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语能力测试备考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姚新宇

摘要:文章基于对广州工商学院日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学生备考日本语能力测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因就业与考研压力,学生对通过日本语能力测试以证明其语言能力有强烈需求,然而他们在备考过程中普遍感到听力部分难度较大,且使用生成式AI辅助备考的比例较低,因此教师在日语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听力训练,并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生成式AI工具,以提高备考效率。

关键词:日本语能力测试;备考现状;生成式AI

一、日本语能力测试

日本语能力测试(以下简称JLPT)是一种评估非日语母语者日语能力的考试,由国际交流基金和日本国际教育支援协会主办,自1984年开始实施。2010年,基于多年的研究成果和考试数据,JLPT进行了全面改版。根据JLPT官网,新JLPT的变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新JLPT主要评估学生在完成课题中的语言交际能力。通过语言知识的考查,评估学生对日语文字词汇和语法的掌握程度;通过阅读和听力,评估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第二,评分方式由净得分制改为尺度得分制,旨在通过“等化”方法减少试题难度波动对分数的影响,从而提高考试的公平性。此外,新JLPT按照难度从低到高分为N5至N1五个级别,N为“NEW”的缩写,指改版后新的测试框架。最具挑战性的N1和N2的满分均为180分,合格要求是语言知识、阅读和听力部分的单项分数不得低于19分,N1和N2的总成绩分别不低于100分和90分。

二、问卷调查概要及结果

宋琳提出将JLPT中常见的词汇和语法融入日常词汇与语法教学,并通过在课前和课间播放日语音频或视频,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以及通过JLPT的概率。顾亮强调在文字词汇教学中强化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在语法教学中重视基础语法的巩固,在阅读理解中强调接续词的提示作用,并在听力教学中通过精听与泛听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这些研究大多从教师的视角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备考效果,而对学生实际备考情况的分析较少。张鹏等人指出,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能够以较快的反应速度给予学生必要的反馈和帮助,成为学生知识获取的智慧助手,实现同伴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深入了解学生在JLPT备考中的实际需求及生成式AI工具的使用情况,本研究设计并实施了以下问卷调查,旨在为教学策略的优化提供依据。对学生备考现状的全面分析不仅有助于揭示其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还有助于制订更有针对性的辅助教学策略。

(一)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广州工商学院日语专业大三学生。全班共有36个学生,但由于本次调查采用自愿参与的方式,7个学生未提交问卷。在收集的29份问卷中,有5个学生目前并未进行JLPT备考,因此最终有效样本为24人。在这些学生中,有10人自高中开始学习日语,剩余的14人则从大一开始学习日语。截至调查实施日(2024年6月3日),共有1人通过了JLPT N1级别,5人通过了N2级别。

(二)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制作,除去关于学生基本信息的问题(如日语学习时长、JLPT合格情况等)外,设计了7个核心问题:①平均每天用于JLPT备考的时长是多少?②在大学期间取得N1或N2证书的意愿如何?备考JLPT的主要动机是什么?③在备考JLPT的文字词汇、语法、阅读和听力部分时,分别采用了哪些具体方法?④是否利用在线资源辅助JLPT备考?若有,请列举你认为有效的在线资源。⑤是否使用生成式AI(如ChatGPT、文心一言等)辅助JLPT备考?若有,请描述生成式AI在备考中的使用方式和效果。⑥在当前的备考过程中,你认为文字词汇、语法、阅读和听力哪个部分最具挑战性?请说明原因。⑦你认为目前的日语课程在哪些方面可以改进,以更好地支持学生备考JLPT?

(三)调查结果

1.问题①、②的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每天花费1至2小时备考JLPT的学生比例最高,占总样本的46%。此外,有33%的学生每天备考时间为2至3小时,表明这部分学生在备考中具有更高的目标和动力。相比之下,备考时间少于1小时和超过3小时的学生比例较低,分别为8%和13%。尽管大三学生的课程负担较重,但他们仍能每天保持1至3小时的备考时间,这反映了他们对JLPT考试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学生普遍表现出在大学期间通过N1或N2考试的强烈愿望,备考的主要动机包括提高语言能力与求职和考研的竞争力。有部分学生认为,未来若从事与日语相关的职业,JLPT证书将成为其职业发展的重要“敲门砖”。

2.问题③、④与⑤的结果分析

在JLPT备考过程中,学生普遍使用新日本语能力考试红宝书系列和蓝宝书系列等经典备考资料来强化文字词汇、语法的学习,同时利用手机App进行文字词汇和语法测试。在阅读和听力的备考中,学生倾向于通过做真题来提升能力,同时借助日剧、动漫、日语广播及演讲等资源进行泛听练习。大多数学生表示,他们在备考中积极利用了在线资源。17个学生提到使用了如沪江开心词场、日语语法酷、烧饼日语等在线资源辅助备考。然而,尽管生成式AI在语言学习中的潜力日益受到关注,但本次调查中仅有2个学生表示在备考过程中使用了生成式AI工具,主要用于翻译难以理解的内容。

3.问题⑥的结果分析

在JLPT备考的文字词汇、语法、阅读和听力四个部分中,听力被普遍认为是最具挑战性的环节。参与本次调查的24个学生中,16人明确指出听力是备考中最为困难的部分,其中“听力”一词在回答中共出现了25次。学生反映的听力难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难以理解没有选项提示的问题、无法迅速反应所听到的词汇、难以有效提取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以及容易受到错误选项的干扰等。这些反馈表明,学生在听力理解能力上存在不足,需要开展针对性训练。

N1和N2的听力考试包括五种题型:问题理解、重点理解、概要理解、即时应答和综合理解。其中,问题理解、重点理解和综合理解的试卷中提供选项,能帮助考生在听前做出一定的预测。然而,概要理解与即时应答则没有提供选项提示,增加了听力难度。因此,部分学生特别提到无选项的题型难度尤其大。姚亚玲对JLPT听力部分五种题型的调查也表明,学生普遍认为综合理解与即时应答难度最大,占比分别为42.9%和34.7%。综合理解题的音频时长较长,信息量大,JLPT官网提供的N2和N1综合理解例题音频时长分别为1分30秒和2分10秒,这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信息整合与概括能力。相比之下,即时应答的音频较短,N1与N2的时长约为25秒。然而,除了缺少选项提示这一因素外,即时应答的题目数量也进一步增加了其难度。N2有12道即时应答题目,N1则多达14道,这要求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保持高度集中,进一步提高了答题的挑战性。

4.问题⑦的结果分析

在关于当前日语课程改进建议的结果中,“听力”是学生提及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尽管有8个学生未提出具体改进意见,但有13个学生明确表达了希望在课程中增加听力训练的需求。例如,有学生指出“目前听力材料大多为课文录音,JLPT听力练习较少”,另有学生建议“增加听力训练,培养听力敏感度”。此外,3个学生提议开设专门针对JLPT备考的选修课程。这些反馈表明,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对听力训练以及专项备考指导的需求较为迫切。

三、提升学生JLPT备考能力教学策略探析

顾亮指出,日语教学与JLPT备考的目标均在于提升学生的日语综合能力,不应将两者对立起来。他主张,通过合理回应学生的应试需求,教师能更好地掌握教学动态,增强教学效果。宋琳也强调,通过优化课堂设计,不仅能使学生掌握课本知识,还能提升高JLPT过级能力。由于新JLPT考试不再公开出题基准,出题范围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学生备考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为学生提供适当的JLPT备考指导。

基于以上研究和问卷调查结果,本研究提出两项增强JLPT备考效果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生成式AI工具以及强化听力训练。

首先,生成式AI在实现动态学习内容生成和智能语言交互方面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尤其在外语学习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尽管如此,问卷结果表明,实际使用生成式AI进行JLPT备考的学生比例仍然较低。因此,本研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合理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以提高其备考效率。生成式AI可作为学生备考过程中的智能学习助手,在文字词汇、语法、阅读、听力训练等方面提供即时反馈和个性化指导。具体而言,生成式AI具有三个明显优势。第一,生成式AI能为单词生成多个例句,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基本含义,还能够使其掌握该词汇在不同语境下的实际用法。第二,生成式AI能详细解释日语语法规则,并帮助学生区分容易混淆的语法点,从而加深对语法的系统掌握。第三,学生在阅读或听力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生成式AI实现即时翻译和详细解析,能及时获得针对性的反馈。学生通过合理运用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不仅可以提高备考效率,还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推动智能化学习模式的构建。

其次,针对学生在JLPT听力备考中面临的困难,本研究建议教师从“即时应答”这种时长约为25秒的听力练习入手,逐步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听力技巧。即时应答要求学生在听完简短的语言表述后,从三个选项中选出最适合该语言表述的回答。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前或课后时间进行即时应答训练。在问卷第3题的回答中,多数学生提到通过日剧、动漫、日语广播以及日语演讲等泛听形式来强化听力。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即时应答的精听训练。为了模拟真实的听力考试环境,教师可以分发即时应答的试卷和答题卡,并要求学生在听力过程中做听力笔记,记录主要信息以提高学生的听写和速记能力。训练结束后,教师应通过互动引导学生复述所听内容,并针对词汇、语法及文化背景进行详细解析。此外,教师利用影子跟读等方法强化学生的语音和发音训练,使学生能在听力中快速识别单词,减少反应时间。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即时应答能力后,教师可以引入较长音频及带有选项提示的题型,以培养学生听前预测能力和捕捉关键信息的技巧。通过这种渐进式的训练,教师能帮助学生减少备考中的畏难情绪,并逐步提高学生听力能力与应试信心。

四、结论

尽管大部分学生具备较高的备考动机和日常学习投入,但在听力理解方面仍存在显著困难。教师应合理引导学生利用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以实现即时反馈与个性化学习支持。同时,教师应逐步强化精听训练,尤其是通过即时应答题型的反复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贾芝.AI技术赋能外语语言科技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J].才智,2024(17).

[2]宋琳.提高高校日语专业学生JLPT通过率的日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牡丹,2016(18).

[3]顾亮.浅析针对日本语能力测试的高校日语教学策略:以N2能力测试为例[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8(4).

[4]张鹏,汪旸,尚俊杰.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价值、困难与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24(6).

[5]姚亚玲.跨文化交际视点下的新JLPT听力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7).

(作者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