摘 要:该文针对非思政类课程的大学物理教学如何开展思政教育的问题,提出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素养及生态意识“四大着力点”挖掘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元素,通过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一二三课堂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利用“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组织形式,将课程思政全面融入“一二三课堂”,达成“教学思政创新”多元协同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思政元素;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6-0186-04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how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 Physics Teaching of n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o excav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college physics courses through the "four key point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socialist core value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build an "innovative ability training system integrating online and offline one, two and three classroom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 of the "integration of learning, thinking and doing" course fully integrat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the course into the "one, two and three classrooms", so as to achieve the diversified and collaborative teaching mode of "th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novation in teaching".
Keywords: College Physic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ll cours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novation ability; raining system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非思政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提出了要求。
大学物理课程做为理工科类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授课面广,而且物理学历史悠久,存在大量典型案例,具有开展思想教育的巨大优势。因此我们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构建了“思政引领、创新起航”为核心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的要求加入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素养及生态意识“四大着力点”挖掘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元素[1],利用“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形式,“潜移默化”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同时通过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一二三课堂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将课程思政全面融入“一二三课堂”,达成“教学思政创新”多元协同,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塑造。
一、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物理课程教学目标
大学物理课程做为高等学校理工农科各专业学生重要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在培养理工农科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上具有重要作用,各高校对大学物理的教学都非常重视。但是,从目前的大学物理教学来看,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的问题[2-5]。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关注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轻视了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因此,在大学物理的教学中,构建了“思政引领、创新起航”为核心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的要求融入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完成传授物理知识、培养物理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素养和生态意识的教育,强化价值引领,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如图1所示。
二、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思政元素的挖掘
大学物理课程做为基础课程,往往在大一开课,面对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的转型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最好时期。而物理学发展历史悠久,体系完备,可以挖掘的思政元素众多,我们着重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素养及生态意识“四大着力点”挖掘思政元素,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达到“价值塑造”的目的,如图2所示。
1. 通过分析和理解物理学建模思想、理论推导和实验研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 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通过介绍中国物理学相关的辉煌成就,特别是介绍近现代中国物理学研究中取得的骄人创新成果以及相关科学家的经历,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报国的信念,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通过物理学知识的逻辑推导、实验论证,结合物理学前沿应用介绍以及物理学家探索物理知识的经历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探索科学的信心。
4. 结合物理学教学内容中能量运用和新技术研发,宣传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重要意义,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碳达峰、碳中和的理念及学校建设生态性大学的要求,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理念。
图2例举了从“四大着力点”挖掘思政元素及其思政映射的关系。
三、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方式
挖掘思政元素后,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让教师能够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在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接受价值塑造也是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的难点,因此,我们采用“课前自主学”“课中主动想”“课后合作练”的“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形式(图3),将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融合,达成潜移默化开展课程思政的目的。同时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一二三课堂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图4),将课程思政全面融入“一二三课堂”,达成“教学思政创新”多元协同。
(一)构建“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形式
1. 课前自主学
建设大学物理网络课程,一方面在网课视频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另一方面在网课建立《大国重器》《动力澎湃》《超级装备》等纪录片的链接,布置学生在课前根据视频进行预习,通过自主学习,自动接受思政教育。
2. 课中主动想
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针对蕴含思政元素的知识点设置课堂讨论,采用互动式、探究式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让学生在讨论中达到思政要求,避免了教师“硬思政、强灌输”的缺陷,潜移默化地完成思政教育。充分利用网络课程优势,将思政讨论放在网课平台进行,可以更全面地检验每一个学生的思考情况,避免只有少数同学参与讨论的问题。
3. 课后合作练
设置课程思政相关的课外讨论,让学生通过课下观影、阅读传记、查阅资料和撰写心得等方式,强化育人效果,达到全方位课程思政的目的。
(二)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一二三课堂的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1. 在第一课堂的教学中运用“学思做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形式,通过网络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紧密结合,润物细无声地开展思政教育,避免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两张皮”“为思政而思政”的现象。
2. 在第二课堂结合与课堂教学相对应的物理学重大成就,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物理知识的课后探讨,协作完成书面报告,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布置与物理知识点相关的小制作任务,让学生协作制作,提升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 在第三课堂结合各类物理竞赛,鼓励学生组队参加,或者让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国家、省级和学校层面的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教师科研等活动,锻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体会物理研究的严谨、科学创新的不易及创新产出后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实践案例
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我们对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融入点进行了梳理,确定了以下16个融入点[6],确定了相应的育人目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详见表1,以供大家参考。
五、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物理学历史悠久,物理学家群星璀璨,为“培养什么人”提供了大量的思政教育素材。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物理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物理,立志树德,是每个物理教育工作者应该长期坚持的工作。我们通过长期实践,逐步建立了“思政引领、创新起航”为核心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与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向融合,“润物细无声”地开展思政教育,激励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升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倪涌舟,郭中富.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课堂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51-52.
[2] 戴晔,白丽华,张萌颖,等.“课程思政”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9(8):84-86.
[3] 张立瑶,顾铮先,田伟,等.大学物理中的课程思政[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78.
[4]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5] 刘宝平.“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63-65.
[6] 倪涌舟,郭中富.大学物理课程融入人文思政教育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