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先进制造业现状与人才培养分析
作者: 陈显明 范莹莹
摘 要:制造业是肇庆的支柱产业,肇庆正以“产业为核,制造业优先”的思路布局先进制造业发展格局。肇庆先进制造业以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金属加工作为主导产业,同时布局建筑材料、家具制造、食品饮料和精细化工四大特色产业,从而形成“4+4”制造业发展格局。该文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先进制造业复合型人才,对肇庆制造业现状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究,可知肇庆地方高校应以地方产业为基础,依托先进制造业技术特点来进行制造业人才培养,也为制造业发展与培养人才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先进制造;人才培养;肇庆;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制造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31-0148-04
Abstrac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pillar industry of Zhaoqing. Zhaoqing is laying out th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pattern with the idea of "industry as the cor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gives priority".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Zhaoqing takes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automobile part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biomedicine and metal processing as the leading industries. At the same time, it layout four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of building materials, furniture manufacturing, food and beverage and fine chemical industry, thus forming a "4+4" manufacturing development pattern.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local economy and cultivate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al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Zhaoqing'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alent training mode. It can be seen that Zhaoqing's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cultivate manufacturing talents based on local industries and relying on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hich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Keyword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alent training; Zhaoqing; 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肇庆地处广东省中西部,隶属广佛肇经济圈,是珠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城市之一。肇庆2020年的GDP总量为2 311.65亿元,经济体量在广东省排名第十二位,是珠三角九市(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惠州、中山、江门、肇庆)中经济实力最弱的城市。肇庆工业体系和制造业体系相比于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等地差距巨大。为追赶广州、深圳、佛山和东莞等地,肇庆正以“工业强市,制造业优先”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思想,积极推动工业和制造业的优先快速发展。2020年出台《肇庆市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做强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金属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做优建筑材料、家具制造、食品饮料和精细化工四大特色产业,加快形成“4+4”制造业发展格局,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新城。肇庆市要想实现制造业快速发展目标,关键条件之一是制造业人才的引育。在人才引育方面肇庆市与广州深圳等地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受限于人才引入政策,另一方面受限于人才培养基础。肇庆没有一流的本科院校,高校数量也相对较少,在高端制造业人才的培养方面处于天然弱势。为服务地方经济,为肇庆制造业发展贡献力量,肇庆地方高校应立足本地实际,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探讨与之适应的人才培养路径,促进制造业人才高质量发展。
一、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与人才需求
(一)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
2021年,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一,总量突破了3万亿美元大关,正向4万亿美元关口迈进。图1为2019年全球制造业TOP前十国家[1],由图1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制造业占比达世界的28.7%,远高于美国,日本,德国。中国的制造业在规模上已经属于制造大国,但中国还不属于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充斥着太多的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产品,包括了很多产品和原材料的前端制造、代工等。在许多高端制造领域,中国缺乏核心知识产权,如芯片设计领域、芯片制造领域;在一些高端材料制造领域,中国也需要进口,中国的钢铁产量世界第一,但很多特种钢、精钢都依赖进口,芯片制造的主要材料也依赖进口;在工业软件方面,外国的软件居于主导地位,如机械行业用的Solidworks、Pro-E、UG、Autocad等。美国制造业总体量比中国小是由于在20世纪中后期和21世纪初实行的制造业转移政策,把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制造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所造成的,但其国内的高端制造领域诸如汽车、半导体、医疗和航天等仍居世界领先位置。
为抢占制造业的高端领域,中国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中国制造2025》等文件的出台为中国制造业分三步走指明了方向,第一步要求中国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努力使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力争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2]。近些年来,我国先进制造业发展迅速,在机械装备制造方面,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北汽集团、三一重工及中联重科等为代表的企业正快速发展;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比亚迪、小鹏及长城等正在实行汽车行业的弯道超车;在芯片领域,中芯国际、华润微电子和华虹半导体等企业正奋起直追,已可实现14 nm芯片的量产。近些年中国制造正越来越重视企业的科创能力,不断加强新技术新专利的研发,以自产核心知识产权武装自己,提升产品竞争能力。
(二)中国制造业人才需求分析
中国制造业要想快速发展要求制造业人才培养要跟得上,中国每年高校毕业生基数庞大,低层次人才过剩,而在许多高端制造领域人才仍存在较大缺口。目前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存在双重矛盾,一方面高校每年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很多用人单位招工存在困难,无法招聘到令人满意的人才。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报告显示,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存在很大的缺口,见表1。
二、肇庆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与人才需求
(一)肇庆先进制造业发展现状
由图2可以看出,肇庆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体量,特别是2010年以后工业更是以较快速度在发展。 肇庆自从2010年以来由于承接了佛山东莞等地部分高污染企业(特别是陶瓷企业),制造业获得了快速发展,2015年达到了较高点,该年度工业总产值达到了历史高点的4 034.37亿元(图2)。近年来在环境保护严控政策下,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肇庆已经关停移除了部分高污染企业,因此工业总值相较于2015年有较大回落。
肇庆制造业在广东省各地区排名中比较靠后,根据《2020年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肇庆仅有两家企业位列500强内,分别为肇庆宏旺金属有限公司和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肇庆与汕头、茂名等城市位居第三梯队,而深圳、东莞、佛山和广州入选企业数量分别为106家、78家、76家、65家,位居第一梯队。
肇庆工业体系中制造业居于主导地位,在肇庆市企业联合会、肇庆市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20肇庆企业100强”榜单中可以看出,制造企业占据了89家,而在前十榜单中,制造企业占据8家。肇庆宏旺金属实业有限公司是肇庆市第一大企业,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肇庆供电局是肇庆市第二大企业,广东天龙油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肇庆市第三大企业,肇庆市现代筑美家居有限公司是肇庆市第四大企业,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肇庆市第五大企业,广东金鼎黄金有限公司、华润水泥(封开)有限公司、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飞南资源利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萨米特陶瓷有限公司依次排名第六至第十。
从肇庆公布的100强企业中可以发现,肇庆制造业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产业面临从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型升级难题。肇庆所做的十四五规划中指出,肇庆正在布局先进制造和智能制造产业群。在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背景下,肇庆要深度对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依托风华高科、晟合微电、富仕电子、绿宝石和羚光新材料等,打造肇庆电子信息产业带。以小鹏汽车和宁德时代等为龙头,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以鸿图、鸿特、鸿泰等企业为龙头,提高汽车关键零部件发展水平。提出到2025年形成2个产值超千亿元、2个产值超五百亿元制造业集群,10家产值超百亿元企业。
(二)肇庆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分析
2021年在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地近1.7万家规模以上企业调研后广东省人社厅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目录列出了广东省9市在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的人才需求。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急需紧缺人才超30万人,其中最多的是制造业,急需紧缺人才缺口近20万人,超过总需求人数的一半以上(61.93%)。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及肇庆6个以工业、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城市,产品开发师、装配工程师、车间主任等生产部门岗位最为稀缺。
肇庆正在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并布局和促进诸如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电子信息产业、5G产业及智能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肇庆市对制造人才的培养相对滞后。肇庆高校集聚度不高,本科院校仅有6所,且没有“985”“211”等一流本科院校,在高端人才的培养上无法满足肇庆地区需求。肇庆先进制造人才的缺乏主要体现为以下四类:一缺高层次领军人才,其肩负突破先进制造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并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重担;二缺擅长技术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三缺能够开展先进制造技术开发、改进及业务指导的专业技术人才;四缺门类齐全、技艺精湛及爱岗敬业的一线工匠型人才[4]。
三、肇庆先进制造业高校人才培养路径分析
(一)以技术为基构建学科专业建设
先进制造业正在发生深度变革,涌现出诸如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家电、人机交互、3D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物联网、资源整合、移动互联网、数字化制造、大数据革命、机器自组织、云计算和高度数字化等高新技术使制造方式与内涵发生巨大变化。制造方式变革和制造内涵拓展要求制造业人才在知识结构和层次上要与之相适应,这必然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革新。先进制造包括如此众多新技术新领域,高校在构建学科体系、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时要以信息化手段构建先进制造人才数据模型,进行学科融合建设,探索工科+工科、工科+经济管理、工科+艺术+经济管理,以及工科+人文等一专多能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上要与时俱进,整合旧专业,开设融合新技术的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上,根据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技术特征革新教学内容,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根据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对专业课程、通识课程、技术基础课程和学科交叉融合课程等进行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