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数学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作者: 杨波 崔艳丽
摘 要:在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下,如何体现近年来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成果,优化教学设计,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目标,这既是课程思政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数学教学内涵提升的必然选择。该文聚焦于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数学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并以定积分的概念作为案例进行了探讨。其中,设计理念的三方面为完善教学目标,强化价值塑造;深挖思政元素,充实教学内容;融入数学实验,激活教学过程。设计思路的五方面为明确教学目标,聚焦价值塑造;创设专业情境,选择思政载体;实验演示探究,融入思政元素;反馈总结提升,内化思政目标;过程为主,结果为辅的教学评价。以期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高职数学;案例研究;定积分概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30-0184-04
Abstract: Under the concep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ow to reflect the results of the reform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recent years, optimize teaching design, and achieve the "three-in-one" goal of value shaping, knowledge transfer, and ability training is not only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also the inevitable choice for improving the content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cepts and ideas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and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definite integral course as a case. Among them, the design concept has three aspects is to improv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strengthen value shaping; to deeply di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o enrich teaching content; to integrate mathematical experiments to activate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re are five aspects of design thinking is to clarify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focus on value shaping; to create professional situations and sele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rriers;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s and explorations; to carry out feedback, summariz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to internaliz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s; to implement teaching evaluation with the process as the main and the result as the suppleme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ilent education effect.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design; higher vocational mathematics; case study; the concept of definite integral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理工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它以严格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成为众多高职专业课程的基础。对大部分高职学生而言,高等数学的高抽象性和严格的逻辑性使其成为了学生最难学的课程。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听懂数学、会用数学,一直是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的着眼点。
近十年来,高职数学先后历经专业需求为导向、教学内容模块化、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教学和数学实验融入教学等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促进了高职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课程思政是强调课程价值引领作用的一种新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把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使其融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那么,在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下,如何将近年来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成果和经验汇聚在一起,作出优化设计,以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1]目标,这既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职数学教学内涵提升的必然选择。
为此,本文聚焦于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数学教学设计的理念和思路,并以定积分的概念为例进行探讨。
一、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数学教学设计理念
(一)完善教学目标,强化价值塑造
我国高职数学教学目标一般是按照“三维目标”来具体划分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由低向高形成一个整体。三维目标理论吸收了美国教育家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合理成分,与原来过去沿用传统的“双基”相比,体现了教育思想的进步[2]。具体而言,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基本目标;过程与方法注重让学生经历知识过程、掌握方法,逐步形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也是教学的最终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高度契合。一直以来,虽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写进了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但在数学的实际教学中,往往还是存在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倾向,对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思想上重视不够,内容单一,思考不够深入,没有突显出数学教学在学生价值塑造方面的潜在作用。
因此,要推进高职数学课程思政,首先就要进一步强化数学教学的价值塑造理念,让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同育新人。
(二)深挖思政元素,充实教学内容
思政目标是由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炼出来的,深入挖掘出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是进行课程思政的关键。选取的思政元素要与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认知水平及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思政元素的挖掘,有利于全面揭示数学概念定理中蕴含的思想方法、人文精神,这不仅充实了课堂教学内容,也提高了数学教学的内涵。
(三)融入数学实验,激活教学过程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渠道不断拓宽,学生来源广泛差异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很差,对数学学习也缺乏兴趣,大面积存在“听不懂、不会用”的情况。将数学实验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数学实验融入教学,也给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提供了载体和平台。通过数学软件的演示验证类实验,不仅能够直观展示隐含于数学概念、定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而且也能通过实验过程将课程中思政元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通过画图运算类实验,让学生利用数学软件熟练掌握常见的高等数学计算,弥补学生计算能力薄弱的问题,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探索实践类实验则是对具体问题进行探索、寻求具体问题解决的思路或方案[3]。所以,数学实验教学的融入,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互动起来,促进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领悟和内化,给高职数学课程思政提供了实施平台。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数学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数学教学设计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明确教学目标,聚焦价值塑造
在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的基础上,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确定教学目标[4],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中隐含的思政元素,重点分析课程在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明确思政目标。
(二)创设专业情境,选择思政载体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夯实基础、服务专业是高职数学教学的内在要求。采用以专业为导向、创设情境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中来,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高等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往往最能体现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思政元素融入的常用载体。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思政载体可以是数学概念、经典案例、数学家典故和科学精神等,究竟选择哪一方面的,都是教学设计时需要精心考虑的。
(三)实验演示探究,融入思政元素
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在教学中传授、感悟。体验人生哲理,即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思政元素要有的放矢,避免简单地堆砌。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数学实验,从问题出发,或演示验证、或猜想探究,每一个环节都是启发诱导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同时实验的过程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思政元素融入思政载体的过程,学生在参与实验中得到的人生体验、感悟和共鸣往往是记忆深刻的,易于学生内化。
(四)反馈总结提升,内化思政目标
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高职学生基础各方面差异很大,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学生反馈,及时微调教学,把握学生对思政元素的理解感悟情况;利用总结梳理强化教学内容,巩固知识,用简洁的语言“画龙点睛”,提升思政元素的认同度,促进思政目标内化。
(五)过程为主,结果为辅的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完成后,需要按照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除了常规的对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的评价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对课程思政目标的评价。由于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双重特征,评价时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从语言上和行为两方面考察学生思政目标的认同度和达成度。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数学教学设计案例——以定积分的概念课程为例
(一)教材与学情
定积分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定积分这一章节内容的基础。它上承极限、导数,下接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和定积分的应用。本节课主要讲解定积分概念和几何意义,在对曲边梯形的面积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求解曲边梯形面积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抽象、概括出定积分的概念,阐释定积分的几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