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课赛证”融通理念下视觉营销课程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内涵、困境与路径

作者: 李芫

“岗课赛证”融通理念下视觉营销课程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内涵、困境与路径0

[摘           要]  “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是一种极具创新性的教育理念和实践范式。教材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载体,其质量和内容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优化教材建设机制,打造融合“岗课赛证”的新型活页式专业教材,是实施“岗课赛证”融合育人的重要环节。探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活页式教材编写理论与实践路径,并以视觉营销课程活页式教材开发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活页式教材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并提出了“岗课赛证”融合的活页式教材开发路径。

[关    键   词]  “岗课赛证”融通;活页式教材;视觉营销课程;职业教育;人工智能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5)07-0113-04

一、引言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指出,要加快建设新形态教材,重点推动相关专业核心课程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案例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实际,分批次组织院校和行业企业、教科研机构、出版单位等联合开发不少于1000种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新形态教材。开展“岗课赛证”融通教材建设,结合订单培养、学徒制、“1+X”证书制度等,将岗位技能要求、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有关内容有机融入教材[1]。

本文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理念,围绕网店美工岗位,以视觉营销课程为例,以当地口水娃、雅鹿等校企合作项目为载体,围绕商科类课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现实困境、实施路径展开研究。

二、“岗课赛证”融通理念下视觉营销课程活页式教材开发的理论内涵

(一)活页式教材开发的政策内涵和特征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提出,在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中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教材,是深化教材改革的重大举措,为深化教材体系改革指明了方向[2]。在进行职业教育教材改革建设时,必须以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依归,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标,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厘清职业教育活页式教材的内涵特征[3]。

其一,“职教20条”明确提出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职业教育育人的各个环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科学、合理立足职业教育育人目标和学生实际[4],合理设计难度,丰富支撑材料,注重选择与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有机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同时注重与时俱进,充分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积极吸纳各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和教学成果,使教材能够适应新时代培养大批德才兼备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实现活页式教材的“精神活”。

其二,基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活页式教材开发应以校企“双元”为主体。行业、企业负责确保活页式教材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其深入了解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能够提供具体的工作案例,确保教材内容紧密贴合职业岗位需要,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与未来工作紧密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专业教师是活页式教材实施的关键,他们负责确保活页式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教材内容和教材形态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促进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实现活页式教材的“主体活”。

其三,新型活页式教材是以“1+X”国家职业标准或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5],对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要求,及时融入工作岗位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动态,依托学校课程,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的一系列模块化的学习任务的综合体。通过标准化教学和考核,学生快速掌握新技术的基本操作,提高其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活页式教材的“内容活”。

(二)活页式教材的形态特征内涵

活页式教材的形态特征内涵在于其形式上可随意分合、未装订成册的呈现方式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教学灵活性与动态内容更新机制。活页式教材的本质核心在于其建设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旨在满足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与实际工作需求的发展。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分解的职业能力模块组织,能够紧密贴合行业发展的步伐,灵活吸纳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标准。其内容设计具备高度动态性,能够随着行业的演进与教学需求的变迁而适时更新,允许轻松地进行内容的增减、修订,以及活页的自由组合与替换,从而生成满足个性化教学与学习需求的定制化教材。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便捷地从活页夹中抽取与学习任务相对应的页面,纳入便携式活页夹,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与探索式、项目化、活动化及重组性学习模式的实施,真正意义上转变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能力发展的“学材”。

(三)“岗课赛证”融通理念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框架

打破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知识体系建构为主导的局限,确立以成果导向为引领的课程设计理念。聚焦于学生在实施具体项目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与职业能力的发展,以视觉营销课程活页式教材为例,其项目设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及实际工作流程,界定工作领域与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并转化为具体知识点与技能点。框架包括网店美工的工作流程及典型任务,根据任务分析职业能力要求与知识点,设计由易到难的学习项目,并将能力要求、知识与技能点融入学习任务中。同时,结合职业技能大赛与证书要求,设计实践项目与考核标准,助力学生重构知识体系、积累比赛经验并获取证书资格。(见图1)

三、“岗课赛证”融通理念下视觉营销课程活页式教材开发的现实困境

(一)“岗课赛证”融通理念下活页式教材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活页式教材难以有效匹配职业教育发展催生的新教学目标,无法满足其需求。目前,大多数已公开出版的活页式教材仅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物理形态上的调整,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教材的内容组织逻辑和教学模式,依然侧重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却忽视了有机融合岗位能力、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证书等元素,以及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培育。鉴于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对人才质量的更高要求,视觉营销课程活页式教材的教学新目标应更加聚焦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活页式教材的内容更新滞后,内容设计忽视了“岗课赛证”之间的融通

首先,职业院校视觉营销课程活页式教材内容更新滞后,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人才市场需求。当前,一些活页式教材在内容更新上未能及时反映行业新工艺、新技术的最新发展。据调查显示,近50%的教材更新周期超过3年,这对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来说显然过长。其次,活页式教材在选取内容时往往偏重于传统的商业模式和管理理论,缺乏与当前岗位职业能力、职业技术、新工艺以及职业等级证书标准紧密结合的实践案例,对新兴行业和新技术的介绍也相对匮乏。这种内容选取的局限性使教材难以全面反映行业的最新动态,进而导致所开发的活页式教材在内容选取上忽视了“岗课赛证”之间的融通,难以契合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对人才的要求。

(三)“岗课赛证”融通理念下活页式教材开发的人员结构存在问题

职业院校视觉营销课程活页式教材是以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导向,紧密贴合企业实际情况,体现最新企业岗位工作标准的新型教材。此类教材旨在结合企业真实工作任务,反映最新岗位标准。这就要求编写者兼具职业教育理解、行业发展洞察及新技术认知能力。然而现状是开发人员多为学校教师,虽理论知识深厚、教学经验丰富,却较少拥有企业实战经验和对新技术的了解,导致教材与实际需求脱节。当企业直接参与教材开发时,虽能带来前沿技术和标准,却因缺乏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忽视学生认知规律,难以平衡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与逻辑性,致使教材更像操作手册,缺乏教育性与针对性,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四)活页式教材的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活页式教材在目标、内容、组织结构和体例上的创新,给其质量评价带来了新挑战。然而,当前在该领域的研究存在显著不足:一方面,缺乏一个系统、科学且全面的质量评价框架与指标体系,难以通过定量与定性方法对活页式教材进行精确评估;另一方面,针对其时效性、准确性、针对性、科学性及合理性等核心质量维度的评价理论与体系仍不完善,这直接影响了教材开发过程中质量标准的制定和评估依据的确立,进而难以保障教材的整体质量和教学效果。

四、“岗课赛证”融通理念下视觉营销课程活页式教材开发的实施路径

(一)基于工作岗位,凝练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制定视觉营销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对一门课程从产生到设计、实施的标准化规定,它包括课程的性质(定位)、设计思路、目标、内容框架和实施建议等,是政府或学校对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同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开展、评价考核的依据以及管理和评价课程的重要文件[6]。视觉营销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视觉营销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运用视觉元素有效传达营销信息,提升网店等平台的视觉吸引力。该课程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在课程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多次走访苏州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网店,了解视觉营销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应用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同时,邀请具有丰富网店美工一线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和行业专家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以此确保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紧密接轨。通过举办多场课程建设研讨会,就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多维度论证,保障课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最终确定了“产品市场定位”“策划视觉营销方案”“拍摄产品图片”等十项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结构,将行动导向教学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课程内容框架,其中包括核心概念、学习目标、基本知识、能力训练、成果评价等部分。确保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展现出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意识。

(二)依据职业能力,融入职业技能大赛、“1+X”职业能力证书要求,重构视觉营销课程内容

“内容活”是活页式教材的核心部分。本课程秉持“应用为主线、行动为导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设计理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职业学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目标要求,以网店美工的基本工作流程为主线,拆解每个工作领域对应的工作环节及典型工作任务,这些工作任务应能全面覆盖视觉营销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将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点,与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和职业能力证书的标准相融合,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达到行业标准,又能满足比赛要求。在课程内容方面,注重选择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有机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7],积极引入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例如,在教材中详细介绍最新的设计软件、流行的设计趋势、创新的设计理念等,以及如何利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实现文生文、文生图以及图生图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一前沿技术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使学生所学内容始终与行业前沿保持同步。同时,注重学习活页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性,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组建多元协同创新的活页教材编写团队

为确保视觉营销活页式教材的高质量编写,我校组建了一支由行业领域专家、教科研人员、专业教师、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以及信息化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结构化编写团队。在教材编写初期,团队成员共同讨论和规划教材的整体框架、内容结构、教学目标等,明确教材编写方向,达成统一共识,同时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以此保障教材编写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行业领域专家对行业发展趋势、新工艺和新技术有着深入的了解,他们负责把控教材内容的前沿性和职业性,使职业技能要求的新工艺、新标准、新技术等灵活融入教材内容中,以满足区域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教科研人员对职业教育教学规律有深入的研究,凭借科学的理论指导,使教材形态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使教材结构合理、规范,符合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的要求。课程专任教师对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们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优化教材内容和形态,确保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企业技术人员在网店的视觉设计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提供行业一线的实际案例和操作技巧,保证教材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紧密贴合行业实际。信息化专家和技术人员负责活页式教材中新媒体内容的设计和制作,如数字动画、在线互动练习等,丰富活页式教材的呈现形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