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村高中地理研学实践活动的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作者: 王嘉惠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高中课程改革成了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趋势。2021年广西加入了新课改新高考的队伍。“3+1+2”模式的新高考改革让学生拥有更大的“选科”自主权,但学生普遍缺乏科学选科的意识和能力,存在盲目报考、频繁改选学科等问题。开发融入农村高中职业生涯教育的高中地理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研学中了解地理相关的职业发展方向及其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自我决策力。
【关键词】农村高中 地理研学 体验式 职业生涯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3-0016-03
一、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新高考制度的不断深入,广西于2021年正式加入新高考的时代洪流中。新高考制度的“新”,最明显体现在赋予高中生自主选择学科权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前置化”。如何在高中三年里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快速挖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合理选科选考,成为未来大学志愿填报和人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节点。然而,由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社会经验和职场生涯体验等方面经验欠缺,很多学生对学科的职业素养和要求认识模糊,存在着意识模糊、盲目报考、频繁改选学科等问题。如何在这种时代的背景中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并合理规划自己的高中学习生涯规划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提升高中生生涯规划意识和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效率,是高中一线教师必须深入探索的问题。
二、运用地理研学实践活动进行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优越性
高中地理学科是一门包容性强、涉及面广、集自然和人文于一体的学科。学科核心素养重在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地理研学是地理实践力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地理研学实践活动中融入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在地理研学实践活动中进行地理实践探索,掌握地理相关知识和技能,获得职业体验感,培养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体验与地理相关的职业基本要求和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升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决策力。
三、运用地理研学实践活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1.基本要求
基于农村高中地理研学实践活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以高中地理课标要求、高校招生要求与人才培养计划为理念,依据国家人才培养要求和社会人才需要,深切落实地理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教材的选材与素材积累过程中,筛选适于融合职业生涯规划、符合高中生认知发展特点及课程标准落实的地理实践素材,挖掘实际生活中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地理知识与职业,关注职业素养的培养,并在条件允许范围里设计相关地理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和职业体验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决策力。
2.基本原则
(1)立足于高中地理课标要求原则
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标,高中教学活动须在课标的基础上,围绕地理核心素养而开展。其中,在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方面,强调“搜集信息”“数据收集”“野外考察”“地理实践学习活动”“开展社会调查”等能力的培养。这就为地理研学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和方向。在此依据的基础上,积极展开农村高中地理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活动情境中,理论联系实际,体验地理职业对日常生产生活的意义,终身受益。
(2)立足于高中地理教材和乡土地理开发原则
高中地理教材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科学和人文地理科学两大部分的内容。内容涉及面广,每一模块都具有适合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主题的选定。在立足课标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学生身边的可利用的乡土地理素材,创设周边较为熟悉的地理研学实践情境,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热情,培养研学实践的基本能力和素养,锻炼了地理研学实践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地理品鉴能力,为其学以致用,参与家园建设做好一定的能力储备,增强学生建设家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立足于高中生认知发展水平原则
高中阶段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具备一定的探索和研究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但由于知识储备和见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仍需要教师在地理实践活动的创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带领学生提前做好实践活动的知识和能力储备,设计适合学生探究和实践的活动,以期获得最佳的实践效果。
四、运用地理研学实践活动进行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
1.依托教材,开发相关地理研学实践活动,培养地理相关职业基本能力和素养
在新高考背景的驱动下,地理教学手段逐渐趋向多元化。基于课标和教材,考虑到农村高中生的认知水平,结合横州市实际实践条件,对高中地理课程开展地理研学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内容进行了挖掘和开发。如,在学习了必修一《地球的演化》课程后结合课标和横州市本土现有地理乡土资源,展开六景霞义山附近泥盆系地层剖面的形成与演化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研学过程中,既对教材知识进行了深入探索,理论应用于实践,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同时,了解横州市的地质历史演化遗迹,增强魅力横州的乡土情怀,培养其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通过研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研学基本技能和能力,了解与地质地貌相关的职业,体验从事地质相关职业的日常户外工作内容之一,培养相关职业的基本素养,并对未来职业去向等方面进行了解和体验,利于学生了解地理学科的相关职业、工作内容、职业基本要求和素养等方面的内容,增强学生职业体验感,激发其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利于提升其对高中选科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决策力。具体如下:
2.充分利用周边资源,开展地理职业体验的研学活动
地理研学活动,具有公益性、普及性、教育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开展地理研学活动前,充分利用能利用到的社会力量,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地理研学实践探索,了解地理相关职业应具备的基本要求和职业素养,要从事相关地理职业必须要储备的知识,未来选科填志愿必须要走的方向。如在学习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节《水循环》课程后,为了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和关注生活、建设家乡的责任感,设计了市区周边的“龙首路段夏季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成因与防治”研学活动,具体如下:
3.巧用校内资源,开展体验式地理职业研学实践活动
地理研学实践活动是一门能够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所用的实用性学科。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可结合学生日常在校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地理研学实践活动,旨在运用地理知识与技能解决校内师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营造公共有序的校园环境和氛围,共建和谐校园的同时,体验相关地理职业的初衷和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如在学习了必修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和区域发展》的内容后,为加强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地理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加强学生共建和谐校园的主人翁意识,设计了校内“师生停车场地有序规划,共建和谐校园”的研学活动,具体如下:
五、结束语
本研学实践活动立足于课标和高校人才培养计划,结合现有可操作的乡土地理素材对教材进行拓展,融入农村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结合实际根据教材必修一中适宜开发农村高中地理研学实践活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举例,以期对农村高中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地理研学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白旭明.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1):92-9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5.
[3]王留成,郭立霞.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野外实践活动设计探索——以中国延庆世界地质公园实践活动设计为例[J].地理教育,2019(6):50-53.
[4]叶夏玲.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乡土研学旅行设计——以周宁县苏家山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1(34):85-87.
[5]沈琰琰,张家辉.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研究报告(2016-2020年)——基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数据[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1):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