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多样设置 形式灵活呈现 评价多元彰显

作者: 汤慧

在小学语文低段课后作业的设计上,书面作业过多不适应学生全面发展规律,教师应不断推陈出新,从作业内容、作业形式与作业评价三方面发力,促其更合理和科学。

一、内容多样设置,提升作业品质

传统作业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过度重复,一道题反复出现,不论会与否,学生都会感到枯燥无味,心中抵触;二是量大,每次作业学生得“废寝忘食”才能基本完成,使他们“望题兴叹”;三是一刀切,不管学生“吃不饱”还是“吃不了”,统一要求,学生有苦难言。

低段的学生在未接受过系统知识训练的情况下,很难完成一份高质量的作业。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所选内容应注意凸显其针对性:全面减少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教育回归本源,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综合全面发展。首先,重视课后作业的特殊性,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作业内容保证大多数学生能在20分钟内完成,使学生有轻松的感觉,能尽量少占用他们自由活动的时间;其次,特殊的时间里,如节假日,做到不安排作业或安排与这些特殊时间相关的主题作业,如元旦节可布置“元旦和春节探秘”,端午节布置“端午节风俗大赏”等活动类作业,让学生感到作业的乐趣;再其次,针对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适当选取适量的内容,使学生切实感到作业对自己学习进步的重要作用;最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所选内容尽量新颖,减少重复,即使内容有重复,也要用创新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二、形式灵活呈现,丰富作业种类

“双减”政策明确指出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这就要求教师既缩减作业的总量和时长,又创新作业形式,结合低段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如绘画作业、表演作业、音乐作业、游戏作业、实践作业等。

(一)创意绘画作业。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培养,根据低段课文内容的特征,设计创意绘画作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学习了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画杨桃》一课后,请学生根据内容描述画一幅杨桃图,再进行评价比对。学生在兴味中完成作业,激发了思维,迸发了创造力,提升了审美水平。

(二)生动表演作业。低段小学语文课文不少故事情节性强,富有童趣,教师可以选取适当的课文编排课本剧,让学生表演。这种作业充分体现趣味性和感染力,能够使学生强烈体会到文本所要传达的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如学习了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小蝌蚪找妈妈》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在表演中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愉悦音乐作业。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等素养,将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融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如教学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小小的船》一课,结合课文内容教唱一首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完成这一类型的练习时,不但能够深入理解课文主旨,还能掌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丰富情感体会的同时享受生活中的趣事。

(四)趣味游戏作业。无数的教学实践证明,兴趣在学习中至关重要,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设计开放而富有活力的作业,是激起兴趣的关键。如在课后或者课外和学生一起玩“词语接龙”的游戏,如果学生没有接上,就表演一个节目,让学生在边玩边学的过程中收获喜悦,同时感受语文知识的无限魅力。

(五)多彩实践作业。语文学习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学习整体。如在学习了统编版二年级上册以“家乡”为主题的第四单元后,布置学生制作关于家乡的手抄报,了解自己家乡的美景、美食、风俗等,完成后评选出设计得新颖、有创意的张贴在板报栏内展示,供大家学习参考。这样的实践作业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文本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学生走到课堂外,还能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语文环境中通过自我实践,激起灵魂深处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三、评价多元彰显,强化作业价值

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科学的、多样的,是具有教育意义的,是能让学生感受到温度的。

(一)分层评价,鼓励为主。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给予不同的评价,是以生为本教学方法的重要部分。全做对时,给予一朵小红花;书写工整的,再给予一个大拇指;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画上一个大大的笑脸或写上鼓励的语句。这一朵朵红花、一个个大拇指、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富含激励的话语,可使学生产生对语文的自信心、成就感,从而渐渐地喜欢上做语文作业。

(二)亮点评价,激励当先。教师要善于在作业之后运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激励为主,表扬为辅。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中,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激励性评价能最大化捕捉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学生的写话写得好时,当堂读给大家欣赏;作业书写工整,投影给学生阅览;作业全对的,奖励一个A+。激励手段让学生在感受到被尊重时,也获得了学习语文、完成语文作业的动力。

(三)多向评价,共同参与。改变过去作业评价只有教师对学生单向性评价的方式,可以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家长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中来,取长补短,成为评价的主体,培养他们主动参与意识。

(四)展示作品,互动学习。通过开辟“优秀作业展示台”让学生的实践活动作品、阅读小报、书画作品及时在班级里展示出来。学期末,评选出班级的“书写星”“创意星”“写作星”“积累星”“进步星”等,让全班学生更好地总结本学期的学习成果,秀出作业的创意风采,共享作业成功的喜悦。

四、结语

作业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是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反馈,是学生打牢基础知识、弥补个人能力缺陷的重要途径,也能让教师在作业批改的过程中发现学生身上的不足之处并作有针对性的指导。针对目前小学低段语文作业设计出现的缺乏创新性、学生未能自主选择作业类型等问题,教师要在始终遵循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将教学内容作为重要的载体,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化的作业设计,实现核心素养逐步强化的目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