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项目化教学现状调查及启示
作者: 杨溢垚 方圆 丁芙香 王丹琪 刘炫烨
[摘 要]项目化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团队在无锡地区发放调查问卷,共有5所学校的78名教师参与调查。调查发现,部分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以传统教学为主,对项目化教学没有全面的了解。从整体上看,项目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师群体中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亟须成熟案例的研究和相关知识的普及来改善这一现状。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现状;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14-0028-04
一、问题提出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解者和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者和支持者。教师需要与学生合作确定项目主题,并运用先进技术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任务安排和评估方式。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反馈、个别指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并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和创造。通过项目化教学,学生可以获得更有意义和深刻的学习经验。
在中国知网对关键词“项目化教学”进行精确检索,从2013年到2023年总共找到6227条结果。在此结果中再以“小学数学”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在小学数学中进行项目化教学研究的仅占38条,且在2019年之前并未有相关研究(如图1)。可见项目化教学的研究在小学数学方面的匮乏。
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对项目化教学的研究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近两年(2022—2023年)项目化教学的文献发表数量急剧上升,当下项目化教学成为数学教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可以看到,近期大部分文献都围绕项目化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展开,聚焦了“核心素养”这一关键词,足以见得项目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必要性。
带着“一线教师对项目化教学了解如何”“项目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如何”“项目化教学中的学习任务如何开展”等问题,团队展开了调查,以期了解项目化教学在一线教学中的现状,明确一线教师对开展项目化教学的态度,找到项目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地探究优化策略,增进一线教师对项目化教学的了解,促进项目化教学在一线教学中的开展和普及,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二、研究过程
团队对无锡地区5所学校的数学教师发放“教师项目化了解程度调查问卷”共80份,收回有效问卷78份,教师信息见表1。其中,女性教师占比为92.31%,大多数为教龄较长、教学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2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占比为73.08%;10 ~20年教龄的教师占比为17.95%。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
首先,对数十位一线教师进行访谈,收集他们关于项目化教学的理解和看法。接着,从三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1)教师对项目化教学本身的了解程度。是否了解项目化教学?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哪些不同?您是否愿意开展项目化教学?您觉得运用项目化教学的可行性如何?(2)关于项目化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将项目化教学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学生的态度如何?学生所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学生的能力提升可以用什么指标来衡量?项目化教学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经过项目化教学后,学生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3)关于项目化教学的未来展望与应用。这样的项目化教学方式是否可应用到数学教育中?未来项目化教学,你期待的占比是多少?为什么暂时没有开展过项目化教学?请对项目化教学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二)调查问卷的实施过程
要求教师独立完成调查问卷,不允许与其他教师交流,也不允许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以确保问卷结果的真实性。
(三)调查问卷的收集整理
要求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调查问卷,之后立即回收。团队将收集到的数据利用Excel软件和SPSS软件进行录入、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从“理念认识”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对此项研究进行分析。在“理念认识”层面,旨在探究一线教师对项目化教学是否真了解,项目化教学的普及程度,以及教师是否愿意开展项目化教学。在“实践操作”层面,旨在了解项目化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是否有正面影响,以及项目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占比。
(一)理念认识
1.教师对项目化教学的了解程度
对于“是否了解项目化教学?”的问题,有42%的教师表示不太了解,有31%的教师表示基本了解,有27%的教师表示很了解。这说明项目化教学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需要大力推广相关知识。
对于“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存在哪些不同?”的问题,有25位教师选择了学习方式,有20位教师选择了评价方式,有18位教师选择了育人标准,有14位教师选择了教学内容(如图2)。可见,项目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其在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上都有很大改变,而在教学内容上的改变不大,即项目化教学只是在形式上做改变,其核心教学内容与知识点依然万变不离其宗。
2.教师对开展项目化教学的愿意程度及可行性
对“您是否愿意开展项目化教学?”的问题,有80.77%的教师表示很愿意,剩余的教师大部分表示基本愿意,极少数表示“可以开展,但是存在很大难度”或“不能开展”。总的来说,大部分教师都表示愿意开展项目化教学,这说明项目化教学的开展得到了学校与教师的认可。
对于“您觉得运用项目化教学的可行性如何?”的问题,有70%的教师认为可行,有30%的教师认为可行但有一定难度。这表明大多数教师都认为项目化教学是可行的,有少数教师则对开展项目化教学持担忧态度。
对于“将项目化教学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学生的态度如何?”的问题,有61.54%的教师认为学生会积极配合,有3.84%的教师认为学生不会积极配合,有34.62%的教师表达了学生有两极分化的猜测。可见,开展项目化教学的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从学情出发,让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跨学科教学等形式开展活动。
3.项目化教学开展较少的原因
对于“为什么暂时没有开展过项目化教学?”的问题,教师的答案大致分为7类:A.开展难度大,对学生能力要求高;B.缺乏可供参考的实践案例和评价工具,对教学能力的要求较高;C.占用学科教学课时;D.从未参加过相关培训;E.学校没有提出明确要求,也不计入绩效或常规培训;F.增加学生课业负担;G.对提升学生学业表现的意义不大。
在此基础上,让所有教师给这7类答案按重要程度排序并赋分:排第一的计7分,排第二的计6分,排第三的计5分……排第七的计1分。最终,平均分排前三的分别是A类5.50分、B类5.15分和C类5.04分(如图3)。
A.开展难度大,对学生能力要求高。
B.缺乏可供参考的实践案例和评价工具,对教学能力的要求较高。
C.占用学科教学课时。
D.从未参加过相关培训。
E.学校没有提出明确要求,也不计入绩效或常规培训。
F.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G.对提升学生学业表现的意义不大。
由此可见,许多一线教师之所以没有开展项目化教学,是因为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开展难度太大,怕达不到预期效果,便不敢轻易冒险尝试。同时,教师也担心项目化教学占用学科教学课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此外,教师进行项目化教学的表现性评价较少,相关指导和可以借鉴的研究数据不多。
(二)实践操作
1.项目化教学对学生能力提升的影响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具体的项目活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的综合发展。
为了了解教学实践中项目化教学对学生主动学习、动手实践等能力的影响,调查问卷中设计了“项目化教学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问题。教师的答案大致分为5类:A.学习主动性提高;B.逻辑思维能力提高;C.动手实践能力提高;D.创新能力提高;E.表达能力提升。由此可见,教师普遍认为项目化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正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增加“经过项目化教学后,学生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的问题。有43.59%的教师认为最明显的变化是A类,有21.79%的教师认为最明显的变化是C类,有19.23%的教师认为最明显的变化是B类,剩余两类的占比不高。可见,大多数教师认为在项目化教学的探索过程中,学生会有很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也会有很多需要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地方,这样的自主探索与锻炼会让学生的相关能力得到提升。
2.教师对未来项目化教学的期待情况
项目化教学是未来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那么,一线教师是否真的期待项目化教学在一线开展?他们期待的教学所占比重又是多少?对于“未来项目化教学,你期待的占比是多少?”的问题,有19.23%的教师认为占比是0%~10%,有50%的教师认为占比是11%~20%,有23.08%的教师认为占比是21%~30%,有7.69%的教师认为占比是31%~40%,没有人认为占比要在41%以上。
用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位数为16.15%,平均数为16.92%,说明大多数教师认为项目化教学的时间不宜过长。对于一节40分钟的课来说,设置8分钟左右的项目化教学环节,与传统课程相融合就恰到好处;对于一周5节新课的教学来说,开展约1节项目化形式的教学课程则较为适合。同时,以上数据也说明项目化教学不能取代传统教学,传统教学依然是一线教学的主流,项目化教学可以以适当的比例渗透进日常教学中,成为传统教学的点睛之笔。适当、适量地渗透,将促成传统教学与项目化教学相辅相成。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项目化教学在教师群体中的了解情况、开展状况,并剖析了小学数学教师对项目化教学的态度、项目化教学未能在一线得到很好开展的原因,得到的结论如下。
第一,大多数教师虽然对项目化教学有一定的了解,但止于表面,不够深入,且没有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之中。说明项目化教学在教师群体中普及程度远远不够,需要相关知识的传播及对成熟案例的借鉴。
第二,许多教师对项目化教学的了解不够,但表示愿意开展项目化教学,并认为是可行的。对项目化教学暂时开展得不多的原因分析为大多数教师存在畏难情绪,认为开展难度较大。这说明教师对项目化教学大多抱乐观态度,但需要学校合理安排教学任务与计划,为项目化研究的开展铺路。
第三,大多数教师认为项目化教学益处很大,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方面,因此很有必要开展,且研究时应以学生为主要对象。
第四,教师愿意从学生出发,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跨学科教学等方式开展教学,这说明教师具备创新精神以及探索实践的潜力。教育局应当组建专家队伍,致力于项目化案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机会以激发其潜力。
第五,大多数教师希望项目化教学在课程中的占比为20%左右,说明他们认为项目化教学可以成为传统教学的点睛之笔,但短时间内不能取代传统教学,这为项目化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指明了方向。
(二)启示
通过以上问题与回答情况可知,目前教师对项目化专业知识不了解、教学内容与项目化内容安排不明确,而项目化教学培训与推广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毋庸置疑。困境之下,仔细思考与推敲,就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第一,项目化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一线教师较为陌生,他们仅知道驱动性问题等组成部分,对本质和开展形式都没有足够的理解。这启示我们需要进一步普及项目化教学,通过不同方式和渠道来促进项目化知识的传递,不仅是包括项目化是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项目化教学的核心在哪里、如何开展项目化教学等。
第二,项目化教学未充分开展的首要原因是开展难度大,以及目前成熟案例的缺失。这说明本质上需要加大对项目化教学相关案例的传播力度,促进学习交流等教研活动。学生现有能力与项目化教学所需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需要通过学习缩小,这启示我们可以创设符合学生现有能力水平的项目化课例,由简到难阶梯化设置项目化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