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高职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的研究

作者: 王华 田小华

[摘           要]  致力于在OBE教育理念下加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建设,旨在解决当前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遇到的瓶颈问题。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专业课程思政在教学中存在资源匮乏、缺少课程思政教学数字化学习平台等问题,既削弱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又未能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因此,提出在OBE教育理念下运用“1+1+N”建设策略,加快数字化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    键   词]  OBE理念;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纳税实务;高职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5)07-0137-04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要做大做强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4]可见,职业教育加快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的建设,是当代教育的必然选择,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笔者立足专业的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学生为中心,在经过实地调研的前提下,提出通过“1+1+N”的路径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旨在提升一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解决专业教师无思政、思政难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构建基于OBE理念引领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的意义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的教学理念是由斯派蒂(Spady)于1981年提出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教育理念。该教育理念遵循着“反向倒逼”原则,即“反向设计,正向实施”[5],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到高校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构建基于OBE理念引领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资源库意义重大。

(一)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

课程思政理念是指教师将教学课堂作为学生能力与素养培养渠道,深层次剖析课程教学教材,将教材作为课程思政元素渗透载体,以此全面影响高校学生思想与行为。[6]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为学生深入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学习平台。通过这一资源库,教师能够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对提升课程思政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意义重大

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整合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先进、便捷的在线学习平台,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互动性。资源库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同时强化了价值引导,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挖掘育人要素和完善育人机制,确保课程思政教育与时代同步,有效地提升了教育的质量和教学效果。通过教育内容和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其他课程中去,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7]

(三)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对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不仅强化了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还提高了专任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通过专题培训和鼓励集体备课等提升教学团队的协作和创新能力。它还加强了对思政教育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构建了多层次的研究体系,提升了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二、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和思政资源库建设现状的调查

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是以推进课程思政为目的、以信息化技术为媒介,突出优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炼优质课程思政教学课件,从而不断丰富课程思政教学素材。[8]为更好地构建课程思政资源库,笔者对广西两所高职院校部分师生课程思政教育现状及思政资源库建设等问题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一)对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现状调查

主要包括:从教时间的调查,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占73.77%,超过5年的占比18.03%;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95.08%的教师是能认识到的,4.92%的教师不太了解;调查在教学中是否融入课程思政,能够融入的教师占37.7%,偶尔融入的占59.02%,不懂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师占3.28%;调查课程思政的融入是否有困难,68.85%的教师认为有困难,31.15%的教师认为没有困难;对融入课程思政难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多选题),调查结果是,72.13%认为选的教材没有思政元素,59.02%的教师不懂如何挖掘思政元素,67.21%的教师认为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欠缺;调查是否有必要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65.57%的教师认为有必要,31.15%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只有3.28%的教师认为无所谓;调查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对教师的帮助(可多选),有81.97%的教师认为能够推动专业课程内涵式建设,85.25%的教师认为能够解决上课无思政、思政难的问题,88.52%的教师认为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有利于科学掌握思政方向。

调查结果可见,大部分教师认识到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却因找不到合适的思政素材,挖掘不到对应的思政元素,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元素生搬硬套,存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简单相加,脱离现实情况、教学实际场景等问题[9],导致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欠佳,育人成效未能充分实现。

(二)对学生接受课程思政教育现状调查

通过问卷星对449名高职学生接受课程思政教育情况展开调查。调查学生是否知道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结果显示,知道的学生占59.62%,知道一点的占27.91%,不知道的占12.47%;调查课程思政教育对他们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可多选),认为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占80.07%,增强爱国主义及时代价值的占86.19%,提升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占83.52%;对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方式是否满意的调查,统计结果是23.59%的学生满意,72.81%的学生认为思政教育方式过于单一,只能在课堂上听教师讲授,有3.6%的学生无所谓;调查学生是否愿意参与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13.59%的学生非常愿意,64.81%的学生愿意参与,无所谓或不愿意的学生占21.6%;调查愿意参与哪些方面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可多选),69.04%的学生愿意协助教师收集整理思政案例,58.35%的学生愿意协助教师查找相关政策,63.25%的学生愿意协助教师开展课外活动等。

分析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课程思政教育对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因为思政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从而希望能建立数字化思政育人平台,满足随时随学习的需要。

三、基于OBE理念构建“1+1+N”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路径的探索

面对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挑战、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要求,笔者提出构建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平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建造数字化课程思政服务平台,满足学生时时学习的需求

《关于高校课程思政教材资源库一体化建设的建议》指出,教育部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将优质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化,推进课程思政资源共建共享,为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数字教学资源服务。《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适应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和变革要求,加快构建校、省、国家三级中职、高职、本科全覆盖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共建共享体系。

学院应顺应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潮流,构建数字化课程思政教育服务平台,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数字化课程思政教育服务平台包括蕴含思政元素、思政素材的各种资源包,如微课程视频、思政图谱、思政案例等,运用大数据先进技术手段,优化移动端界面设计推送给学生,平台上搭建师生互动学习社区,确保学生随时随地访问学习。此外,平台引入学习成效评估系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助力精准施教。

(二)组建强有力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是思政资源库建设的关键

教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要素,为了构建一个既高效又贴近学生需求的课程思政资源库,需组建由思政名师、专业教师和学生代表等参与的课程思政建设团队,该团队具有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素质优良、理念先进等优势。建设过程中,团队应建立清晰的分工合作机制,思政名师和专业教师主要负责内容的筛选和审核,技术团队负责平台的开发和优化,学生代表主要负责收集和反馈学生的需求,齐心协力共同推动资源库的建设和持续改进。

建设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走出去”学习区内外高校课程思政的做法和经验,“引进来”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深入指导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提升他们的整体课程思政能力和水平。

(三)创建由学生参与挖掘、整理、乐于接受的“N”项思政资源包

以纳税实务课程为例,课程思政资源包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资源包括蕴含思政育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课程教学设计等内容。纳税实务课程属于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教高〔2020〕3号《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教高厅函〔2021〕11号文《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指出,各学科需要围绕自己的学科特点挖掘思政元素,并做出分类指导。管理类学科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10]。因此,思政资源库建设教学团队应从顶层设计,结合《纲要》《通知》的要求和岗位需求,深挖课程思政内容和思政元素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设计中,分步实施,运用于课堂。

2.思政素材。思政素材资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行业准则等与专业内容相关的理论体系。如纳税实务素材可以包括“中国税务网”“行业、职业规范”等规章制度要求的内容,还可以包含思政小视频或包含思政试卷等多种素材。让学生遵守行业规则、职业道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一名知税、懂税、报税的“税务员”和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好公民。课程思政素材还可以延伸到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对学生时时、处处进行爱岗敬业教育。

3.课程思政案例。思政案例资源以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为主线,以社会现象为契机,梳理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还可以用榜样案例引导学生学榜样、做榜样,学习他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奉献精神。

纳税实务课程思政的案例主要包括该课程在实践实训中的工作案例,如国家一次次降税减费案例,偷税、漏税、抗税违法违规案例等,通过将这些生动鲜活、正反方面的案例融入专业课堂,一方面帮助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有抓手,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明辨是非的能力,实现了思政教育与传授知识相融合的育人目标。另一方面让学生在自学时能够形象、真实地感受到大国风范、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同时懂得守法、立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现了“以案说理、以案说德、以案说法、以案为鉴”的育人目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