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策略探究

作者: 康超

基于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策略探究 0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建构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要求,强调语文教学能够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新《课标》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设计需要对接学习任务群要求,促进核心素养落地。基于此,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从教学目标、情境创设、实践活动以及评价工具四方面提出了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教学评一体化 小学语文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24.028

新《课标》提出的“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一种实现语文教学课程内容结构化的新方法,具有显著的实践性、情境性和综合性特点。教学评一体化则强调教学、学习与评价三者的整合统一,促进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在学习任务群理念下,教学评一体化的开展需要与学习任务群相对接,从教学目标、情境创设、实践活动以及评价工具四方面进行设计,助推核心素养的落地与实现。

一、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素养化转型

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需要以清晰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只有制定出全面的、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教材处理与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并将其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基准,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推进。新《课标》中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旨在通过具有逻辑性的、系统性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搭建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核心素养落地。因此,在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需要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顺应新课程发展要求,制定三维目标,为教学评一体化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应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学习任务群构建的过程中需要着眼于核心素养的四部分内容,从不同层面综合考量教学目标的设计,助推学生素养生成,促进学生动态化发展。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教学目标设计为例,可设计出两种不同的目标表述:

目标表述一:1.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熟练地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大概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够表述出诗句描绘的具体景象;3.能掌握诗句中使用的静态和动态描写方法。

目标表述二:1.能基于自身对诗句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并实现古诗文的文化积累;2.能够在朗诵和背诵过程中进行联想,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出诗句呈现的景象,提升语言运用能力;3.能够利用创意表达的方式,初步体会诗文中的静态和动态描写方法,获取审美体验。

纵向对比上述两个目标表述,能够发现表述一中的教学目标定位更关注知识的传输与知识积累以及语文技能的培养;表述二相对更关注学生的素养发展,在目标达成方式上也做出了相对清晰的表述。上述典型实践活动的设置,能够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助推核心素养的生成,并在这种清晰的目标指向下逐步实现自我建构,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二)教学目标以学生学习为基点,找准核心素养的提升点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注重与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定位。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将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起点,融入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目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例。传统教学目标设计过程中,更注重单元语文要素的设计,将教学核心目标定义为“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一目标内容较为宽泛,学生在读过课文后,自然能够在脑海中形成孙膑这一人物的思维过程。基于学情调整教学目标,可以将基础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将课文中相对散乱的关键信息进行整合,将目标调整为“能够在阅读中明确孙膑赢取比赛的原因,尝试用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明确课文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能借助思维导图描述孙膑的思维过程”。这种教学目标的设计摆脱了传统目标过于宽泛的局限性,与学生实际情况相联系。在朝向教学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取关键信息,生成思维体验,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述出孙斌的思维过程,实现语用能力的提升。

二、创设真实情境,构建结构化的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的设计由学习主题统领,进而实现不同学习任务在统一的主题统领下自发组成。为了满足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在任务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融入生活元素,对接学生学习逻辑,按照语文学科的基本脉络与知识组成设计任务群。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创设学习情境的方式,整合学习内容,融入生活化元素,使不同的学习任务能够在统一的主题中相互关联,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促进核心素养落地。

(一)以生活为基础,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任务

核心素养的培养,关键在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生成语文学习所需要的关键能力,为了促进核心素养落地,就需要通过真实的情境创设,加强学生体验,为学生的素养生成提供载体。从某种角度来看,真实的、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情境创设的“真实性”集中体现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这种运用与学生的生活需求高度适配,是语文知识在学生生活中的一种形式再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情境创设需要在符合生活逻辑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进行语言运用,凸显情境的“真实性”。与此同时,教师应引入核心学习元素,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加强语文实践,实现核心素养的全过程渗透。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间故事”为例。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需要关注核心素养的渗透,基于这一目标可设计如下任务:

身为中华儿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在本单元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许多民间故事,讲好这些民间故事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为了更好地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请从以下几项任务中挑选一个完成:

1.在课余时间为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讲述一下猎人海力布的故事。

2.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牛郎织女的故事,让爸爸妈妈拍成视频上传到班级群里。

3.在节假日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慰问老人,能够向敬老院的老人们讲一个民间故事。

(二)以主题为统领,建构结构化的任务群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结构化是一种对碎片化知识的积累过程,强调知识的整合、归纳与统一,将不同的知识按照统一的标准内容进行条理化处理,做到纲举目张。在契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逻辑关联性的学习任务群,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为例,可以设计出如下任务群:

任务主题“生活处处皆学问,留心观察收获丰”→“制作植物成长手册”:1.我是种植小能手;2.我是小小观察员;3.争做成长记录员;4.我的成果发布会。

上述任务的设计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公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需要做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包括植物的种植、生长观察、成长记录、数据整理以及日记创作。这一系列活动内容,对于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生长观察”与“成长记录”则需要认真观察植物每天的生长变化,并用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这种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成果展示”则为学生的语言使用、发展提供了平台支撑。这种具有主题统整性的任务群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学习驱动力,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思维空间,对于落实新《课标》中关于学习任务群的相关要求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有效夯实了核心素养基础。

三、把握学习任务群的功能定位,设计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

情境任务是一种内隐于语文教学中的任务手段,是为语文任务群开展提供方向指引与载体的具体手段。而语文实践活动相较于情境任务,则具有显著的外显性特征,能够开辟任务群的实施渠道,拓宽实施路径。新《课标》中按照三个层次设置了任务群,每个层次中涵盖了两个任务群内容,不仅清晰明确地阐述了不同任务群的功能价值,也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任务群的育人功能。因此,教师需要顺应新《课标》要求,对接不同层次任务群的功能定位,突出任务群育人功能,设计出典型的学习活动促进功能实现。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需要符合以下两个层面内容:一是凸显语文学科特点,能够在语言运用基础上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如阅读鉴赏、语言表达、文学审美以及自主研究等。二是凸显不同任务群的个性化特点,发挥任务群的育人功能。比如在发展型任务群中,功能侧重点有所差异,具体见表1。

不同类型的任务群所具备的不同育人价值,为教师设计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基础,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任务群的特点设计具有指向性的实践活动。

四、利用评价工具,加强教学评一体化实施

“评价”作为教学评一体化的后置阶段,是教师检验教学效果,为学生提供教学反馈的重要环节,能够促进教学持续优化,帮助学生主动构建。在此期间,需要注重设计科学有效的评价工具,注重“教学评”一体化实施。一方面,评价工具需要突出核心素养要求,契合学生认知水平,注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能够在学生素养发展的过程中提供全面而客观的评价描述;另一方面,能够依据不同学习任务群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提供具体的评价要求,进而设计评价任务,按照主题以及语言等方面的领悟程度,从审美层面考查学生的素养水平。学习评价单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评价工具,能够为教师提供充足的评价反馈,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学习评价单设计为例,具体见表2。

综上所述,基于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需要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将核心素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方面进行针对性优化,促进教学整体性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设计与实施,需要对接学习任务群要求,实现二者的互相补充、互相融合,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锦涛《学习任务群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探索——以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教学为例》,《小学教学研究》2024年第21期。

[2] 安静《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路径研究》,《名师在线》2024年第20期。

[3] 孙琳、鲁成思《“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视域下的深度学习探究——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为例》,《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

[4] 陆月红《基于任务驱动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以〈桥〉一课教学为例》,《新课程研究》2024年第18期。

[5] 余幼丽《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新课程导学》2024年第12期。

(本文系滨州市滨城区强课提质专项课题《基于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BCQKZX103—15)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