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音乐融入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研究
作者: 马文璐摘要:思政课的本质在于讲道理,而如何将这些道理讲得深刻、透彻且生动,已然成为教师亟待深究的核心任务。党的发展历程是一部生动且具有说服力的教材。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阵地,高校肩负着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崇高使命。红色经典音乐作为中国革命史的艺术化呈现,是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文章将红色经典音乐与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以其春风化雨、美育浸润的教育特质,为学生带来心灵的触动和启迪。
关键词:红色经典音乐;党史学习教育;高校
一、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必要性
(一)党史学习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党范围内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丰硕,但部分党组织在贯彻执行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对党史学习教育认识不够充分。部分党组织仅将其作为上级要求的规定任务来完成,应付了事,教育效果浮于表面。第二,党史学习教育方式缺乏创意。部分党组织拘泥于读书会、研讨会、报告会等传统教育方式,未能充分利用多元化的途径和渠道来拓展教育方式。第三,党史学习教育与实际结合不够密切。部分党组织未能将党史与党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存在“为学而学”的现象,学习内容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用性。
(二)党史学习教育是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2024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明确提出,用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渠道,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党的历史是思政课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要想实现高校思政课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育人目标,就要用好党史这本教科书,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既铭刻了其组织的成长轨迹,也承载了中华民族从压迫到解放、独立直至伟大复兴的壮阔历程。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历史经验,人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规律,把握时代脉搏,在未来的道路上作出明智的决策。正因如此,高校应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引领学生回顾历史,深入反思,以史为鉴,明确当前中国所处的时代坐标。
二、红色经典音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意蕴
红色经典音乐是党领导人民革命与建设中的瑰宝,深情描绘了人民在党的引领下展现的坚毅与乐观精神。这些作品不仅是红色文化的精髓,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在艰苦岁月中,它们成为激励人们前行的强大力量,至今仍能唤起共鸣,激励人民沿党的正确道路前进。通过欣赏、学习、演唱红色经典音乐,学生将深入了解党的光辉历程,感悟精神力量,坚定信念,激发爱国热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一)激发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的兴趣
党史学习教育涵盖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等形式,已然成为我国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传统的独白式党史学习教育难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高校必须依据自身的教育特点及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进行调整。红色经典音乐因立足历史事实而“生”,也因立足现实生活而“兴”,这些歌曲更能深入人心。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精心编排和表演,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高校巧妙地将红色经典音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不仅丰富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还能在学生心灵深处刻画出党和中华民族的壮丽篇章。对于那些热衷于挖掘红色经典音乐作品背后历史画面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更能引发他们的共鸣,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二)拓展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渠道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各高校的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然而,在党史学习教育领域,高校仍存在教育形式和渠道较为单一的问题。虽然理论学习和专家讲座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常见方法,但在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方面仍存在局限性。高校将红色经典音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不仅能有效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拓宽党史学习教育的渠道,还能深入挖掘音乐中蕴含的精神内涵,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深刻感受到红色经典音乐背后的真实历史和情感。
以《游击队歌》为例,这是著名作曲家贺绿汀在东北抗日联军时期所谱写的红色经典之作。这首歌曲调轻快活泼,犹如小军鼓般富有弹性的节奏贯穿始终,不仅为曲调增添了行进感,而且生动描绘了游击战士与敌人巧妙周旋、伺机出击的英勇形象。歌词字字铿锵,仿佛将听众带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抗战年代。学生在演唱这首歌时,能深刻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精神力量。
(三)推动高校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
浓厚的学习氛围无疑是推动教育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显著增强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红色经典音乐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成功地将革命精神和创造精神融入旋律,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种艺术化的表达方式不仅更加贴近人心,而且更能触动听众的情感,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在革命的烽火岁月中,这些歌曲曾是无数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英勇奋斗的激昂旋律。如今,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这些红色经典音乐依旧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对高校党史学习教育氛围的营造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既能帮助学生与过往英雄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还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歌曲背后的历史故事。这些红色经典音乐也促使学生深刻领悟党史中蕴含的价值观念,进而在知与行中产生深远且积极的影响。
三、红色经典音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实现路径
音乐党史课是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深度融合。《东方红》《南泥湾》《十送红军》等饱含情感与激情的红色音乐作品,通过歌声讲述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带领人们回顾党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同时,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使历史与现实得以交融。高校将红色经典音乐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不仅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进校园、进课堂和进学生心中的有效方式,还是增强价值认同、彰显中国特色、坚定文化自信,以及有效抵御历史虚无主义、传承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重要途径。
(一)发挥艺术专长,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高校可以探索“党史+艺术”特色育人方式,组建“音乐党史”志愿服务队,以音乐为媒介,开展一系列具有深刻历史内涵的主题宣讲活动,传播和弘扬“改革开放精神”“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等重要精神理念。比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工厂、车间、企业,通过音乐宣讲的形式,让员工们感受到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增强员工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走进社区、养老院,以音乐为纽带,开展“铭记党恩,永跟党走”的活动,让老年人通过音乐回顾党的光辉历程,传承党的优良传统;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百年红韵传承行”等活动,让年轻一代通过音乐了解党的历史,感悟党的精神,厚植爱国情怀。
高校可以以音乐排演为核心元素,巧妙地将音乐与语言交织融合。比如,高校可以精心策划一连串的音乐党课,将共产党人英勇奋斗、披荆斩棘的历程以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结合独具匠心的讲解内容,饱含深情地述说着中国共产党百年的辉煌成就,使听众和参演人员能深切地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的强大震撼力,接受心灵的洗礼。
高校可以积极组织校园文艺演出队,深入乡村和偏远地区开展巡回演出。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红色经典歌曲和红色舞蹈等,展示红色文化的魅力,传达党的政策理念和价值追求。高校在文艺演出过程中,同时开展党的政策宣讲和咨询服务,以音乐为媒介,探寻党的历史,以歌声激发人们追梦的热情。
(二)积极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模式,探索党史学习教育新思路
第一,推行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的“浸润式”教学方案。教师将百年党史作为教学时间线索,精选红色经典文献和红色影视作品作为教学内容,利用与它们紧密关联的地理区域作为教学的空间维度,带领学生参观学习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开展“纪念一二·九运动”“最可爱的人”“半条棉被”等历史故事的话剧比赛,参赛选手用声音,更用灵魂去演绎那段英勇斗争的岁月,感受百年奋斗的艰辛。
第二,确立“学党史,育新人”的教育主题。高校采用多维度、全方位的教育模式,涵盖“开学典礼”“入党宣誓”“先进表彰”“开学第一课”四个关键环节,通过深入学习党史,坚定学生的人生信仰,培养他们的坚毅品质,为他们指明前行的方向。
第三,发挥红色党史资源和数字教学资源的育人作用,运用数字化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融合,可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取得的伟大成就,拓宽深远的历史视野,强化历史认知,坚定历史自信。
(三)做好舆论引导和宣传
高校可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推出“有‘画’对你说”“师拾史事”等系列微课,并以实际发展变迁和身边的杰出人物为切入点,通过具体而鲜活的案例,以小见大地展现党的伟大历程,激励学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牢记责任使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高校可以积极利用新媒体信息平台,广泛传播党中央的重要精神和部署,强调党史学习教育的深远意义、具体目标和基础要求,同时宣传多样化的特色活动,持续不断地探索并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新理念、新策略和新渠道。
高校可以在现有资源基础上,将空白墙建设为独具特色的“党建文化墙”,为党建文化的传播开辟全新的阵地,让每一面墙壁都成为传达党的信息、教育党员的生动载体。
四、结语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重要性和作用均独一无二,无法被任何课程所替代。因此,高校应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红色经典音乐相融合,深化党史学习教育。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重要阵地,应承担起传承与发展红色基因的使命,通过还原的历史,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以及中国现代史中的经验教训寓于一个个真实的、鲜活的“音乐故事”里,继而讲清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一个个伟大胜利的根本原因,破解当代中国繁荣昌盛的红色基因密码。
参考文献:
[1]邵琰.“红色音乐”融入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品位·经典,2022(5).
[2]徐姣.艺术院校党史学习教育路径的研究:以沈阳音乐学院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6).
[3]刘玉标,马静.关于红色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罗雪迩.红色音乐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6).
[5]《怎样学党史》编写组.怎样学党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21.
[6]张紫豪.红色文化发展规律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 2021.
(作者单位:鲁迅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