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多元评价策略初探
作者: 李勇 曾兴礼
摘 要:教学评一体化是历史教学与评价改革的共同愿景,是教与学、教学与评价的深度融合和相互促进。《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倡导将教学评价融入教学设计中,达成“教—学—评”的一体化,以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学策略。以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多元评价体系倡导评价的多样性,力求从多维度、多方面评价学生,是教学评一体达成的重要路径。因此,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下,探讨多元评价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意义重大。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 多元评价 初中历史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4.24.049
教学评一体化中的“教”指教师的教,“学”指学生的学,两者既相互独立又高度统一。“评”是指评价,承载着促进学习和改进教学的双重使命。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简言之,是教与学、教学与评价的双向奔赴和深度融合,即教、学、评三者始终是一体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理念中指出“倡导将评价融入教学设计,实现‘教—学—评’一体,发挥评价促进学习和改进教学的功能。”如何将教学评价有效融入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评一体呢?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显得尤为迫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等理论,倡导评价的多样性,包括评价的主体、内容、标准、形式等的多元化。从多维度、多方面评价学生,旨在了解个性差异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学评一体化达成的重要路径。有效的教学评价有助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本文以教学评一体化为切入点,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多元评价策略。
一、情境创设为多元评价赋能
情境化教学是指通过构建生动的、具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基于多元评价的情境化评价,旨在对学生在情境化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情境化的教与评改变了以往教学评价主要在课后进行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并更好地对学生的认知进行评估。
以《美国内战》一课为例,受到当下比较流行的游戏——剧本杀的启发,为了给学生营造一种沉浸式的课堂体验,丰富课堂评价方式,笔者在阅读了卡耐基等人写的《林肯传》的基础上,分别创设了《暗杀总统》《竞选总统》《扭转战局》三个剧本情境和问题驱动,穿插到本课的三个篇章中。
第一幕 暗杀总统
总统和总统夫人等一行人在1865年4月14日21时进入福特剧院看戏,当天上演的一出喜剧是《我们的美国表兄》,总统看得兴致勃勃,却不知危险正在悄悄临近。
林肯总统的包厢门上已经被钻了一个小小的窥视孔,那是约翰·威尔克斯·布斯干的。他是一个相当有魅力的演员,同时也是南方联盟的热爱者。南军的李将军投降后,布斯觉得绑架林肯以换取和平已失去意义,遂决定枪杀总统,为南方联盟报仇。22时多一点,布斯溜进了戏院。按事先的计划顶住通道门,通道上空无一人,警卫帕克大概不喜欢看戏便溜出去喝酒了。布斯走近包厢门,贴近窥视孔,一会儿之后推开门,悄悄走到林肯背后,用手枪对准总统的后脑勺,扣动了扳机。
设问一:谁刺杀林肯?为什么刺杀林肯?
第二幕 竞选总统
1857年,密苏里州有一个名叫德雷特·司各脱的黑人,原来是个奴隶,后来有人帮助他,使他接受教育,成为医生。德雷特的主人把他带到了蓄奴州,于是他起诉要求得到自由。这一正当要求遭到了密苏里州最高法院的否决,德雷特仍被判做奴隶。德雷特又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申诉,结果仍是一样。林肯为德雷特的事愤怒不已,他认为解放奴隶不只是拯救可怜的黑人,也是为了维护美国的自由精神。
1860年11月,美国迎来总统大选。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的共和党与持相反意见的民主党,都努力地为自己的候选人加油。11月6号下午一点,投票结果揭晓,共和党唯一提名的林肯以最高票当选。这位只当过一次国会议员的乡下律师,终于成为美国第16任总统。应该注意的是在奴隶主控制的南部10个州,他没有得到1张选票。
设问二:林肯的主张?符合北方还是南方利益?
第三幕 扭转战局
到现在(1862年10月份)为止,北军的惨败已经持续了一年零六个月……人们陷入绝望,我走到哪都受到激烈的批评……他们都想把我赶走。林肯原来的想法是:先谋求合众国统一,解决奴隶问题容后再说。现在他打算正式向民众宣布他的信念了:“即使合众国统一,却不能维护自由的精神,那又有什么意义?为了所有人类的自由,必须打仗,这并非是兄弟闹翻,而是为了全人类的自由而战。”他与幕僚磋商,拟就了一份解放黑奴的预备宣言——黑人应该拥有自由,为了让所有的人一律自由平等,我们要统一合众国。
设问三:什么是扭转时局的关键?
设计意图:三幕剧本及问题情境的创设基于三点:一是教材因篇幅有限,对林肯的介绍没有全面展开,不利于学生形成综合思维。二是以剧本情境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思维进阶,领会历史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三是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把教学评价融入课堂,对课堂效果进行评判,提高历史课堂的实效性。
二、游戏竞技为多元评价助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在其中”,方能事半功倍。玩是孩子的天性,面对“玩”心未泯的初中生,一线教师该如何让历史课堂变得更生动活泼,更深入浅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把教学游戏请进课堂,让学生在玩中乐,在乐中学。教学游戏是一种将乐趣与智慧巧妙融合的教学活动,有效的教学游戏有利于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美国内战》一课为例,依托希沃平台游戏,把互动元素融入课堂。
游戏设计一:在学习第一子目危机——不可调和的矛盾(美国内战背景)时,如何让学生理解南方与北方两种经济形态的差异及矛盾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在小剧场《南北之争》之后,设计一个趣味分类游戏,让学生分别找出南方种植园主和北方工厂主的不同诉求,并总结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是南方种植园经济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游戏设计二:传统的课堂小结千篇一律,往往让学生味同嚼蜡,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为了凸显教学重难点,同时又不失新鲜感,笔者尝试“因课制宜”,设计了两人竞技类游戏——判断对错。设计了三个问题:南北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是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林肯和华盛顿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都维护了国家统一;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的首要任务是废除奴隶制。每题答题时间五秒钟。
设计意图:游戏环节的设计基于三点:一是通过创新的游戏形式,深入浅出,让学生理解美国内战的根本原因、重要影响,区分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等重难点;二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让教师有智慧地教,学生快乐地学;三是引入多元评价体系,在游戏中学生既是被评者,又是评价者,在互动的评价交流提升历史核心素养,促进教学评一体。
三、分层作业为多元评价增效
历史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实施历史课程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至关重要。鉴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应该对学生展开多维度、立体化的多元评价,实施作业分层。作业设计要在研读新《课标》、钻研教材、考察学情的基础上进行,作业设计要科学合理,注意作业量的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和作业形式的分层,体现差异性。
以《美国内战》一课为例,笔者通过预习类作业、基础类作业、拓展类作业设计,体现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预习类作业
基础类作业
拓展类作业
在游戏化的教与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一次欢愉的课堂体验,让枯燥的历史变得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落地;情境化的教与评相融合,给予学生沉浸式的课堂体验,使学生在情境学习和评价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分层化的学与评,给予学生被尊重的课堂体验,优化了历史课堂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历史课堂上发光发亮。
通过反思,本节课依然存在很多遗憾。比如,游戏环节虽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学生参与度不够,没有参加游戏的同学变成了看热闹,使得教学评价结果大打折扣;本课剧本杀的设计思路虽好,但这种沉浸式体验程度还是浮于表面,变成了课堂展示的花架子,这就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还是有些环节没有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过多地关注课堂上活跃的学生;一节课内容安排过满,环环相扣,让学生丝毫不能喘息,应该适度留白。
综上所述,教、学、评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共存互促实现一体化,多元评价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落地开花,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探索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参考文献:
[1] 余林《课堂教学评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
[2] 〔美〕戴尔·卡耐基著、陶尚芸译《林肯传》,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
[3] 刘蓉方、崔应忠《初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探索》,《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