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IO-OBE理念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作者: 李春妍 鲁迪摘 要:以平顶山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为例,基于CDIO-OBE教育理念从构建培养目标、搭建实践平台、优化教学环节、制定规章制度及形成特色成效等五个方面科学构建了“五个四”实践教学体系。促使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形成独具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并对同等高校相关专业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CDIO-OBE教育理念;实践教学体系;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29-0110-06
Abstract: Taking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rofessional of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based on the CDIO-OBE education concept, the "five and four"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is scientifically constructed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constructing training objectives, building practice platform, optimizing teaching links, formulat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forming characteristic effects. It makes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rofessional step on the track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thus forming the new practice teaching mode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professional with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and has certain application value to the practice teaching and talent training of relevant professional in the same universities.
Keywords: CDIO-OBE education concept;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raining objective; practice ability
CDIO是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的英文缩写,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于2004年创立的一种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CDIO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融为一体,以产品设计从研发到生产运行的生产周期为载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动手实践,以主动的方式学习工程类学科。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成果导向教育)是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过程最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是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模式,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对教育进行组织、实施和评价的结构。CDIO-OBE教育理念由CDIO和OBE两个部分组成,其中OBE是目标,CDIO是手段,两者相辅相成。
实践教学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城乡规划专业是综合性、实践性和工程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在该专业的教学体系尤为重要。本文以平顶山学院城乡规划专业为例,以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为目标,依据学校“政产学研用协同,教学做创转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专业入行,能力提升,双创深化”三大主题,基于CDIO-OBE教育理念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从建构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搭建实践实训教学平台、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制定规章制度及形成特色成效等方面构建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简称“五个四”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一、顶层设计——建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
实践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实践教学过程的有效运行都需要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合理构建。根据全国及地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基于服务地方的原则,结合城乡规划学科特点,依据新时代教育理念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能力产出”为主线,从专思融合、多学科融合、专创融合和政产学研融合进行顶层设计,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建构基础技能、应用技能和创新技能递阶升级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表1)。
(一)专思融合
专思融合指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通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坚韧不屈、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和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通过城乡规划认知、规划设计和规划应用等实践实训培养学生建设美丽中国、技术扶贫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改革、求真务实和探索实证的科学精神等。
(二)多学科融合
城乡规划行业的特点是多学科融合,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历史、建筑、艺术和数学等多个学科。本校城乡规划专业新版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实践教学目标中有人文社科认知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建筑设计能力、数理分析能力、测绘和地理信息应用能力、制图绘图能力、规划设计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等,体现多学科融合的特点。
(三)专创融合
专创融合指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在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中,将学科竞赛环节(城乡社会调研竞赛、GIS应用技能竞赛、建筑设计竞赛、乡村规划设计竞赛、城市设计竞赛等)融入到各能力培养目标中(表1),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项目申报中结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四)政产学研融合
平顶山学院是应用型大学,主要培养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使我们与当地城乡规划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等行业专家共同制定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目标,重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平台和实践教学团队。
二、聚合外力——搭建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根据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依据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从课程基础设计到创新实践实训,从单项实践到综合实践,聚合外力搭建集校内基础实践平台、校外基地实践平台、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及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支撑的校内外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
(一)校内基础实践平台
围绕专业实践教学培养目标,我们在技术应用课程群(遥感技术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制图、地图与测量学等)、规划设计课程群(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乡村规划设计、景观规划与设计等)设置验证型、设计型和创新型的实验实训项目,根据需要在校内建有绘图室、地理信息处理实验室、测绘实验室、建筑设计实验室及数字城市实验室等设备精良的硬件设施和技术先进的Arc GIS、南方KS、湘源控规及BIM等软件所组成的校内基础实践教学平台,依托平台鼓励学生个人或团队进行一定创新性尝试,促使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知识体系的训练得以强化。
(二)校外基地实践平台
为使学生增长见识,培养他们综合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设置有城乡建筑和风景素描综合实习、城乡认知综合实习和城乡规划综合实习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目前建设有安徽宏村、河南万仙山写生实践教学基地,郑州、洛阳与平顶山城乡认知综合实习和城乡规划综合实践教学基地等,搭建丰富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平台。
(三)校企合作实践平台
校企合作实践平台是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协同建设的平台,是提高地方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成效的关键。为实现学校育人标准与行业用人标准的精准对接,有效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设计实践能力的提升,我们签订有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平顶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豫政规划设计院、江苏诚泰测绘有限公司、平顶山市绿源测绘有限公司及宿联中国等单位,学生大五一年时间在这些校企合作实践单位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做到真题真做。
(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城乡规划专业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以教师工作室的形式搭建的,工作室以讲座、专题研究、竞赛和科研项目等为载体,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城乡规划实训项目、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等,贯彻OBE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和自主创新意识,目前我们建有乡村规划协同创新工作室、乡土建筑保护与创新工作室和景观设计工作室等。 三、乐修内功——优化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为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且满足职业岗位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围绕“教、学、做、创、用”,从重塑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手段和优化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四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乐修内功,以实现城乡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一)重塑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平顶山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定位是“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满足职业岗位要求,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围绕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结合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基于CDIO-OBE教育理念,主要从基础技能实践教学、规划认知实践教学、规划技术实践教学、规划设计实践教学、综合应用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等6个模块构建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表1),并通过校内基础实践平台、校外基地实践平台、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来实现,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本专业能力的需求。
1. 基础技能实践教学
基础技能实践教学内容包括通识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的实践实训教学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身心调适能力、价值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 规划认知实践教学
规划认知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工程应用数学、数据分析与SPSS应用、通识选修课(自然科学类选修课、人文科学类选修课、社会科学类选修课、艺术鉴赏类选修课)、城乡规划专业导论、中外城市建设史、城市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人居环境科学等课程的实验实训及城乡规划认知实习、城乡社会综合调研竞赛等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数理分析能力、通识认知能力和专业认知能力。
3. 规划技术实践教学
规划技术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地图与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遥感技术应用、素描、色彩、专业美术、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设计初步和计算机辅助制图(Autocad、天正建筑、Photoshop、湘源控规、草图大师、VR渲染、BIM等专业绘图软件)等课程的实训及测量综合实习、写生实习和GIS技术应用竞赛等,主要培养学生的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规划制图能力(手绘制图、计算机制图)。
4. 规划设计实践教学
规划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基础、区域分析与规划、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及城市更新与遗产保护规划等课程的实验实训;建筑设计(设计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设计周)、居住区详细规划(设计周)、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周)、城市设计(设计周)、景观规划与设计(设计周)、旅游规划与开发(设计周)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及建筑设计竞赛、城市设计竞赛、乡村规划设计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主要培养学生的建筑设计能力、国土空间规划能力、城市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能力、乡村规划与设计能力和城乡专项规划设计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