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
作者: 周林森
[摘 要] 以数字营销证书为例,力求通过一定的实证研究回答和破解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的“三个基本之问”——“1+X证书制度试点为什么需要建设师资队伍”“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师资队伍”以及“怎样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提升教师在1+X证书制度试点发展中的实践效果、获得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对1+X证书的兴趣,为培养一批又一批担当民族复兴、强国建设大任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力量。
[关 键 词] 1+X证书制度;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数字营销证书;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5)07-0065-04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深化教育评价改革[1]。1+X证书制度是一种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职业教育制度,通过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有机结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推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重要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2]。在1+X证书制度下,解决职业教育的根本问题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然而,当前1+X证书制度的发展面临着师资队伍建设较为落后这一瓶颈问题。目前,1+X证书制度试点存在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要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什么样的师资队伍?怎样建设这样的师资队伍?但目前在1+X证书制度的研究中,对实施主体教师的研究较为缺失,对这三大问题的研究也不够深入。教师作为1+X证书制度的最终落实者,其对1+X证书制度内涵的理解、对自身教学能力的反思以及对国家政策的贯彻执行,不仅影响着1+X证书制度的落实效果,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者对证书的兴趣和信心[3]。因此,建设一支强有力的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是当前1+X证书制度试点完善和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调查基本情况
2023年4月—2024年7月,围绕“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建设路径”这一主题,以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和数字营销证书为主,对参加过1+X证书考证的学生、教师和参与1+X证书考证培训的教师展开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特别对中教畅享1+X数字营销技术应用QQ群、广西1+X证书制度建设QQ群中的教师进行了调查。发放纸质问卷100份,同时通过“问卷星”平台以及有关QQ群向相关学生和教师发布二维码调查问卷。截至2024年7月10日,共收回有效问卷297份,并对部分学生及教师进行了访谈,调研了被调查者对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建设路径的相关看法和建议[4]。根据SPSS分析,调查问卷的信度上,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962,大于0.9,问卷的信度很好,表明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较好。根据KMO值(0.938)和巴特球形值(3622.446),问卷的效度较高,表明问卷中的项目在进行因子分析时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总之,该问卷在本次研究中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研究结果可靠,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二、1+X证书制度试点为什么需要建设师资队伍
(一)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建设是达到1+X证书制度本质目的的根本要求(综合排序得分2.8)
1+X证书制度的核心目的是在确保学生顺利毕业并取得毕业证的基础上,鼓励他们考取更多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证书,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育以及未来更好地就业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优质的师资队伍拥有专业的教学能力和指导学生实践的技术与技巧,能够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指导,助力学生高效完成专业学习任务,使其具备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技术资格。
(二)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建设是解决当前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迫切要求(综合排序得分2.48)
以1+X数字营销技能等级证书为例,高职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第一,“双师型”教师匮乏。当前,“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致使教师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技能普遍薄弱,难以契合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要求。第二,校企合作存在障碍。1+X证书制度试点要求教师具备企业实践经历,但现实中校企合作并不顺畅。一方面,教师参与企业实践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企业接纳教师实践的意愿也较低。这种双向积极性的缺失,使校企合作产生隔阂,直接制约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第三,“课、岗、证”融通困难。在1+X证书制度下,课程教学需实现“课、岗、证”融通。然而,教师队伍中师范类专业人才占比较大,他们理论知识扎实,但操作经验匮乏,难以将理论有效应用于实践。此外,教师职业来源单一,无法全面满足“课、岗、证”相通的要求,进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
(三)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建设是推进1+X证书制度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综合排序得分2.2)
随着线上市场日益成熟,竞争愈发激烈,科技不断创新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逐步提高,人才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迅速适应市场需求,高度重视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需求的对接。而加强1+X证书制度试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它能有效提升1+X证书制度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师资结构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能够有力推动1+X证书制度项目的顺利实施,从而获得更理想的育人成效。可以说,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1+X证书制度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人才需求意义重大。
(四)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建设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要求(综合排序得分1.44)
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建设是实施国家教育强国战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需要,也是技能社会的需要,更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必然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可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促进产教融合、增强文化自信和促进社会公平,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
三、1+X证书制度试点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师资队伍
在明确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建设必要性的前提下,第二个必须思考的问题是1+X证书制度试点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师资队伍”。53.3%的被调查者认为,“听党话、跟党走”非常重要;55.33%的被调查者认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贡献人民教育”非常重要;52.28%的被调查者认为,“以培养德智体美劳技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和使命”非常重要;53.81%的被调查者认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非常重要。
(一)建设一支听党话、跟党走的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5]。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要以此为准绳,听党话、跟党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6]。
(二)建设一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贡献人民教育的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贡献人民教育的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是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与包容性发展以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然要求。这样的师资队伍政治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实践经验丰富、学习能力强、团队合作好,将为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重要贡献。
(三)建设一支以培养德智体美劳技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和使命的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
技术技能是职业院校学生的立身之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与“技能社会战略”全面落地实施的当下,应将“技术技能”所对应的“技”有机融入“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框架中,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要素。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建设其核心目标与重要使命,就是要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德智体美劳技全方位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通过精心设计的教育方案、贴合实际的专业培训以及细致入微的指导,全面提升学生在技能技术方面的素养,大幅提高学生X证书考核的通过率,助力学生在职业领域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建设一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7]。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无疑,我们要建设一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使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在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担负着重要责任[8];能身先士卒并率领学生创造新历史、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
四、怎样建设高质量的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
调查发现,当前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主要不足:对1+X证书制度的内涵把握不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占比不高;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培训、管理和激励乏力;教师自我成长和自我革命意识不强;产教融合不深;对接行业新技术新动态、下企业实践与调研欠缺;社会服务不足。参考以上不足,结合“需要建设什么样的师资队伍”论述,提出以下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一)深刻把握1+X证书制度的内涵,具备“1”和“X”教学能力
1+X证书制度是一种创新的育人模式,在保证学生获取相关学历证书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多方向、多类型的职业技能证书培训机会。该制度主要由“1”和“X”两部分组成[9]。其中,“1”指学生在职业院校或职业大学接受教育期间,通过专业考试所获得的职业教育毕业证书;“X”是学生通过各类职业岗位性质的考核后获取的岗位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高度重视理论知识教学的实效性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基础型教师可专注于纯理论知识的传授;“双师型”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教学能力,还需拥有“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教学能力。为此,“双师型”教师应积极参与1+X师资培训,注重学科交叉融合,借助真实项目和企业实践,将职业技能应用转化为自身的教学优势,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对1+X证书制度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不仅能显著提升该制度的实施成效,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路径和选择,助力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
(二)同时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和一支基础型师资队伍,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建设,以培养德智体美劳技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目标与使命,其关键在于打造两支重要师资队伍,即基础型师资队伍与“双师型”师资队伍,这既是建设目标,又是达成使命的基本路径。“双师型”师资队伍紧密围绕1+X证书中的“X”展开工作。他们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技术技能上,通过指导学生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帮助学生在职业领域中快速适应并崭露头角。基础型师资队伍则聚焦于1+X证书中的“1”,致力于增加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专业知识储备。通过助力学生获取学历证书,为学生的长远发展筑牢根基,确保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建设过程中,必须秉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不可偏废。为更科学、系统地推进建设工作,还可构建1+X证书制度试点师资队伍建设基本模型,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