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融入思政的新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模式
作者: 宫明龙 刘凤芳 高秋志 屈福 梅瑞斌 张亚辉 罗绍华
摘 要:成果导向OBE理念的贯彻是新工科专业培养出高水平高素质毕业生的有力保证。本科毕业设计是人才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毕业设计需要OBE理念指导,同时融入思政元素制定教学总目标,在此总目标的指导下制定适应新时代的毕业设计模式。按照“小硕士”论文的标准要求完成本科生的毕业设计任务。让学生在专业技能及思想境界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关键词:OBE理念;新工科;思政教育;毕业设计模式;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30-0092-05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hievement-oriented OBE concept is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new engineering majors to cultivate high-level and high-quality graduates.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the process of personnel training. The graduation design of new engineering major needs the guidance of OBE concept, and at the same time integrat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o establish the general teaching goal.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general goal, the graduation design model adapted to the new era is formulated. It is necessary to complete the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project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requirements of the "little master" thesisin order to let students improve in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ideological realm to the greatest extent.
Keywords: OBE Concept; emerging engineer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raduation design mode; material forming andcontrol engineering
新产业、新经济促使工程教育有新的需求即“新工科”教育模式[1-2]。但不管是哪种教育模式都要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成果导向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教育理念。OBE理念是世界公认的主流本科教育理念,并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得到充分运用[3-4]。而毕业设计的质量高低是工程认证标准中必须审核的一部分。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也是检验人才培养方案中能否满足毕业要求,完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后一道关卡[4-5]。由于数字化经济的发展及当今社会对毕业生要求的变化,有些毕业设计存在走形式,把关不严,学生不重视的情况[6]。必须在原有好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创新。尤其需要在OBE理念下反向设计毕业设计教学目标及模式,同时加强德育思政教育,进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毕业生。本文以新工科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材料科学、机械、成型工艺与自动控制技术的综合与交叉学科的专业)的毕业设计为例。进行基于OBE理念,融入思政元素的新工科毕业设计模式探究。提炼出毕业设计教学总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模式设计。
一、OBE理念下突出思政的新工科毕业设计教学总目标
毕业设计是培养方案对学生毕业要求贡献最大的一项实践活动。高质量的毕业设计可以满足工程教育毕业要求的12条通用标准中的第2、3、4、5、10、12条标准(表1左起第一列)。教学总目标是毕业设计的总纲领,按照“小硕士”论文的标准要求来制定。教学总目标及论文类型能够紧密关联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可以满足的指标点情况见表1。教学总目标包括知识和技能目标,考虑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加入了德育目标。目标确定后进而确定后续的选题及研究方案。毕业设计教学总目标与时俱进每年修订。修订的原则为在OBE理念下,综合考虑的因素包括:(1)教学质量工程认证标准;(2)国家教育部的宏观政策导向;(3)学校学院的微观政策导向;(4)离校毕业生相关企业的反馈调研报告;(5)工程伦理及思政教育的融入。
(一)知识和技能目标
1. 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科学研究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论文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现代科研工具的使用能力、以及外文写作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4. 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科学作风,为毕业后的就业、继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德育目标
1. 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2. 具有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3. 培养工程应用的意识和素质,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4. 培养绿色冶金、绿色加工、节能环保的生态意识。
二、OBE理念下突出思政的新工科毕业设计模式设计
OBE理念下突出思政的新工科毕业设计教学总目标指导下提出了毕业设计模式流程图,如图1所示。涉及到毕设的每个环节。具体措施如下。
(一)提前到大二上学期期中分配毕业设计导师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以下简称“我校”)大一的第二学期末进行大类分流。大二第一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导师选择。选导师的规则为:(1)采用平均数法进行学生名额分派,每名导师名额设有上限。学生根据老师的介绍、学院网站及学长反馈等渠道了解导师的研究方向选择毕设指导老师。(2)第一轮让学生选导师,每名导师的学生数不限。(3)第二轮老师选学生。超过上限的老师选择自己想要的学生,剩余的学生需要重新选择还没达到上限的老师。(4)第三轮,没被选择的学生进行第二次选择导师,但只能选择没有满额的老师。(5)重复第三步,以此类推,直到选完为止。这样选择优点就是平均学生人数,不至于有的老师过多而不能保证指导质量(和前面重复)。提前选择导师,可以让学生有一种归属感。学生根据自愿原则找导师,导师初步给定一个毕设的课题,提前进入实验室,提高实验技能及解决问题能力,为后续的毕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前布置毕业课题
我校实施的接近“3+1”模式。到大三下学期末主要的理论课基本学完,从第七学期开始只有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及科技文献等和毕业设计相关的一些课程,且在1个月内就结课。为让学生尽快开展毕业设计,在大三的第二学期末就把毕业题目发给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开学的前两周内开题完毕。这样学生既可以利用暑假查资料准备开题,延长学生做毕设的时间,也可以让暑期在校的学生早下实验室做毕设,缓解实验设备集中使用出现高峰压力。
(三)灵活的选题模式
选题是毕业设计中最基础的环节,至关重要。让指导老师在学生大三第二学期期中开始准备题目(题目数超过指导学生的20%)、填写任务书。学院学术委员会对任务书进行审核把关,审核的标准与毕业设计的总目标相辅相成,要突出创新性或前沿性。杜绝验证性、完不成的及不符合专业范畴的毕设题目出现。若发现毕设题目不符合标准认定为不合格,责令指导老师重新出题直至合格为止。毕业课题的范围和类型一般包括以下几点。
1. 学生自主命题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拟和专业相关的课题。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和资助。比较成功的案例有:2009级刘同学对汽车外观流线设计很兴趣,申请了汽车外观流线的设计课题,根据软件模拟设计流线并进行了开车时风阻力的模拟,获得老师们高度评价,评为当年优秀毕业设计论文;2010级的孙同学模拟设计了电脑CPU循环水冷却装置,并且在老师的资助下制作出了实物。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利用专业知识与创新带来的成就感。
2. 学生工作单位相关或考研方向相关的课题
要求指导教师在选题前对学生考研专业及求职意向进行调研,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或目标方向做出毕业课题定向布置。
3. 指导老师产学研相关课题
对于横向课题较多或与企业密切联系的一些老师,提供一些产学研相关的课题。学生可以进驻企业边实习边完成毕设课题,也可为找工作提供机会一举两得。
4. 毕业设计课题类型采用多样性
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多种多样。主要类型有:实验类课题,设计类课题,模拟计算类,模拟并实验验证类等,避免综述类课题的出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课题。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熟知的领域,多类别制定毕业设计题目,可以包括液态成形(铸造类),塑性成型类,热处理类,模具设计与制造类,焊接类,成型过程模拟类等。每位指导教师提供两到三个不同方向的课题供学生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题。
(四)严格的过程管理
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毕业设计实施了“小硕士”论文一样的严格过程管理。过程管理主要包括开题答辩,学生每周向导师汇报,每两周向课题组汇报,中期答辩,学术委员会抽检等的中间环节。
在大四第一学期开学第二周内完成开题。学生需要提前查资料,和指导老师商定设计方案。专业课题组组织开题答辩,学术委员会参与到打分环节。如果设计方案不合理或工作量偏小,提出修改意见并重新修订设计方案进行第二次开题,直至满足条件。如果方案满足条件即可进行毕设任务的实施。学生每周向指导老师汇报毕设进展,指导老师每周填写学生的进展情况统计表。学生每两周向课题组汇报毕设进展,课题组老师提出意见。由于其他原因导致实验无法进行,调整设计方案填写修改说明情况表。中期答辩和毕业答辩环节由专业教研室组织,学术委员会成员监督完成。
(五)毕业答辩及成绩评定
毕业答辩由专业教研室组织,学术委员会监督下完成。每名学生讲述时间不少于15分钟,提问不少于5分钟。答辩组里安排答辩秘书一名,5个以上的评委打分。制定专门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答辩态度,论文工作量,选题质量,文献阅读量,独立理解课题任务并提出可行方案水平,论文撰写水平等。
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评定由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成绩(百分制)综合构成(毕业论文(设计)的成绩=评阅教师给定成绩×20%+指导教师给定成绩×20%+答辩小组给定成绩×60%)。
(六)毕业设计的思政融入措施
毕业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思政教育贯穿始终。详细措施如下。
1. 安全教育
在大四第一学期第一周,学院会安排负责安全的老师进行安全教育(包括有害气体、化学药品和电等方面的安全常识)。首先学生在线学习各种安全常识后进行在线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验。然后专业教研室开展专业性的安全教育,包括成型加工实验过程机械设备、加热炉等。进入实验室后实验老师再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从而实现由上到下,从集体到个人,从常识到专业的闭环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