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作者: 陈燕芬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结合税收筹划课程特色,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预期学习成果、教学目标、专业学习成果和评估学习成果等方面设计教学大纲,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育人与育才相结合,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相结合,重构教学内容,“理实一体,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新时代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成果导向;税收筹划;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33-0173-05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this study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x Planning course, based on the results-oriented teaching concept, and focus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is paper designs the syllabus from the aspects of expected learning outcomes, teaching objectives, professional learning outcomes and evaluation of learning outcomes. At the same time, this research excavat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combines education with talent cultivation, and combines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with value guidance to reconstruct the teaching content, "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integrating learning and doing".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n the new era, and truly achieve the teaching goal of "building virtue and cultivating people".
Keywords: result-oriented; Tax Planning;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ode; teaching system
《左传》云:“太上有立德。”“立德”是“树人”的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目标,两者辩证统一,不可分割。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高校承载“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价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立德树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蕴含着对人才培养规律的深刻把握,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核心育人目标,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武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高等教育界把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主攻目标,进一步明确了政治方向,坚定了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
税收筹划课程是应用型院校财经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培养具有一定的企业纳税筹划知识、岗位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进行企业纳税筹划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纳税筹划模拟实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企业税务问题的能力,适用岗位需要。本文是针对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运用成果导向基本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采用反向设计思路,重构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把立德树人与育人育才融入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价值层面而不是知识层面,使课程更加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思想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激情,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能人才,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以成果导向理念、融入思政元素设计教学大纲
(一)成果导向理念的内涵
成果导向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一种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学习预期达成的成果出发,来倒逼教学的计划、组织与实施[1]。由美国学者 Spady W.G.于1981年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OBE采用反向设计思路来制定教学计划,以使命为驱动,以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为目标,反向设计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能体现对能力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后能够达成预期的学习成果[2]。
在OBE理念下,教师要先制定清晰的教学大纲,并根据该教学大纲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解决学生“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学的怎么样?”四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形成阶段性评价,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而完成设定的成果目标,提升教学质量[3]。将OBE 理念应用于税收筹划课程,有利于促进税收筹划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促成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成果目标的实现。
(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将传统教学模式的以“教”为中心转化为以“学”为中心,即将学生被动学习和被动接受转化为学生主动要学和要做,以适应学生就业和产业发展的需求[4]。因此,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方式,教师从预期学习成果的知识、能力、人格和价值等多个维度出发,以“学”为中心,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考核方式与教学策略等,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将成果导向理念引入税收筹划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教师主要关注如何让教学在达成学习成果方面更加高效,从而引导学生更高层次地学习并达成教学目标。
(三)融入思政元素的设计理念
教学大纲是实施专业培养计划、实现一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指导性文件[5]。税收筹划课程基于成果导向理念、融入课程思政元素设计教学大纲,充分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主阵地”[6],围绕学生毕业要求设计课程目标、组织教学内容,从学生预期学习成果出发进行教学改革,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在教学中穿插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活动等,大力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及深度量,通过学习,正确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通过学习,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与文化素养,达到润物无声的立德树人的育人效果[7],以此锻炼学生依法纳税、合理节税,利用税收理论分析和解决企业税务问题的能力。
二、基于成果导向,重建税收筹划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模式
(一)传统教学下的税收筹划课程现状
税收筹划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财会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主要以“教”为中心,教师只是传授专业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师生互动不多,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没有关注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也没有全面评价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能否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更没有关注能力培养、人格塑造和价值养成,缺少思政教育元素。教师对如何精准地挖掘税收筹划课程中蕴涵的思政元素比较迷茫,育人意识淡薄,在教学上多侧重于纳收筹划理论知识和纳税技能的教育,忽视对学生思想政治的引领和优秀文化的融入。
(二)基于成果导向,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大纲
首先,确定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预期学习成果不是随意确定的,是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来设定的,是专业目标的体现,是教学目标的总概括,使培养的学生素质与能力能对应毕业要求支撑点,适应社会需求。
根据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将学习成果分为9个维度:重要思维、团队合作、沟通水平、业务核心1、分析工具、领导能力、环境、学术和业务核心2,每个维度有其对应的学习成果,结合税收筹划课程目标,勾选出相适应的专业学习成果有7个。具体见表1。
其次,确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预期的学习结果,是课程的预期成果的具体表现[8]。因此,所有的教学目标又体现在课程目标中。税收筹划课程目标可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可分3点:(1)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熟悉各种税种的筹划内容和方法;(3)掌握各种税收筹划的具体操作方案并进行税收筹划。技能目标有3点:(1)具备一定的企业纳税筹划知识,能分析、解答企业税务方面的日常咨询;(2)具备企业纳税筹划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纳税筹划模拟实验,适用岗位需要;(3)能应用税收筹划基本方法与技巧,为企业提供纳税筹划解决方案,规避企业税务风险,依法纳税、合理节税。素质目标是培养吃苦耐劳、勇于挑战、积极向上的精神;树立成本意识、风险意识、文化制度自信意识和诚信纳税遵守意识;有职业道德素养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具体见表2。
第三,制定课程对应的学习成果,融入思政元素。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核心,是教学的最小单元。在教学过程中,基于OBE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传统教学上的“重输入和资源”投入模式为“重输出和成果”模式,通过课程项目对应的专业学习成果反向设计,从知识、技能和素质多维度培养学生,价值引领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导学法、项目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或互动式教学法等,“理实一体,学做合一”,确保教学设计的顺利进行,以达到设定的预期专业学习成果。具体见表3。
最后,评估预期的专业学习成果。OBE理念下的成果评估主要通过考核学生对课程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保证学习成果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能得以实现,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何为重要内容[9]。如果检查考核结果达不到预期的专业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反思哪个环节有问题并进行不断的改进,保证专业学习成果的达成。课程成绩包括2大部分,分别为平时成绩(30%)和期末考试(7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10%)、作业(10%)和课堂表现(10%)。具体见表4。
三、深挖课程思政元素,重构教学内容
税收筹划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是指纳税人在纳税行为发生前,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活动等涉税事项事先进行策划和安排,以达到少缴纳税款或递延缴纳税款,并降低税收风险,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的的一系列谋划活动。遵从“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教师很有必要在该门专业课上深挖“课程思政”教育元素,将知识传授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打造线上线下并重的综合育人空间,从而拓展课程思政的活动场域、增强教育效果。同向同行,协同育人[10]。具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