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与实践

作者: 张成龙

摘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模式对加强党建、教书育人和服务师生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工作室建设是推进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彰显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意义重大。文章阐述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工作室职能定位、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并结合案例剖析工作室在凝聚党员、服务师生等方面的成功实践。

关键词: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工作室建设

高校党建工作肩负着政治巩固、思想淬炼、作风建设的重要职责,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高校教书育人的主力军,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如期完成。因此,高校要扎实做好教师党建工作,切实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在推进高校党建工作中,很多高校进行了有益探索,其中“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做法。该做法将教师党支部书记与学科带头人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向发力,通过工作室平台的建设与实践,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为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工作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工作室建设的必要性

工作室建设有助于加强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的学科专业是高校发展的基石,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工作室通过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将学科带头人和党支部书记的力量结合起来,能更好地发挥学科带头人在专业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也可以调动和凝聚更多党员教师的工作热情,为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工作室建设对引领党员教师争当时代先锋、当好“四有”好老师具有重要意义。工作室集中各学科骨干党员和后备人才,通过加强思想引领和作风塑造,不仅能锤炼党员教师忠诚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改革创新的奋斗精神,还促使他们在教书育人岗位上勤勉敬业、为师生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工作室建设的可行性

工作室建设在高校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条件。一是高校重视党建工作,党建“双创”工作已开展多年,成效显著,党建工作平台已初具规模,党建工作制度体系较为健全,为工作室的顺利运转和推广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与制度支撑。二是高校已拥有大批学科教学骨干和学术带头人,他们是工作室的中坚力量,能够为工作室注入强劲的业务活力。三是高校普遍存在发挥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党建工作深度融入业务工作的诉求,工作室建设可以有效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工作室建设有利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室可以汇聚一批德艺双馨的优秀教师,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发挥着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工作室的建设,可以使优秀教师更好地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做好价值引领工作,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师生。

工作室建设有利于提升育人育才水平。工作室建设的目的是有效整合优秀的教学和科研力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工作室内,教师可以开展集体备课、公开课等研讨与交流活动,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提高专业能力和育人育才水平,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影响和凝聚师生,树立良好形象,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工作室为教师搭建了展示自我、施展才华的平台,有利于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业活力,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和工作环境。同时,工作室内部管理规范、目标明确,可以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二、工作室的定位与架构

(一)职能定位

工作室的定位是党建工作主阵地、科研教学示范平台和师生服务综合体。作为党建主阵地,工作室是开展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的主要平台,通过宣讲理论政策、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等加强党员教师党性锻炼。作为科研教学示范平台,工作室集中优秀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科研成果产出和教学水平提升,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作为师生服务综合体,工作室结合师生需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增强师生对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二)组织架构

工作室的组织架构主要由党支部书记、学科带头人、骨干党员教师队伍和党员后备人才组成。党支部书记负责领导与统筹,学科带头人主导业务发展,骨干党员教师积极参与,党员后备人才接受培养。科学的组织架构有利于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学科建设示范引领作用,有效提高党员师生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总之,深化工作室的职能定位和组织架构设计,是推动工作室高质量落实职责任务的关键。

三、工作室实践探索的主要成效

(一)有力凝聚党员教师力量

工作室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很好地调动和发挥了党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工作室为广大党员教师搭建了服务发展的平台,使他们在工作室中主动承担起为师生服务的职责,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工作室也为教师党支部书记和骨干党员赋能加力,让他们有了更多施展才能的舞台,在实践中磨砺党性修养。可以说,工作室建设将学校党建工作主体力量充分凝聚起来,引导广大党员教师立足本职岗位、勇挑重担,为高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全方位服务师生成长发展

工作室将党建工作贯穿师生成长发展的各个环节,为师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服务保障。在学生方面,工作室通过举办讲座、论坛等活动,为学生答疑解惑,开阔视野;通过组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通过开展心理疏导,排解学生的生活压力。在教师方面,工作室重点关注教师队伍建设和职业生涯发展,开展培训研讨、交流互鉴,帮助教师提高业务素养;为教师提供心理咨询和职业规划等服务,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诉求。

(三)促进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的融合

通过“双带头人”的模式创新,工作室很好地打通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渠道纽带。一方面,学科带头人的加入使得工作室将科研教学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推动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学校中心工作;另一方面,党支部书记的领导作用也确保党建工作在学科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应有作用。可以说,工作室的成功实践开辟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相互促进的新途径,进一步彰显了党建工作的政治核心和引领作用。

工作室建设实践与成效充分展现了党建工作对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凝聚了党员教师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优化服务供给,全方位关注和满足了师生成长发展需求;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切实体现了党建工作的引领核心作用。实践证明,坚持和完善“双带头人”工作室建设,是提高高校党建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加强工作室建设的对策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夯实工作基础

一些部门和单位对工作室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存在重视不足、投入跟不上的问题。因此,高校要通过多种方式针对性加大宣传力度,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同时学院党委、院系各级党组织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把工作室建设作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根本上夯实工作基础,为工作室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二)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工作室建设的成效取决于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案指导。各级部门、党组织要根据实际制订具体可行的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室的功能定位、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和工作重点,畅通工作室与高校党委、行政部门的联系渠道,制订工作考核机制,为发挥工作室作用创造良好条件。同时,高校要建立工作室定期述职评估制度,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推动工作室运行不断取得新发展、新进步。

(三)要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工作内涵

工作室既要发挥党建引领核心作用,又要与部门教学科研工作高度融合,这就要求高校努力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工作内涵。例如,高校要完善党建服务平台,用好、用活党建特色“互联网+”产品,提高工作的导向性和引领性;优化“红色引领、联动共建”机制,探索建立校内外协同创新机制,加强与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合作,积极开展支部结对共建活动,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服务实践平台;持续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实践活动,形成“党建+思政”“党建+学术”“党建+文化”的“党建+”工作模式和创新工作做法,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另外,高校要积极选拔合适人选担任工作室负责人和骨干力量,确保有足够实力推进工作室建设;要注重发挥党支部书记和学科带头人的双重作用,把事关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的引领主力聚合到工作室中来,发挥好“双带头人”的关键作用;要关心关爱工作室骨干,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审、职务晋升等工作中适当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

五、结语

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是适应新形势的有益尝试,也是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之举。“双带头人”的模式创新可以高效地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建工作的引领力和号召力。因此,各高校应因地制宜,总结、推广好的做法,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凡,朱喆.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组织力的实践进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8).

[2]贺爱英,普运伟.高校“双带头人”工作室与课程思政共建的实践探索[J].办公室业务,2024(7).

[3]徐静.新时代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实践探索:以海南大学化学工程教师党支部为例[J].高教学刊,2023(34).

[4]李海翔,杨平平,王媛.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桂林理工大学环境学院教工二支部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18).

[5]谢盛嘉.高职院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3(1).

[6]苏英志.党史学习教育探索与实践:基于“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5).

[7]何宁,黄永柏.“红色医学人文党建联盟”的探索与实践: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录[J].学理论,2022(10).

基金项目:第三批广东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运动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项目批准号:粤教工委组函【2024】9号。

(作者单位: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