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DDIE模型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设计

作者: 杨捷玲 刘青 李润 张庆

基于ADDIE模型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设计0

摘要: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在政府推动下,应培养符合职业要求、适应行业长期发展的护理学人才。文章基于ADDIE模型优化儿科护理学实践项目教学设计实现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观察组采取幼儿园实践、情景模拟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虚拟仿真教学、院校合作等方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最终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以证明通过改革教学后护理专业学生在理论知识、技能操作、护理核心能力、教学满意度方面皆有所提升。

关键词:ADDIE模型;护理核心能力;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设计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中提出,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培训制度。岗位胜任力中最重要的部分为护理核心能力,是护士可持续发展必备的能力,包括评判性思维、临床决策、信息利用、自主学习能力,关爱生命、以人为本意识。

ADDIE模型是一种系统教学模型,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涵盖了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实施(Implement)、评价(Evaluate)5个阶段。目前该模型主要应用于临床低年资护理人员培训及部分护理专业课程教学,被证实可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的科研创新、信息利用、临床沟通、人文关怀等能力,但在儿科护理学教学设计中的应用较少。

儿科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儿童,具有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心理需求,故儿科护士所面对的患者,无论是年龄、配合程度还是交流方式,在实践方面与成人相比均有差异性,这就带来了不易操作的问题。因此,为适应儿科护理学的发展需要,本研究基于ADDIE模型,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实现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儿科实践操作培养,提高护生核心能力。

一、护理核心能力和ADDIE模型

(一)护理核心能力

护理核心能力是护理岗位胜任力最重要的部分,是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体现,是护理从业者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最根本、最核心的能力,是提高护理质量及推动护士自身职业发展的关键,具有普适性、可迁移性的特点。2018年,教育部《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也强调了高等护理教育过程中护生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二)ADDIE模型

ADDIE模型是由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研究中心设计和开发的,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完整体现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评价的教学模型。ADDIE模型作为教学设计的母板模型,目前主要应用于国内外临床低年资护理人员培训及内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护理教育学、护理管理学等专业课程教学中。其优势在于为设计、开发教学模式与评估实施结果提供可依据的系列流程,并形成“分析具体指向性、开发科学有效性、实施层次清晰性、评价效果客观性”的教学模式,能保证高效的教学设计,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ADDIE模型在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分析阶段

本研究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西京学院2021级护理专业本科生对儿科护理学实践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建议。课程组成员通过查阅文献及调研分析护理专业本科生的学习特点,同时对现有的学习资源进行整理。本次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拟解决三个问题。第一,课程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学校与附属医院是医学教育开展的两个子系统,知识之间具有互补性。但在目前的儿科护理学教学中,两者的知识共享和更新较慢。第二,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考核方式单一,难以激发护生学习兴趣。第三,人才培养要求与综合素质现状不完全匹配。多数护生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基本能满足岗位需要,但仍存在临床决策能力较弱,缺乏评判性思维、沟通交流能力、人文关怀意识等问题。

(二)设计阶段

课程组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教学大纲,初步制订实践项目改革方案。在儿科护理学中,实践项目共4次,每次2学时,合计8学时。

1.总体设计

课程组通过集体备课确定了4次实践项目的内容、课程目标、实施时间、开展方式和评价方式,汇总结果如表1所示。

2.教学设计中采用的方法

针对护生学习特点,课程组选择课堂教学方法,尽可能使实践教学贴近临床实际,增加护生的参与度,着重培养护生的护理核心能力。

第一,幼儿园实践。针对“小儿常见体格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这一项目,教师要求护生课前通过线上平台自学图文、视频资料,集中开放实训室督促护生进行操作练习,做好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准备。课上,教师采取幼儿园实地实践,要求护生以小组为单位合理分工合作,并与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完成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的测量及评估。

第二,SP教学。婴儿生活护理主要包括婴儿沐浴、婴儿抚触、更换尿布、脐部护理等,这些操作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意识、沟通交流能力、临床突发情况应变能力要求较高。为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和考查,课程组针对婴儿抚触等项目采取情景模拟结合SP的形式,将沟通交流、人文关怀等纳入评价模块,由SP根据护生实际表现情况进行反馈,切实将综合素质的培养落到实践教学、考核中。

第三,虚拟仿真教学。在虚拟仿真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头皮静脉穿刺”等项目,解决护生临床实践机会有限的问题。课程组计划通过校内虚拟仿真系统进行实践操作训练,最大限度地拉近学校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距离,从而提高护生的临床应对能力。

第四,院校合作。在本轮教学中,附属医院护理专家将参与儿科护理学教学,实现附属医院与学校的深度合作,利用两种不同教学环境的教育资源构建院校教学共同体,使理论与实践、学校教学与临床实务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护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的综合培养。附属医院和学校合作模式能做到优势互补,让护生直接接触临床真实情景,经过还原度更高的实践,显著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三)开发阶段

课程组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护生需求做好实践项目的准备工作,包括标准化病人教学脚本的准备、医教结合平台的搭建、教学案例库的丰富,并尽可能保证各环节的准确实施。

(四)实施阶段

本研究拟将西京学院医学院护理学专业2022级本科3个班级的护生作为研究对象,每个班级的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个,按照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授课;观察组3个,按照基于ADDIE模型形成的创新实践教学设计方案进行授课。

课前,教师借助学堂云平台,预设情景下达任务,以问题为导向,用“问题链”激发护生兴趣,引发护生思考,鼓励护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结合讨论的学习方法,完成学堂云中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与信息利用能力。

课中,教师组织开展小组活动,由组内成员合作分工完成,在此过程中培养护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教师要合理设问设障,引导护生思考、分析,提高护生辩证思维能力。在操作实践环节中,本课程采用情景模拟结合SP、实地实践等形式进行,注重落实沟通交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人文关怀意识的培养。

课后,教师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要求护生通过归纳、总结、利用儿科护理学的知识来完成作业、课后讨论等,培养护生综合分析、知识整合的能力。

(五)评价阶段

评价贯彻整个教学模型,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部分。第一,形成性评价。每次实践学习结束后调查护生对实践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掌握情况,并根据掌握情况对下一次实践课程的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第二,终结性评价。教师采用中文版护生核心能力量表对学生护理核心能力进行评价;并使用项目组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护生教学满意度情况。以上量表和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在4次实训课结束1周内进行。

三、讨论

本次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设计改革的主要特色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打造院校合作资源共享平台。构建附属医院-学校共同教学联合体,形成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包括临床护理实践案例、临床护理最新技术视频、重点理论与技能融合的微课视频、社会公益服务四个模块,丰富课程内容,提高课程品质,保证学校教育和临床需求的一致性;建立附属医院-学校教师学习小组,促进教师之间的跨领域交流,助推教师队伍成长。

第二,营造更适合护生参与的学习氛围。为提高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提高护生参与程度,课程组采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情景模拟、标准化病人、幼儿园实地实践等形式开展教学。这些更具亲和力的方式,能拉近护生与同学、教师的距离。

第三,将护理核心能力培养深度融入实践教学。护理核心能力代表着专业最核心的特点和要求,是护理人员顺利进行护理活动必须具备的核心素质。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在培养护生知识、技能等外显能力的基础上,也应重视学生内隐能力的培养塑造。

本次教学改革以护生护理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基于ADDIE模型,探索适合儿科护理学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期为其他护理学科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能推动附属医院与学校合作,明确岗位需求,提高护生的护理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罗春连.护理岗位胜任力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 (5).

[2]姜安丽.《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教育计划[J].中华护理教育,2019(1).

[3]邱铄.以护生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构建[J].解剖学研究,2022(4).

[4]魏黎华,郑莉兰,苏继亮,等.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全科护理,2021(23).

[5]达珍,普珍,孙宏玉.护理学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混合研究视角[J].中华护理杂志,2019(3).

[6]丁诗芬.基于ADDIE模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20.

[7]聂蓉,史艳莉,罗健,等.医教协同培养本科护生核心能力的教学改革设计[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7(1).

[8]王桂云,祁艳霞,高强.基于医教研融合培养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校科技,2019(11).

基金项目:西京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ADDIE模型以护理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儿科护理学实践改革”,项目编号:JGYB2359。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