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护理成人护理学研究
作者: 王建松 陶冬艳 戚蓉 王莉
摘 要:伴随着大思想格局的逐渐发展,在进行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课程思政变得越来越重要。结合有关成人护理学方面的课程特征,对思想政治元素加入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进行具体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该文从教师队伍、思政目标、思政元素、思政资源和融入路径等方面,阐述思政教育贯穿成人护理学专业课教育的全过程,实行逐步、逐级、全方面渗透,将课程思政润物无声的效果,充分发挥出来,有助于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深入统一。
关键词:成人护理学;课程思政;高职;护理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31-0185-04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the larger ideological landscape, curriculum ideolog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integ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iculum regarding Adult Nursing, and to conduct a specific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as well as the necessity of the incorp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goal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and integration path,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adult nursing professional course education. We implement gradual, grade-by-grade, and all-round penetration, so as to bring into full play the silent effect of curriculum ideology, which is already present in the curriculum, and helps to unify knowledge transmission and value leadership in depth.
Keywords: Adult Nursing; curriculum civics; vocational school; nursing teaching; applied research
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立德树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中心环节,在进行所有课程教育的过程中,都必须要将重心放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将思政之“盐”融入专业课程之“汤”,使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能品出“思政味”,真正地做到教书和育人两者之间的统一[1]。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将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要地位,有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能够进一步加强人才的高质量,是现阶段健康中国战略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内在要求。成人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知识、技能和实践。该门课程实践性较强,是极具人文关怀特色的一门学科,对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高职护理成人护理学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力求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一、成人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校思政教育的补充
新时代,现代医学模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医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职业素养,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医护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承担救死扶伤的重要使命,所以,医护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但要具备专业的技术,还应该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2]。思想政治课程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课堂的形式,来向学生们进行传递,让学生对其中的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通常情况下,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课程,主要包括: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等[3]。从本质上来看,课程思政并非是新增加的一门课程,还是要在现阶段思想政治课程基础上,向其中加入思想政治的元素,促使思政课程逐渐发展为课程思政[4]:在进行成人护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充分融入其中,能够让学生在学会专业知识的条件下,对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有一个本质上的提升,还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这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的导向
成人护理学是在生命周期理论指导下设置的一门临床护理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护理、助产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理实一体课程,在第3、4学期开设,分上、下两册。
这门课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将案例作为导学,对护理及助产专业的学生进行主要引导,让他们对临床治疗过程中的一些常见病及多发病,有一个深入了解,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并对各种基本操作及原理更加深入地理解,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学习并积累更多的经验,在整个过程中,要将有关人文关怀的理念,充分地融入其中,着重加强学生临床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要让学生在对各种专业知识进行学习的条件下,个人素养也能不断提升,这对于护理及助产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课程。
二、成人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实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组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设置了一支多学科交叉、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一起来对教学的任务进行负责。其中,有15名专任教师,6名兼职教师,主要包括5个领域,分别是思政教育、人文教育、护理教育、 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高级职称7名、中级职称5名、初级职称9名。基于培训需求分析理论,组织团队成员参加“课程思政”培训、研讨、示范课等系列主题活动,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及认同,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分享教学资源和教学心得、协同解决教学问题、共同探讨研究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培养一支既精通专业又具备较高思想政治素养、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二)目标定位:课程的育人功能
学院在培养护理人才的过程中,主要将重心放在学生理想信念的培养方面,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要让护理人员在具备良好专业知识的条件下,人文素养及职业道德都能有良好的发展,要具备精益求精的精神。在对护理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主要设定了三方面目标,分别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个人素质。其中,素质占据首要地位。
1. 素质目标: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人才培养方案》及《高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标准》结合成人护理岗位需求及课程特色,定位成人护理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为,培养学生积极的职业情感、爱岗敬业、敬佑生命、医者仁心的职业道德,将思政育人目标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实现护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的最终目标(图1)。
2. 知识目标:能说出成人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病因、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及健康教育。知识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各种慕课资源、雨课堂等相关平台,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
3. 能力目标:学生能促进患者全面康复,为患者实施个性化整体护理,培养学生具备临床思维能力,并能应用成人护理技术。在进行具体教学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案例的形式,来给学生安排任务,让学生自主到线上去查找相关资料,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线下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内容学习,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养成和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从而将目标实现。
(三)挖掘思政元素
作为成人护理学的任课教师,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采用多元化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教学内容的不同,结合临床岗位需求,充分挖掘成人护理学思政元素,以德育人。根据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结合课程整体育人目标分析出理论知识点、实训关键点,确定每个模块思政教育呈现的内容,充分挖掘、提炼其蕴含的思政元素。如在讲授“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一节时,播放艾滋病公益宣传片《爱在阳光下》和《永远在一起》,提及相关的伦理问题和艾滋病相关知识。在讲授“肺结核疾病患者的护理”一节内容时,以多媒体课件展示林黛玉的图片及描述其形象的诗句,让大家在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肺结核知识学习的兴趣,做到寓教于乐[5]。
(四)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及融入路径
课程团队的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搜集与本课程相关思政元素。课程组教师在对思政教学案例库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要通过临床的具体案例和各种典型事例,来挖掘思想政治元素。针对课程思政案例来说,关键集中在四个政治点,分别是:家国情怀、社会发展、专业精神、三观塑造;讲好中国科学家爱国故事,塑造学生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合临床医学实例和不良事件培养学生敬畏生命、遵守伦理道德等;培养学生大医精诚、铸牢医者底线。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要对教学方法及技巧有所重视,要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自主加入到各种教学体验活动中,在课程思政实施的过程中,其基础主要包括:实践性、活动性、主动性、参与性、情感性和体验性,要通过互动式及启发式教学模式,进一步加强课堂的活跃性。成人护理课程思政理论和实训教学方法见表1和表2。
(五)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有关思想政治方面的元素,分别加入到课前、课中及课后这三个环节,如在讲授“肺炎病人的护理”课前导入通过回顾疫情,讲述疫情中逆行者感人故事,再结合学校优秀毕业生参与抗议感人故事,从中汲取榜样作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增强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课中讲到“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病因时通过引入巴里·马歇尔以身食菌真相的故事,探求科学真理的奉献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课后讲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的护理”知识延伸时通过回顾知识,小组制作海报,到社区参与吸烟有害健康的志愿者服务,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远离香烟,倡导戒烟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六)教学效果评价
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也是课程思政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一大难点。成人护理学教师作为思政实施的主体,具有高度的德育自觉性,本课程教学团队在课堂教学、教案设计等环节中融入课程思政,在申报院内精品课程时,获得了院内精品课程的第一名。针对学生来说,他们必须要进行有关成人护理学思想政治方面的考核。如考核方式可以是主观题也可以是客观题,如在学习哮喘病人的护理时,考核学生客观题“世界哮喘日是哪一天?”主观题“若是在未来有一天,你遭遇了和新冠肺炎相似的这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你会如何做?”通过这种类型的考核,把正能量深入到所有护生内心。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通力合作,建立相关QQ群、微信群或微信公众号,不定期推送有关思政素材的优质内容,这样使思政元素传递更加快速而有效。
此外,在学校组织的学期初、期中和期末阶段性教学质量评价中,通过对教师的随机听课、教师竞赛讲课、说课等形式对思政情况进行追踪检查,对教师在课堂中的育人理念、教学设计、课堂实施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最后,依靠过程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考核的形式,来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整个评价体系注重过程,关注人文,评价多元。思政元素主要在职业素养中体现。职业素养的评价主要包括:行为规范、交流合作、人文关怀和心理素养(见表3)。
三、结束语
高校教师明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在高职护理成人护理学中融入思政元素,为社会培养又红又专的护士后备军势在必行。在成人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形式融入思政,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医者仁心教育。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深;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感知和认可度不同;需要不断优化课程思政考核评价如对教学能力方面的评价、第三方机构的评价等。
参考文献:
[1] 史瑞芬.论“课程思政”视阈下的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中华护理教育,2019,16(8):586-590.
[2] 曾娇,袁萍,赖莉丽.浅谈高职“正常人体功能”课程思政的探索[J].养生保健指南,2019(42):260.
[3] 黄潇漪.浅析由“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理念转变[J].山西青年,2018(8):146.
[4] 张晓莉.“思政元素”融入老年护理课程的教学探索[J].山教育教学论坛,2020(24):41-43.
[5] 刘芹.基于人文素养的《成人护理(内科)》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70-71.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程思政融入高职护理《成人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2021J1230)
第一作者简介:王建松(1973-),男,汉族,云南红河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医学教育。
*通信作者:王莉(1988-),女,汉族,云南昭通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