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自信教育资源挖掘与实践探究

作者: 廖芬芳

摘要:高等中医药院校精准育人应聚焦中医药自信教育,重点挖掘具有校本特色的中医药自信文化资源,并有效运用到实践中。文章以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中医药自信教育在育人实践中的现实困境,对校本特色中医药自信教育资源进行挖掘,进一步探讨校本特色中医药自信教育的实践,以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增强精准育人成效。

关键词: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药自信教育;资源挖掘

一、中医药自信教育在育人实践中的现实困境

中医药自信教育是培养具有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行动者的有力抓手。但从目前来看,中医药自信教育在高等中医药院校育人实践中仍面临困境。

以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为例,其中医药自信教育的现实困境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顶层设计仍需加强。现行的教学体系、课程体系、人才评价体系等还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成为更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第二,中医药自信教育未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第三,具有校本特色的中医药自信教育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和运用。第四,部分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相对缺乏中医药思维、创新精神与坚定信念。

二、校本特色中医药自信教育资源的挖掘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中医药类普通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充分共享母体学校广西中医药大学(以下简称校本部)优秀的师资、教学、科研成果及校园设施设备等资源。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资源。

校本部中医药文化资源丰富,注重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中医药文化与校园文化、自然环境有机融合。学校博物馆馆藏展品与校园文化景观、原生态自然景观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学校入选2022年广西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为培育学生中医药自信提供了丰富的校本特色教育资源。

(一)独具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

校本部有古香古色、展现浓厚文化底蕴的晨钟暮鼓楼校门;矗立着颇具大医风范的“医圣”张仲景巨型铜像的医圣广场;馆藏文献79万册(30万册电子书)的图书馆,也是广西中医药信息资料中心;一块块意境隽永、优雅地散落在美丽校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高度文化自信的文化石刻;82块石碑镌刻着千年中医发展史、中医名家名著、中医学说流派的中医历史文化长廊;10余块石碑组成的镌刻有《黄帝内经》《伤寒论》《千金要方》等经典节选章句的经典文化石墙;悬挂经典中医名言牌匾的教室文化墙;中药草知识、中医养生知识等点缀的宿舍文化墙等。

(二)独具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校园自然景观

校本部有柳树环绕、婆娑婀娜、后倚石山、磅礴雄伟的阿平湖;有草药遍地的药师山;有可以俯瞰邕江及仙葫校区全貌的神农阁;有种植繁多中草药的药王谷;有种植民族药为主的仙葫药圃;有枝繁叶茂、四季常青的五味林和冬青林;有种植诸多药用植物的明秀校区药用植物园等。

(三)独具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学校博物馆

学校博物馆成立于2017年,前身是广西中医学院医药会展中心,展陈面积2 000多平方米。馆藏有广西民族医药代表性标本(含海洋中药标本)6 500余种,近3万份,医药藏品3 000多件(套),是广西唯一以展示、宣传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的专业场馆。学校博物馆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积极作用,依托中医药高校资源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宣传与中医药科学知识普及等系列展览活动,将中医药教育与科普育人相结合,营造开放式的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环境。

三、校本特色中医药自信教育的实践

根据学生对文化认同的发展规律,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结合实际情况,探索“认知-认同-践行”三阶段中医药自信培养模式,采用“早期导学-中期强基-临床固本”递进式培育方式,形成“文化自信-中医思维-临床能力”专业培养路径,将中医药自信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一)构建认知,树立文化自信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把中医药文化融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构建认知体系,树立中医药文化自信,提高专业认同感。

1.抓牢第一课堂阵地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自信教育有机融合,深入挖掘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中医药自信教育素材,精心设计教学,在课程中渗透中医药自信教育,以引导学生筑牢知识,锤炼心志,涵养品格。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学生认识到中医药本质、中医药特色与优势、中西医文化差异等,增强对中医药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对中医药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通过思政课程学习,学生了解到中医药辉煌的历史成就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教师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与道德观念,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例如,教师将中医医德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引导学生涵养高尚的医德;将中医药发展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引导学生挖掘“医学史上的今天”“红色中医药史”等,用于实践教学的课前三分钟展示活动,帮助学生从大历史观中感受中医药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将中医思维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引导学生挖掘中医蕴含的哲学原理,树立科学思维等。

2.夯实第二课堂阵地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将中医药自信教育有机融入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学期主题教育等框架体系。按“早期导学—中期强基—临床固本”的思路科学合理地设计教育内容,并有序地开展相关教育。在新生入学之初,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将具有校本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中医名家典范教育列为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各专业新生入学教育中融入中医药自信教育专题,帮助学生打开探索中医药文化兴趣之门,引导学生深化专业认知,建立学习、继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信心和远大理想,为培养专业自信和职业自信奠定基础。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将中医药文化优质资源有效运用到学期主题教育中,递进式地引导学生,增进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普遍认同,营造学习中医药文化的良好氛围。

不仅如此,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开展经典医学著作展示、中医鲜活标本展览、食用中药介绍、中药竞猜游戏、推拿按摩体验、养生操演示、健康咨询、中药艾灸条制作、中药香囊制作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的自豪感,提高他们的专业学习自信和健康素养。

3.巧用校园文化阵地

校园中医药文化建设成果,不仅是展示学校中医药文化特色的窗口,还是人才培养的教育场所和教育园地。教师将校园文化景观、校园自然景观、学校博物馆等场所作为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有机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可以进行沉浸式、体验式学习,深化对“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理念的理解和感悟,达到耳濡目染的效果。同时,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设立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师说”“学说”“医心向党”“医榜样”“中医药知识小课堂”“中医药里的党史故事”等栏目,通过网络平台丰富学生的学习途径。

(二)增强认同,强化中医思维

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经典、跟名师、勤实践、善思悟、强素养,在经典研习中培养学生中医理论自信,强化中医经典功底。首先,教师组织开展中医经典诵读比赛、中医药叙事故事分享等活动,提高教学吸引力。其次,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将三读活动(早读、午读、晚读)设计成有计划、有特色、有文化内涵的活动,为学生提供中医经典诵读平台,引导学生勤学善思,牢固掌握中医药基础知识,提高中医药理论素养,培养中医思维。

(三)自觉践行,加强临床实践

第一,加强临床实践。学生通过早期见习感受临床、中期跟师感悟临床、后期实习亲历临床,提高临床实践能力,领悟中医药独特理论和国医大师学术思想,在临床疗效中坚定中医药自信。

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中医药文化特色学生社团活动,如“针灸协会”“手法协会”“中医经典诵读协会”“大学生红十字会”等。在社团活动中,学生能感受中医药文化氛围,锻炼实操能力,增强中医药学习自信。

第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年来,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学生聚焦中医药科技创新,以中医药为原材料,研发了诸多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研究成果,成品有唇膏、面膜、养生类食品、养生类饮品、香囊、药膏、艾灸条、山楂丸等,成果异彩纷呈。同时,创新成果被陈列于教学楼展览区,营造了浓厚的中医药科研创新氛围。

第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教师鼓励学生深入基层,到街道、社区、农村开展义诊等志愿服务活动,宣传中医“治未病”理念,宣讲养生保健、疾病防控、康复治疗等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知识等,提高学生中医药健康服务的能力。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到广西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提高情感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中医药自信教育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精准育人的有力抓手,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最大限度地实现学生成长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的有机结合,有效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通过科学规划中医药自信教育整体设计,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将中医药自信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树立专业学习自信心,明确个人职业发展方向。同时,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育人作用,夯实学生中医药理论根基,着力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社会担当、创新精神和过硬专业能力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莫锦荣.构建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N].人民网,2023-09-19.

[2]杨支兰,李润,吴君,等.思政教育视域下护理本科生中医药自信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4).

[3]叶红,王茎,彭代茵,等.地方特色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培育路径:以新安医学文化为例[J].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5).

[4]曾芳.让中医药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N].健康报,2021-12-03.

[5]段志光,张秀峰.以中医自信教育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N].中国中医药报,2021-05-17.

[6]王茎,彭代银,许钒,等.基于地方特色的大学生中医药自信教育策略研究: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

基金项目: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高等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药自信教育资源聚合策略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KY1730。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