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模式构建

作者: 孙海涛 张蕊翠

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模式构建0

摘  要: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模式有效地突破思政课的教学发展瓶颈,促进思政课与专业课的协同发展,拓宽思政课的教学渠道。但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模式在思政课中的应用时间还较短,如何促进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还需深入研究。该文针对思政课的特点,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在弄清教材修订思路的基础上,通过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模式的建构,从而进一步突出重点难点,在如何讲清社会主义法律及其作用、如何讲清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内涵和指导意义、如何讲清加强宪法实施与监督的措施和如何讲清提升法治素养的路径等问题上下功夫,以期通过该研究,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高等教育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思政课;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模式;思想道德与法治;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30-0176-05

Abstract: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ulti-teaching mode effectively breaks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the teaching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promotes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broadens the teaching channel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Howev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nline and offline multi-teaching model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s still relatively short, and how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l and the curriculum system needs further research. In 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this paper takes the sixth chapter of "Ideology,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as an example to design the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clarifying the ideas of textbook revision,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are further highlighted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online and offline diversified teaching models. The effort has been expended on how to clarify the socialist laws and their functions, how to clarify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the Rule of Law, how to clarify th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the Constitution, and how to improve the literacy of the rule of law.It is hoped that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is articl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will be enhanced, and the educational effect of higher education will be improved.

Keywor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online and offline; multi teaching mode; ideological and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higher education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思政课让高校学生了解当今的政治格局变化,接受思想教育。高校思想政治课能够培育学生坚定理想和信念,通过学习思想政治,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项学生必须学习的公共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思政课改革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利用新媒体技术赋予工作活性,让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融合,增强思政工作的时代感,增加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在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必不可少的应用工具,为了提升思政课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势必需要改革。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模式有效拓展了思政课的授课空间和领域,但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更好地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将两者更加完美地融合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本文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探讨了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模式运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思政课线上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升提供有益资鉴。

一、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模式的构建模型

多元教学采用互联网教学与线下教学融合的模式,发挥传统教学方法与互联网教学的优势,在教学中既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又关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个人才能。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线上网络课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线上课堂和传统课堂相融合形成有机混合,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多元教学模式的教学环节和传统教学的教学环节相似,包含了备课和评价等各个阶段。多元教学模式需要传统课堂上的各类教学资源,也需要互联网在线教学资源。和传统学习模式相比,多元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线上教学,第二种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指教师和学生面对面教学。评价教学结果不仅要评价教学的过程,也要总结教学的效果。多元教学需要设定教学主题与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结合多元教学的特征,如图1所示。

二、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一)拓展学习空间,提高教学效率

多元式教学利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既有丰富的线下教学模式,又有线上教学作为补充和引导,丰富了教学资源,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弥补教学空间的局限性。手机客户端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而学生是使用信息传递的载体,采用思政课在线学习模式可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在高校设置的通识课程体系中,思政课是大学阶段必修的通识课,是大学教学体系中的公共课,教学任务多,思想政治教育所需的专业教师数量庞大。由于不同专业和不同班级都需配备思政任课教师,部分高校缺乏健全的思政教师团队,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施受到了影响。多元式教学能发挥线上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作用,采用智慧数字化平台进行统一管理,让学生参与线上考核,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空间。

(二)丰富教学内容,引导主动学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社会输送社会主义接班人才,在教育体系中有无可替代的重要责任。从现代学生的角度看,许多大学生重视思想政治课,认知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接受思想政治课的教育,了解我国的发展历史,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学习兴趣,认为参与此类教育通识课的本质是混学分。现代学生成长受互联网影响,导致当代学生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生活认知方式都会受互联网的影响。从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角度来看,许多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时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陷入被动。虽然传统的课堂有线上课堂无法替代的优点,但也会影响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知识的积极性。多元教学模式让现代互联网技术和传统的课堂授课教学方法相结合,尊重高校的教学规律,采用现代学生熟悉的教学方式,使抽象的理论和实践融合,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当下的热点事件,让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三)强化理实一体,助推协同发展

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能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养成正向积极的情感观。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有互联网教学无可替代的优点,例如让学生与教师近距离交流,令学生能在教师的实时引导下主动学习、集中学习等。但与此同时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也暴露出一定的缺陷,如教师的教学方法固定、课堂上的信息量小等。传统课堂中极可能出现教师为掌控课堂的核心,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活力和主动性的情况。互联网课堂无可替代的优点是信息量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灵活,课堂效率高,较符合学生的技术需求,迎合学生学习的好奇感,吸引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令学生深度探究各类学习资源,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遇到的问题。但教师无法通过互联网课堂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解答学生的疑惑,导致学生虽接触大量的学习资源但学习不够深入。加之,如果教师运用互联网课堂时,不筛选教学内容,这些都会影响教学的最终质量。可见无论是线下实践课堂还是互联网课堂,都各有利弊,多元教学模式的功能便是取长补短,将传统课堂与线上课堂融合加入实践功能,令传统课堂为基础,发挥互联网课堂的优势,鼓励学生创新,通过实践检验学生在基础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多元式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的掌握能力,增强学生在思想政治课堂上的成就感。

三、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模式的阻碍

(一)线上线下教学脱节,有机融合亟待完善

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通过“一平三端”,实现了课前、课中与课后的衔接和联通。但是在课程运行的过程中,有些老师忽视线上教学部分,造成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学习形成脱节。课前学生在线上提前学习原本在课堂讲授的基础知识点,预习的相关内容无法融入线下课堂。甚至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重复的地方,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又或者,教师没有关注线上教学效果,缺乏对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兴趣点的了解,面授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这样不仅使得课堂降低了效率和质量,而且极其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线上教学和面授教学不能有机融合,降低了线下实体课堂的亲和力。

(二)教学工具流于形式,有效利用未曾凸显

借助智慧教学工具展开的教学过程具有灵活性及参与性强的特点,逐渐地流行起来。多元式课堂体现课堂智慧的关键还在于如何在信息化的环境中提高实体课堂的参与度。部分教师的翻转课堂仅是传统课堂的简单延伸,智慧工具并没有深入开发和灵活使用。甚至有的教师仅仅把智慧教学工具作为“签到工具”,这样使得课堂回到了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模式,学生参与课堂少。一些教师为了减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压力,利用智慧工具给学生留有较多的互动活动,但知识性的关联度不够紧密,这些课堂上的智慧工具的使用不是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仅仅留在形式上。这样失去了课堂的主要目标,并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使课堂丧失活力和亲和力。

(三)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育实效大打折扣

大学生成长过程的学习模式,一直是被动学习和接收知识。相对来说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力相对较差,绝大多数学生在面对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多元教学模式时主动学习意识还未觉醒,使得学生在需要自我学习的环节中感到不适应、甚至消极对待学习,例如部分学生对教师发布在线上的通知不重视,提交的考试论文随意粘贴复制、不符合考试要求,甚至有人花钱雇人“刷”视频等。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增负”,在这过程中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认识不到位,不能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能动性,这也使高校思想课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