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
作者: 杨柳 唐梦婷 王琛摘要:文章以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分析地方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管理观念滞后、发展环境受限、职业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并提出更新管理理念、拓宽发展渠道、创新人才引培机制、加大培养培训力度等对策,为地方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教师;队伍建设;队伍管理
一、地方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者观念有待更新,实验实训教师价值未得到充分认可
在传统观念影响下,不少地方高职院校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也延续这种惯性思维。在资源配置、发展机会等方面,高职院校往往更重视理论教师,忽视实验实训教师的价值。许多地方高职院校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等制度设计中照搬照套理论教师的标准来评价实验实训教师,评价机制单一。在邵阳职业技术学院的调研中,部分教师反映,学校在教研项目、科研基金等方面向理论教师倾斜明显,实验实训教师参与的机会较少,久而久之,实验实训教师的职业获得感越来越低。
(二)实验实训教师学历层次较低,晋升渠道不畅
由于职业教育定位的特殊性,实验实训教师大多来自生产一线,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受办学条件、地理区位等因素制约,高学历人才引进难度更大。以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实验实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不足40%,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仅为5%,学历“天花板”效应明显,发展空间十分有限。对实验实训教师的评价导向偏离实训教学实际,评聘门槛的偏差,导致实验实训教师晋升通道狭窄,职业发展前景暗淡。在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教师队伍中,中级职称及以上的教师占比不足30%,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仅2人,职称结构失衡。
(三)实验实训教师数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影响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规模扩张,导致师生比失衡矛盾越来越突出,实验实训教师数量短缺,许多地方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教师与学生比例远高于教育部规定的1∶100标准,超负荷工作现象普遍。在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实验实训教师与学生比例超过1∶200,个别专业甚至达到1∶300,在有限的时间内,实验实训教师不得不频繁地重复授课,备课时间严重不足,教学互动流于形式。实验实训教师还要承担实训室管理、设备维护、技能竞赛指导等任务,教学任务重,工作强度大,多数实验实训教师难以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缺乏锤炼技艺、钻研业务的时间,难以提升教学水平。
二、加强地方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肩负着为湖南省特别是邵阳地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学校现有实验实训教师16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仅2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13人,实验实训教师整体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还有待优化。学校实验实训教师的资格认定和职称评审主要采用与理论教师相同的标准,忽视了实践教学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实训教师的积极性。同时,实验实训教师数量短缺导致实践课程的师生比严重超标,实验实训教师工作量饱和,难以全身心投入地教学改革与研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二)推动学校转型发展
近年来,邵阳职业技术学院积极融入湖南“一带一部”区域发展战略,对接邵阳市“22511”现代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实施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战略,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邵阳市“22511”现代产业发展规划是该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主动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着眼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而制定的重要规划。“22”是指大力培育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22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5”是指改造提升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等5个传统产业集群,“11”是指重点打造具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十大千亿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
作为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发展是其义不容辞的使命。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必须主动对接“22511”规划,加快转型发展步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对此,邵阳职业技术学院明确了建设高水平工程技术学院、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发展目标;调整优化专业布局,瞄准“22511”规划重点领域,重点建设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工程等一批特色专业,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服务邵阳区域发展
近年来,邵阳市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积极培育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22个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改造提升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等5个传统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区域带动力的十大千亿产业集群,这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对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引导实验实训教师深入一线,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学中做、做中学”,进一步创新实验实训教师管理和考核机制,完善培养培训制度,鼓励实验实训教师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提高专业素养,在服务区域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
三、地方高职院校实验实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一)更新管理理念,提高实验实训教师地位待遇
地方高职院校从观念上树立尊重实验实训教师劳动、尊重实践教学规律的意识,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等方面体现倾斜,为实验实训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系统梳理实践教学各环节,科学测算实验实训教师工作量,合理控制生师比,避免过度超课现象,为实验实训教师备课、授课、指导实习、开展教研等提供充足时间;高度关注实验实训教师的现实需求,在绩效工资分配、职称评聘晋级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将实验实训教师纳入学校人才发展总盘子,在岗位设置、职称评定等方面单列指标,并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对实验实训教师给予专门倾斜。邵阳职业技术学院还根据自身实际制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意见》,明确了实验实训教师的重要地位,在绩效分配、职称评聘等方面对实验实训教师予以政策倾斜,有效提升了实验实训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二)拓宽发展渠道,健全实验实训教师职称评聘机制
针对实验实训教师职称评聘“非升即走”的问题,地方高职院校要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探索符合实验实训教师成长规律、彰显实践技能特点的评价机制;在评审标准设置上突出实践教学业绩,将企业生产实践经历、技术革新能力、社会服务效果等纳入考核指标,为实验实训教师开辟多元化成长通道;在具体评审中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专家作用,提高技术技能考查权重;适当降低学历“门槛”,将技术能手、能工巧匠纳入视野,为“银蓝领”人才的成长创造机会。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在省内率先制订实验实训教师专项职称评审标准,重点考查实践教学业绩、技术革新能力、社会服务效果等,并适当拉开与理论教师的通道距离,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切实为实验实训教师拓展了职业发展通道;每年组织开展优秀实验实训教师评选,并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调动实验实训教师的积极性。
(三)创新人才引培机制,充实实验实训教师师资队伍
面对实验实训教师数量相对不足的现状,地方高职院校既要广开渠道引进高水平实验实训教师,又要坚持人才培养培训并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主动对接行业企业,通过“绿色通道”吸引企业能工巧匠来校任教,将生产一线需求与教学内容相衔接,及时补充实验实训教师队伍新鲜血液;加大在职实验实训教师的培养力度,健全教师到企业实践、参加培训进修等制度,提高实验实训教师的教学水平。
邵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吸引企业能工巧匠任教的同时,注重在职教师培养,每年选派10余名骨干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利用假期进修学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5年来累计新增硕士学位教师12人。邵阳职业技术学院还通过组织教学能力比赛、教学技能培训、教研活动等,引导实验实训教师在岗成长、创新发展,持续提升实验实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四)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实验实训教师业务能力
地方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强化制度建设,加大培养培训力度,为实验实训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整合校企、校校资源,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教师培训,每年举办教学能力大赛,组织国培、省培项目,选派优秀教师外出交流学习,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开展技术培训、举办专题讲座,搭建教学与实践、理论与应用相互融通的广阔平台;鼓励实验实训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科研,在实践教学一线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不断提升教研水平,5年来,实验实训教师获国家级教学能力大赛奖8项,发表教研论文26篇,1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2人获评省级教学名师。伴随着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的不断提升,实验实训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获得感得到显著增强。
实验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地方高职院校必须从观念更新、制度创新、资源投入、环境优化等方面多管齐下,切实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实验实训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勇于创新,以“四有”好老师标准要求自己。只有内外兼修、上下联动,才能推动实验实训教师队伍建设跃上新台阶,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薛子闯.高职院校实验实验实训教师现状分析与师资队伍建设[J].科技与创新,2020(16).
[2]魏胜宏,周军.地方高职院校教学仪器设备政府采购的实践与思考[J].镇江高专学报,2015(4).
[3]杨广正.高职院校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5(16).
[4]刘昭斌,徐新卫,李金祥.基于区域的高职网络技术品牌专业建设新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21).
[5]仲尚伟.“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价值遵循与实践路径[J].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4).
[6]郑姗姗,陈少珍,肖亚聪,等.职教改革背景下民办高校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和发展的策略研究[J].科技风,2023(25).
基金项目:2023年度邵阳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地方高职院校实验实验实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研究——以邵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3ZD002。
(作者单位:邵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