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路径现状
作者: 奚增军摘要:发展型资助育人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教育公平,培养厚德强能、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稳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文章以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总结由“保障型”向“发展型”转变的高职资助路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育人路径
一、当前资助育人工作的反思
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往往集中在资助名额申请、资料审核、规范评奖等细致化业务方面,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缺乏深入思考和贯彻实践,育人效果有待提升。发达地区高校的发展型资助成功育人案例有待推广。经济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学生表现出诚信感恩意识不强、价值取向功利化、劳动态度消极化、劳动能力削弱化、日常行为习惯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特点。笔者总结了当前资助育人体系下高职院校存在的问题,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忽视身边正能量导向作用
高职院校对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实施标准、育人内容、教育机制还理解得不够透彻,爱国感恩、励志劳动教育与发展型资助育人的融合不足,不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情怀、奋斗精神。困难学生的原生家庭环境特殊,成长经历曲折,面对的实际困难较多,较易出现孤僻、敏感、偏激、脆弱、自尊心强等性格特征,这些特征会影响他们在校的学习生活,也不利于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忽视学生内在积极性的调动
高职院校当前资助以无偿发放资金为主,短期内确实改善了困难学生的生活条件,受到资助的学生不需要做任何回报,容易滋生“不劳而获”的想法。励志劳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的育人地位,无偿发放资金容易割断资助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之间的关系。
(三)忽视学生劳动能力培养
部分高职院校的困难学生缺乏基础的劳动技巧,自身的综合素质较薄弱。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实施了社会公益志愿服务和勤工助学,但这些岗位设置及工作内容往往形式大于内容,不仅劳动重复单一,而且缺乏深入性和长久规划,不利于提升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导致困难学生在面临实习就业创业的时候,缺乏必要的核心素养,错失就业机会。
二、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机制建设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地处秦巴山区,学院招生有五年一贯制和三年制大专,范围主要为西部省份。学院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比大的问题,初步形成了以奖、助、贷、补、减、免、缓、勤及绿色通道为一体的资助体系,全面保障学生的学习生活,落实了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号召。学院2023年度累计资助各类困难学生17 312人次,资助金额2 668万元。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资助工作,定期走访困难学生家庭,组织召开工作会议、困难学生座谈会、帮扶工作会、见面会等,研究部署资助管理工作,关注学生学习生活,指导和加强学生资助管理。学院组建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配备2名专职教师负责学生资助工作。
(二)制度配套,管理规范
学院依据国家和省厅资助政策,结合实际情况,制订了奖助学金管理办法、困难认定、奖助学金评选、资助育人管理文件,汇编成册,保障了各项资助工作有章可循。在落实资助政策中,学院遵循阳光评比、规范管理,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资助金的发放方面,学院严格执行省市有关规定,对于一次性发放的,如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学院奖学金,在资金到位后及时发放;对于资助学生学习生活的,如国家助学金和勤工助学等,按月打入学生资助卡,保障学生基本的生活需要。
(三)倾心倾情,润物无声
学院倾注真心关爱困难学生,继续参与脱贫家庭学生帮扶工作,帮扶率为100%。学院的“1+3+9”一站式学生社区模式、“一对一”的帮扶助困和“四级网络”的心理咨询等工作,不仅为困难学生创造了舒适的学习条件,还得到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与好评,吸引了众多社会人士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关注与支持,如安康市慈善协会在学院设立分会。党和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学院积极有效的资助,调动了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发展型资助育人的实践路径
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内容充实的诚信教育、爱国感恩教育、励志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活动,总计参加活动8 674人次。
(一)加强发展型资助育人政策宣传
学院通过学工在线网站、微信公众号、给新生一封信、主题班会宣传、主题板报宣传、资助政策知识竞赛、学生资助宣传大使入班宣传、走访宿舍宣传和寒暑假期师生实地走访等形式,面向广大学生多角度、立体化地对国家和学院资助政策进行全面详细的解读和宣传,全面宣传学生资助项目、资助对象、资助标准、办理和发放流程等,确保资助政策宣传全覆盖。
(二)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学院开展“以诚待人、以信立身”助学贷款毕业确认签字活动,以诚信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和手抄报大赛,邀请建设银行和公安等方面的专家开展个人征信知识、各类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普及预防金融诈骗知识,切实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金融安全防范意识。学院综合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网站、“国家反诈中心”“全民反诈”App等平台,抓住新生报到开学前、报到后,毕业学生离校前,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借款和还款手续等关键时间节点,对广大家庭困难学生进行诚信及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将诚信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管理,促使学生树立诚信观念,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
(三)树牢爱国感恩、励志理念
学院将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与各类育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开展红色剧目展演、评选学生资助宣传大使、资助评选答辩等活动,大力传播正能量,引导全体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奋斗品行。学院在国家助学金申请发放环节,开展经典筑梦向未来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清明祭英烈徒步牛蹄岭、青春筑梦新时代资助伴我向未来研学活动、给父母一封信、给教师一封信、手语舞大赛、“感恩资助励志成才”征文等感恩和励志教育,培养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学院在退役士兵教育资助申请发放环节中,通过退役士兵资助政策主题班会、国防专题教育活动、组建国旗护卫队等,宣传国家实施退役士兵学费减免政策的目的和重大意义。学院在基层就业补偿代偿工作中,邀请知名校友等为受助学生做就业创业专题讲座,开展成长成才经验交流,帮助学生丰富阅历,开阔视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价值观。
(四)践行社会责任感义务
学院依据《陕西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暂行办法》,受助学生每年要积极参加校内外义务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学院通过宣传栏、宣传册、微信、网址、推文等形式,组织困难学生在完成好各自宿舍、教室卫生清理的基础下,运用所学专业技能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和美化校园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保护母亲河”生态环境保护志愿服务,到安康市阳光学校和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开展送爱心活动。学院利用寒暑假走访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了解实际困难,给学生及家庭介绍国家资助及征兵政策,给予就业指导和帮扶。学院定期举办送技能下乡活动,学生将所学厨艺、美容美发技艺、医学护理婴幼儿保育技能送到社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让学生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将爱心代际传递。
四、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展望
学院坚持“学生第一”的办学理念,构建各部门配合、全员参与、各教育教学环节协调的发展型资助育人机制,强化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始终将发展型资助工作作为学院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以受助学生“练一技之长、修一身厚德”为切入点,坚持将资助育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爱国诚信、感恩励志教育相结合,与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知恩感恩、自立自强、勇于担当和回报社会的良好品质,全方位完善学院的资助育人工作。
(一)注重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
学院加大2024年学生资助育人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在市级和校级多层次、多渠道有效宣传动员,让更多学生和家长了解国家与学院学生资助政策,让党和国家的资助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不断扩大国家资助政策的知晓面。
(二)丰富活动载体,提升学生能力
学院紧紧围绕“助学筑梦育英才,立德树人谱新篇”工作要求,开展爱国诚信、感恩励志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自强不息,争做新时期的优秀大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消费观、金钱观,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做到理性消费和全面发展。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感动陕西人物、医学院2022级临床医学2班冯同学入读学院乡村医生订单班,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立志服务乡村医疗事业;工程学院2021级高职计算机班张同学,苦练技能,大胆创新,荣获省级技能大赛“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赛项一等奖。
(三)发挥校内资助,延链补链强链
学院设立校内奖助学金,一等奖学金3 000元、二等奖学2 000元、助学金1 500元,进一步完善资助体系,实现对学生资助链条的延链补链强链作用,不断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切实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后盾,增强学生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激励引导更广大的家庭困难学生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学院各部门领导、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型资助育人工作必将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各项育人活动开展中强信念、练本领、壮筋骨。
参考文献:
[1]范璇.王怡.谢亚楠.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24(3).
[2]成琪.程功.许正荣.劳动教育融入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路径探析[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
[3]孙倩茹.新时代劳动教育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9).
[4]王淡菊.高职院校融合型资助育人实践途径探析[J].科技风,2023(5).
[5]郭彦吟.建立学生资助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3(5).
[6]苏莉.龙滔滔.系统论视阈下学生诚信档案体系构建育时代新人的路径探索[J].办公室业务,2023(4).
基金项目:安康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度校级教育改革研究项目“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融入资助育人的实施路径”,项目编号:AZJKY2022011。
(作者单位:安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