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大学生中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意义及实践路径
作者: 安利利 郭晓川 刘向东摘 要:党史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后备力量,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发挥党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作用,对于大学树立生正确的政治立场与价值观念、推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总结出针对大学生进行党史教育的路径与方法,希望多渠道全方位地做好组织落实和总结提升工作,为以后的学习教育积累宝贵经验,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党史学习教育;大学生;高校;实践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31-0160-04
Abstract: The history of CPC is the precious spiritual wealth of the Chinese people. College students are an important reserve force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universities to deepen the learning education of Party history, play the role of "reason, credit, worshiping virtue and practice", to establish correct political positions and values and promote the study of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or a New Era.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bi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research summarizes the path and method of Party history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We hope to organize, summarize and improve in a multi-channel way, so as to accumulate valuable experience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learning and education in China.
Keyword: study and education of Party history; university student; colleges; practice the path; analyse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就党史学习教育作出部署安排。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并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通过党史教育可以使全党感悟中国共产党真理和人格的力量,从而鼓舞斗志、明确方向,坚定信念、凝聚力量,启迪智慧、砥砺品格。同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对“四史”宣传教育工作做出总体安排部署,党史是学习“四史”的主题和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针对党史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指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1]。高校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党和国家合格接班人的使命。在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发挥党史教育育人的功能,不仅是时代所需,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
一、高校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背景分析
(一)高校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历史背景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回顾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历史,在高校中加强党史教育,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塑造大学生精神世界,为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的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应对复杂多变的革命形式,需要有大批“革命理想大于天”的人投身革命。因此,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创办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将政治理论课设定为必修课,并在延安时期,设立了诸如中央党校、陕北公学等高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高校的党史教育更加系统化,出现了中共党史教研室和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这些举措,推动了高校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发展。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了应对改革开放所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高校思政理论课重新恢复党史课程的教育,并逐步形成了今天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而系类讲座、实践活动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也丰富了党史教学,深化了党史的教育功能,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应对各种挑战提供了精神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 当下处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面临世界未有之大变局,也正是青年学子们大有作为的时代。因此立足于伟大时代,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培养新时代人才是高校的职责所在。
在高校中开展党史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史的学习教育部署彰显的是中国共产党立足百年新起点的重大战略决策。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等,高校做好党史教育,发挥其“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作用,对于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强化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实背景
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上十分重要的群体,他们风华正茂,青春活力,也正是自身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进入高校生活,身份也有所转变,也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而且大学生身处优渥的成长环境,后现代消费主义、西方社会思潮及网络青年亚文化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带来深刻影响。因此,如何系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是高校大学生面临的重要任务。
高校是大学生群体思想建设的引导者,当大学生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必须承担重要的育人使命,必须加强面向大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坚决落实这项重要且迫切的育人任务。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全国各高校陆续开展党史教育活动,结合高校大学生的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灵活有效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学”与“做”使党史入脑入心,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针对大学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3]” 学习党史不仅是每一个大学生党员必须坚守的基本义务,也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依托。
(一)党史学习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党史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4]。党史学习教育,可以让大学生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感悟到为什么毛泽东说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是“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最后选择”[5],从而引领大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可以让大学生了解到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从而引领大学生正确认知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认识反腐倡廉斗争、精准扶贫、大国外交和国防建设等当面的重要性,从而引领大学生更好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习历史,懂得历史,方能走出各种历史的误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网络社会的不断发达,西方的反华势力,国内存在不良居心的某些群体,恶意中伤党的历史和党的历史人物,大搞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党史观和历史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党史学习教育,能使大学生真正懂得历史,从而避免被误导,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二)党史学习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塑造大学生的价值观,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大量西方的不良价值观念、文化习俗传入中国,对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造成极大的冲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因为资本的逐利性,也产生了许多不良的文化,比如娱乐至死、疯狂追星和不良网红文化等。大学生在步入大学后,因为其人生经历不够丰富、对于一些是非曲直有时也难以分辨,甚至有些大学生因为缺少约束或者其他的原因而误入歧途等。这就需要高校做好价值观的引导。
党史学习教育,是精神的洗礼、灵魂的震撼,可以通过党的历史中感人肺腑的英雄事迹,通过党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党的辉煌历史是引导青少年的最好的教科书,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党史,感悟历史的力量,从而树立起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党史学习教育可以从本源上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一切不良思想文化对自身的腐蚀,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党史教育对于大学生具有激励作用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不仅感人,而且具有激励人心的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的夏明翰、“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陈望道;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的“宁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忍受病魔痛苦,带领人民治沙的好书记焦裕禄;改革开放新时期“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改革精神,振奋国人的女排精神;新时代以来工匠精神、港珠澳大桥精神,尤其是在抗疫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等,都是党的奋斗历程中涌现出来的优良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无论在任何时期、任何挫折面前都能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艰苦奋斗从而战胜困难。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可以激励当代大学生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从而指导大学生的具体行动实践,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生涯规划及以后的工作中以坚定的信念、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直面挑战与困难。党史学习教育也可以培养大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来指导自身实践,引导青年学生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通过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从而树立积极向上、艰苦奋斗和爱国奉献的精神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争做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三、高校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路径分析
(一)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
将集体学习的“规定动作”和自主学习的“自选动作”相结合,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一方面要进行有规划、分步骤的集体学习。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通过邀请专家讲座、主题宣讲、读书会、集体培训和“固定党日”等建立、强化构建学生集体学习的行为习惯,把个人的发展与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积极寻求进步,扎实理论基础。通过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固定党日”制度建构党史知行课程体系,建立并完善学习档案、评优评比等监督机制,为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工作提供制度保证。强化师生党支部联动、整合校内外联动资源等,建立共同学习机制。另一方面,灵活运用自主学习的形式,开源活动内容与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自主学习教育活动。通过每周定期召开集中学习会与长期提供自主学习内容,完善学习制度体系。如大力提倡学生结合个人学科专业、兴趣爱好,自主设计学习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自觉收听收看党史学习教育相关新闻报道,深入学习领会党史教育精神,使学习教育融入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促使其自觉学习、反复思考,系统理解党的历史,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养分,确保学习教育取得扎实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