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统计课程考核改革的措施思考
作者: 陈蕾摘要:文章阐述概率统计课程考核改革的相关意义,指出做好改革工作,能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分析当前概率统计课程的考核现状,指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考核评价内容失之偏颇,评价形式相对单一;探讨有效的改革路径,指出教师需要重视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开展多元化的考核评价工作。
关键词:概率统计课程;考核;改革措施
在概率统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滞后,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忽略实践教学,内容侧重失之偏颇,教学方法比较滞后,考核相对单一,无法反映学生发展的真实情况。因此,在新时期,高校需要提高对教学现状的分析,督促教师做好考核工作的改革创新,便于从多个角度评价学生,掌握学生发展的情况,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从而提高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效率,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概率统计课程考核改革的意义
(一)迎合时代发展,培养专业人才
大数据时代带来了海量的数据,市场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概率统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应用广泛的基础性学科,随着人才需求不断变化,课程需要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改革考核形式,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培养专业化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创新发展
在概率统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开展考核改革创新工作,主要方向为考核与前期教学的联系,从原有的结果考核转为全面考核,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发展的情况,认识到学生的薄弱点。同时,教师能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指引,调整教学方案,有效开展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从而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二、概率统计课程的考核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滞后
在概率统计课程中,一些教师对考核工作的建设不重视,只是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导致考核工作流于形式。一些教师比较依赖经验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考核工作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以不挂科为学习目标,缺乏和教师的有效联系,难以发挥考核的重要作用,考核工作逐步流于形式化。
(二)考核评价的内容失之偏颇
概率统计课程的考核内容应该多样化,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核,还要考虑实践应用情况,尤其要注重两者的结合应用和有效考核工作,便于了解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然而,在一些考核工作中,因为理论知识的考核评价相对便利,成为教师的主要选择,导致考核内容失之偏颇。教师忽略了实践案例的考核分析,无法检验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考核结果并不具备参考性,会限制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三)考核评价形式单一
概率统计课程的评价方式相对单一,以学生平时成绩+期末综合成绩为主。期末综合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率和平时的作业成绩。然而,期末成绩往往是学生通过最后几周突击学习考出来的,考核的结果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考核评价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三、概率统计课程考核改革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重视,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
教师要认识到考核工作中的问题,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选择合适的改革措施,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转变认知,改革自身观念,除了日常的学习之外,还要积极参加高校组织的各项培训和学习活动。高校也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观摩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使其认识到考核工作与前期教学的密切联系,以结果促教育。
教师还可以采取逆向教学设计,先确定教学目标和评价任务,再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在课堂中遇到一些比较难计算或难推理的问题时,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核结果,并以此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也可以选择先进的数学软件来代替烦琐公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二)注重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并重
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一定变化,各行各业需要具有较强适应性、有丰富知识储备和创新开拓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根据这一需求变化,教师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在概率统计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与实际岗位情况结合应用理论知识。如教师可以以BOPPPS模型的六大基本要素(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总结)为框架,设计BOPPPS教学模型,实现课程改革,从原有的单一认知拓展到深度认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考核改革工作也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教师应针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情况,采取不同的考核形式,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了解学生在概率统计方面的掌握情况和技能水平。教师根据考核结果指出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便于学生自我调整,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方面掌握适合的方法,提高综合素质。
例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有很多竞赛知识涉及概率统计知识。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数学建模思维的培养,选择全国竞赛中涉及的一些实际问题,包括DNA序列的分类、电力市场的输电阻塞管理、彩票问题、人流分布问题等,再根据实际问题创设恰当情境,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使用数学建模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充当引导者和观察者,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概率与统计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做好过程评价工作。在自主学习结束后,教师鼓励学生勇于发言,谈一谈自己对概率统计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做好总结工作。最后,教师开展最终评价工作,包括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表现。这一评价方式便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和生活化应用意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搭建信息平台,实现实时交流
在线平台中,学生可以随时与同学和教师沟通交流,也可以将遇到的问题提交给教师。教师收集、整理学生的各类问题,编制教学计划,并在课堂中以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开展积极的探究活动。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创设适当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理解概率统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在课后环节,教师布置适当作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要求各小组将作业上传至学习平台,自己评价打分。整个过程在学习平台中完成,可以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优势。
例如,四川农业大学开发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慕课,讲解基本理论和思想。教师将课程资源发布到学习平台,学生登录学习平台可以获取慕课资源,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还在学习平台布置前置性任务,要求学生针对某一章节知识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活动,随后高效导入课堂教学中。慕课学习平台可以督促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解决以往教学的弊端,也能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价的密切联系。
(四)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考核改革中的应用
在概率统计课程的考核改革中,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一个重要且富有挑战性的方向。教师使用专门针对概率统计课程的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课程资料、视频讲座、在线测验、作业提交和成绩反馈等功能。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和需求自主学习,而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效果,识别学生的学习难点和误区,从而更精准地进行教学和考核。
(五)多元化考核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注重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实现全面控制和多元指导。教师可以将过程性评价和期终考核相结合,贯穿学生整个学习活动。过程性评价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水平的发展情况,期终考核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整体水平,两者结合考核,可以展现学生在概率统计课程中整体的学习情况,形成全面的考核报告。教师应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学生,便于学生了解自身的情况,建立一定的信心。这一模式可以实现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有效发展,也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过程性考核工作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方案,包括日常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和随堂测试。教师还可以制作概率统计课程学生的考勤表,记录每个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包括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回答与合作交流和讨论等内容,教师设置课堂表现的量表,调动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由教师进行适当评价,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在为学生设置作业时,教师要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实践锻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期终考核工作中,教师应开展多维度立体评价工作。首先,编制高质量的考卷,包含概率统计学的重点知识,检验学生对概率统计各部门的掌握情况。其次,开展实践检验。教师为学生小组提供不同选题,各学生小组选定选题,开展实践活动。在作业汇报环节,教师从作业完成度、创新情况、合作情况等方面展开评价。最后,教师要结合学生日常的表现情况综合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及时反馈评价信息,学生能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缺点,调整后续的学习方向。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认识到日常考核存在的问题,转变传统观念,明确教学目标和企业岗位的要求,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学设计方面,教师可以引入逆向教学设计,将考核工作与前期教学联系起来,实现有效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丰富考核内容,创新考核形式,加强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在考核形式方面,教师要注重多元形式,开展全方位的评价工作,检验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师从不同方面入手,创新教学考核方式,便于优化概率统计课程的整体设计,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落根,袁隆魏,王敬童.财经类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考核改革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2022(24).
[2]王凤琼,邓小艳,杨英.理工类概率统计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33).
[3]冀永强.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商科概率统计课程改革探究[J].科技风,2021(4).
[4]吴明珍.基于专业需求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以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才智,2021(16).
[5]张水利,屈聪.“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风,2022(24).
[6]江绍萍,李慧敏,缪清.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2018(29).
[7]赵雪芬.以大数据分析能力为导向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2020(30).
(作者单位:琼台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