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践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研究
作者: 胡启迪 熊刚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背景下,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为了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需要构建系统的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训体系。文章为高职院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提供全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强调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重要性,并提出有效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能力;高职院校;生态系统
一、文献回顾
在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研究显示出了一种趋向实践化的发展态势,其中特别强调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核心地位,认为教师创新实践与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激发其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该领域的研究开始深入探讨教师个人属性(如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学科背景等)对其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影响,揭示了教师个体差异在其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效果实现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此外,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日益受到重视,研究强调高职院校需要构建系统的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训体系,通过专门的培训项目增强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与创业教育能力,以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需求。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不仅为高职院校如何培养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也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贡献了新的视角和思考。
笔者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整理了关于“构建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生态系统”,如表1所示。该框架包含4个维度,共计11个环节。
二、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训
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如何培养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十分关键。当前,研究成果普遍认为,实践活动和经验交流能强化教师的实战能力,有效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同时,教师培训的持续性和长期性也被多次强调,以确保教师能力与时俱进,适应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职院校需要考虑到教师背景的多样性,个性化培训路径的设计性。同时,创新的校企合作模式为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增强了培训的应用性和实效性。
(一)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强调教师创新思维、创业知识、项目指导技巧、相关政策法规的深化理解。具体而言,教师需激发学生的多种思维模式,如设计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和项目指导中。同时,教师应掌握创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包括市场分析、商业计划撰写、融资策略和企业管理,以全面提升创业指导能力。此外,项目指导方面的专业训练应涉及项目规划、团队建设、风险评估与管理等,教师还需熟悉创新创业政策法规,指导学生有效利用创新创业资源和平台。
(二)培训方式
在培训方式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增强了培训的灵活性和实效性,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案例分析与实践方法的广泛应用,以及邀请创业者和专家分享丰富的经验,丰富了教师的实战经验。高职院校应强调互动与反馈机制,通过建立教师交流社区和定期评估,保证培训内容的持续优化。
(三)培训效果
培训效果预期显著增强了教师的创新创业意识,促使他们更加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积极探索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指导策略。教师能力的提升将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教师所获知识和技能有助于促进校企合作,推动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与发展。
三、在线协作与交流
在教师专业成长领域中,高职院校加强构建在线协作与交流机制,对于增强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表2所示,高职院校通过在线协作平台创建更加便利的功能,提供丰富的资源,为用户之间创建了有效沟通和协作的平台,也为相关部门的教育、研究和项目管理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同时,用户的体验感、安全性和个性化服务也是平台设计与运营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在线协作平台汇聚大量关于创新创业理论分析、案例研究等教学资料,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及知识共享的同时,为其教学过程提供了充分的支撑。在线协作平台有论坛、视频会议等多种交流窗口,有助于教师在交流与反思中不断优化理论教学和项目指导策略。在线协作平台还提供了项目索引、政策指引、关联网表、合伙人推荐等项目管理工具,能协助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业项目,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及成功率。
四、增强学生实践认知的措施
(一)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针对性
第一,教师利用自己在行业中的实践经验,将真实的行业项目以案例的形式引入课堂。通过案例研究,学生了解到项目从策划到实施的全过程。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还能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例如,在商科教学中,教师引入市场营销案例,让学生分析市场策略,制订营销计划,提升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第二,利用技术应用实例增强教学针对性。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展示最新的软件开发案例,让学生了解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更好地掌握技术细节,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组织行业研讨会和技术展览。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社会资源,组织行业研讨会和技术展览。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接触到行业前沿知识,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行业认知。通过与行业专家的交流,学生能获得宝贵的职业建议,为未来的就业方向提供参考。
(二)提供真实的创新创业案例
教师将自己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转化为模拟创业项目,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创业的全过程,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决策能力。例如,在资金筹措环节,学生学习如何制订预算、寻找投资渠道;在市场定位环节,学生要学会分析市场需求,确定目标客户群;在团队管理环节,学生需要掌握如何协调团队成员、激发团队潜力。此外,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这种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能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创业实践的直观认知,为未来的创业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校企合作与资源对接
教师可以利用在行业中积累的人脉和资源,为学生安排实地考察和项目合作,让其亲身参与企业的实际运作和项目开发。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在真实的行业环境中,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为未来的就业选择夯实基础。
(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从市场调研、商业计划书撰写到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全面体验实际创业项目,为学生从对接潜在的客户、合作伙伴和投资者,到实际创业项目的开展、运营、风险管理提供帮助,将他们的创意转化为实际的商业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五、结语
本文系统探讨了高职院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并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指出行业实践能力、创业指导能力和在线协作的关键作用,为高职院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全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张兴志.高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4(1).
[2]杨丽华,李文静.高职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的个体差异研究[J].教育研究,2024(2).
[3]王小明,刘亮.高职院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24(3).
[4]许勋恩.高校创业指导教师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教育评论,2017(3).
[5]张爽,苏醒.新时代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3).
[6]唐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基金项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发展理念重塑高职院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生态系统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2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