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 翁昕【摘要】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一名幼儿都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之一,它不仅可以作用于孩子们在幼儿园阶段的学习中,还可以作用于孩子未来成长、发展的过程当中。但在当下时段,部分幼儿园教师却忽略了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必要性,落实教育工作时,重心多放在教材内容的讲解上,久而久之,便限制了幼儿语言表达、语言表现、语言构建等能力的发展。为了及时且有效地改善这一局面,幼儿园教师则需要提升对该项能力培养的重视,并立足多元角度,选取多种不同的方法作为引导,以此提升孩子们的语言水平,发展孩子们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 孩子 语言能力 教育方法 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1-0124-03
幼儿是孩子成长、发育的起步阶段,此时的孩子,不仅对各种知识、文化的需求开始增加,对各种能力、素质的需要也在不断增长。为了奠定幼儿未来学习、发展所必需的语言素质功底,教师则需要根据现阶段的教育任务安排以及每一名孩子的实际学习需求,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方法作为辅助,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兴致、提升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孩子们严谨的语言表达逻辑。以下,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实际教学工作的经验,简要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展开分析、对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教育方法进行分析,以供相关教学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一、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丰富幼儿对词汇、字句的积累
幼儿学段的孩子尚处于“白纸”的阶段,此时的孩子缺乏表达内心感受、感想、意愿的语言功底,所以在说话、讲话时,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说不清楚、反复描述”等问题。教师在此时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便可以在孩子们的“白纸”上,“写下”许多有利于提升他们语言表达水平的参考素材,让孩子们在与人沟通时,可以拥有更加多元、更加广泛的词汇积累,从而实现语言表达、语言沟通清晰度、有效性的提升。
(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塑造幼儿的知识基础
汉语是绝大多数中国孩子的母语,他们在幼儿园中、家庭中,多使用汉语进行表达与沟通。教师在此时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可以提升教育工作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还能够增强孩子们本身的知识理解能力,让他们可以更加轻松、更加高效地参透教师所讲述的知识与文化,从而塑造更为坚实的知识基础。
(三)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强化幼儿的思维能力
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其他行为活动,幼儿在行动时,主导要素便是自身的思维意识。教师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便可以强化他们的思维能力,让孩子们在学习时、练习时、与人交流时,可以将“语言”运用得更加恰当、更为巧妙,并且逐步养成更具逻辑性的表达思维。
(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加速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习惯是指幼儿多次、反复经历某件事而逐渐适应,并形成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则有助于孩子们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孩子们在表达意愿时,可以快速、准确且流畅地说明心中所想,进而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五)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增强幼儿的社会交际能力
语言是与人交流、沟通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有效的语言表达能力,既可以提升说话的艺术性,还能够让沟通过程变得更为省时省力。除此之外,幼儿学段的学生心智思维刚刚开始发育,许多孩子由于对外界事物接触较少,所以在与人沟通时,会缺乏自信,教师注重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便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说话、敢于交流,进而养成镇定自若、不卑不亢的优秀社交品质与沟通品格。
二、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教育方法
(一)围绕教材设计游戏,引发幼儿语言表达兴致
喜好玩乐、喜欢游戏是每一名幼儿的成长天性,教师在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时,便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围绕教材设计游戏顾名思义,即,教师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锻炼融入到备受孩子们喜爱的游戏活动当中,让他们通过做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与练习,并在这一环节里,逐步提升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水平,逐步引发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兴致。
例如,教师在教学“我会做客和待客”这一课程时,可以选用情景演绎的游戏作为辅助。课程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先联动多媒体数字技术,播放一段与“做客、待客”相关的动画短片,让孩子们可以一目了然地知晓到朋友家做客、招待朋友时所需要使用的话术。练习阶段,教师则需要将孩子们划分为3~5人的小组,让他们自行分配“做客”与“待客”的角色,而后,结合对导入视频的理解,进行自主演练。在孩子们练习时,教师则需要肩负起监督与指导的责任,及时指出各小组孩子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提升游戏演练的有效性。待各小组完成排练后,教师还可以创设情景游戏演绎比赛,让各个小组进行较量,最后再通过全员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最具质感、语言表达最为准确的小组。教师将趣味游戏带入到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中,既可以满足幼儿喜好玩乐的成长天性,还可以塑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而实现了幼儿语言表达兴趣的养成。
(二)根据差异划分层级,细化幼儿语言表达演练
幼儿时段的孩子由于成长环境、天赋资质的不同,他们表现出来的语言功底也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了有效规避这一情况,教师则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差异来划分层级,以更具针对性的方式,组织孩子们进行语言表达的练习活动,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提升每一名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
例如,教师在教授“小记者”这一课程时,可以根据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之划分为不同的练习层级。授课时,教师需要先带领所有孩子学习本课程涉及的各个知识点,以此奠定全部幼儿的课业知识基础与语言表达基础;而后,教师则需要根据先前划分的层级,分别布置课堂练习的任务。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层级,教师可以再度带入情景游戏,让该部分孩子以“街头采访”为题,进行自主式的表述演练;语言表达能力适中的层级,教师可以安排该部分孩子反复阅读课文,并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进行两人一组的对话演练;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层级,教师则需要亲自带领该部分的孩子进行二次的细化讲解,教授其字词发音、语言组合等知识的同时,引导孩子们进行跟读演练。教师选用分层化的方式来辅助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既尊重了孩子个体之间存在的语言差距,又让所有的孩子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提升,进而实现了幼儿语言表达演练环节的细化。
(三)立足生活塑造情境,强化幼儿语言表达运用
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可以“语言能力”灵活、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因此,教师开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课程时,可以以生活作为出发点,围绕各种生活场景来塑造情境,让孩子们以身临其境的形式进行演练,从而实现语言表达运用能力的强化。
例如,教师在教育“闹元宵”这一课程时,可以基于“传统节日”的角度来塑造生活情境。如,“元宵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塑造热闹、欢腾的元宵节时的氛围,并展示一些该节日特有的场景,比如,吃元宵、烤百灵火等,而后,再让孩子们根据这一情境,进行语言表达的练习。幼儿A首先表示:“我十分喜欢吃黑芝麻馅的元宵。”幼儿B说:“过元宵节时,天气很冷,烤百灵火可以取暖。”幼儿C则说:“……”又如,“国庆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国庆时的阅兵仪式,展示全国各地大范围张贴五星红旗的震撼场面。而后,再塑造“天安门”的情境氛围,让孩子们沉浸当中进行演练。再如,“端午节”,围绕“赛龙舟、吃粽子”等活动进行情境的塑造;“中秋节”,围绕“吃月饼、赏月亮”等活动进行情境的塑造。教师依托生活节日的情境来辅助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既能够为孩子们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练习体验,还能够让孩子们掌握在不同节日时所需要使用的语言知识,进而增强了孩子们自身的语言运用能力。
(四)注重语言词汇积累,夯实幼儿语言表达功底
语言表达方法、语言思维逻辑等要素决定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上限,而语言词汇的积累则决定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下限。为了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则可以在讲解教材知识的同时,适度拓展课外优质的语言知识、语言素材,让孩子们以课外探索的方式进行学习与练习,并在这一过程当中,逐步夯实孩子们的语言表达功底。
例如,教师开展课外词汇拓展积累的活动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来选取素材。如,书籍角度,教师可以选用充满趣味性的“绘本”让孩子们在阅读时,根据书籍当中提及的字词,进行口语表达的演练,还可以让孩子们以绘本的故事情境为题,进行自主化的即兴口语表达锻炼。又如,视频角度,教师可以选借时下热播的动画片、与语言相关的幼儿教育视频或字词简洁的自然视频作为载体,让孩子们在观看时,进行跟随演练。该角度与前者相比,不仅过程更具动态感、生动性,而且还能够为孩子们留下更为深刻的记忆。待拓展学习环节结束后,教师还可以以某一课外素材为题,创设口语演练活动,让孩子们独立组织语言,表述这一素材所“讲述”的全部内容。教师灵活选用不同形式的课外素材来辅助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既能够扩大孩子们学习、练习的范围,还能够增长孩子们对语言字词的积累与储备,进而实现了幼儿语言表达词汇功底的夯实。
(五)增加口语锻炼机会,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自信
判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并不是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而是孩子们能够将在生活中有效、准确地进行口语表述。孩子们是否可以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口语进行表述,其表达自信心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培养每一名幼儿在学习中、生活中使用口语进行表达的自信心,教师则需要合理增加孩子们每日的口语锻炼机会,让孩子们在多次、反复、不同场景的演练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言表达自信。
例如,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为孩子们创造口语练习的机会。如,课堂教育角度,教师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频率,多提问题,让孩子们举手进行回答;也可以增设课文朗读的环节,让孩子们自主进行阅读,并使用口语概述课文内容;还可以创设课堂互动活动,让孩子们以同桌、前后桌交流的方式,进行口语锻炼。又如,课间游戏角度,教师可以创设情景游戏,让孩子们在情景演绎的过程中,进行口语锻炼;也可以创设问答游戏,让孩子们在猜谜的环节中,增强思维、锻炼口语。再如,午餐角度,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在打饭时、吃饭时,大声说出自己吃的午餐包含了哪些食材;也可以让孩子们相互描述,同桌的午餐包含了哪些食物。教师将口语锻炼细化到各个环节当中,既增加了幼儿口语表达的练习机会,又提高了幼儿口语表达的质量,进而在不同场景的演练中,切实增强了幼儿语言表达的自信心。
(六)切实发挥家长作用,养成幼儿语言表达习惯
口语表达能力适用于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因此,仅凭借幼儿园教师一方施力,远远无法达到理想化的教育效果。为了有效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则可以将家长们带入到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环节当中,通过发挥家长群体特有的优势,来提升教育、练习工作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并在这一环节当中,逐步养成孩子们的口语表达习惯。
例如,教师开展“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主题的家园联动活动时,可以从“线下”联动与“线上”联动两个方向出发。“线下”联动方向,教师可以创设园区亲子团建活动,让家长们陪同孩子一起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游戏;也可以创办园区教学开放日,让家长们参与到课堂教育的环节当中,辅助教师完成课堂讲解与训练的工作。“线上”联动方面,教师则可以将口语训练相关的内容,录制到微课视频当中,让家长们参考视频,于家中引导孩子进行训练;也可以采取网络授课的方式,进行远程口语教导。进而,在不同形式的家园共育中,切实扩大了幼儿口语表达训练的范围,切实助力了幼儿口语表达习惯的养成。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立足多元角度,选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辅助教育工作,既能够为孩子们带来全新且生动的学习、练习体验,还能够有效提升孩子自身的口语表达水平,促进孩子口语表达综合素养成长的同时,又在根本上推动了幼儿园口语表达、口语表述素质养成体系的构建进程。
参考文献:
[1]王静杰.浅谈培养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21(16):181-182.
[2]禹雪平.创设语言环境,有效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J].中外交流,2021,28(11):246.
[3]李杏.浅谈如何训练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J].情感读本,2021(3):77.
[4]高禹.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途径试析[J].空中美语,2021(6):1081.
[5]王立琴.幼儿教育中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