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作者: 王青玉【摘要】大部分农村学生都是在初中时期第一次接触到和化学有关的知识,所以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学好化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另外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导致很多初中生的学习时间相对比较紧张,学习的任务也是非常繁重的。甚至有很多的初中化学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讲解的次数也比较少,所以导致有很多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导致学生化学的成绩下降,也很难激发他们的兴趣。那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了解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农村 初中化学 学习兴趣 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3-0190-03
一、前言
伴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但是仍然有一些教师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只是一味地向学生来灌输书本上的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很难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也忽略了化学实验的教学实践,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得越来越差。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学科素养的前提之下对授课方式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化学学习,提升学习成绩。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现状
(一)教学课堂氛围枯燥无趣
现如今有很多的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所采用的授课手段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单一的,所以很难在课堂上让学生产生兴趣,这会让学生觉得化学学习是非常枯燥乏味的。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就会变得越来越差。另外,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以有很多教师对于学生的成绩更为关注,在授课的时候更加关注的是传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而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相对来讲也是比较少的[1]。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更是会让学生的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显得非常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是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也是非常突出的。
(二)没有有效地结合化学实验
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和讲授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对来讲是比较繁重的,并且初中学生的学习时间也非常紧张,需要让他们掌握的知识类型也是非常多的,所以有很多初中的化学教师在授课的时候都是为了节约时间,快速地对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述,培养学生应付考试的能力,但是对于学生如何利用化学知识以及动手实践方面的能力并不是特别的重视。但是化学这一门学科想学习得比较好就是需要有足够的理解和实践。课本上所描述的化学反应的现象相对来讲比较抽象,如果在授课的时候教师没有结合实验进行教学就很难让学生对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很难让学生掌握实验的知识和技巧。并且如果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只是照本宣科,没有结合实验,那么也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觉到非常枯燥,从而影响到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三)教学观念滞后有待改善
有不少化学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来讲还是比较滞后的,他们在传授相关知识的时候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的观念根本没有发生改变,不仅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不符合新时代对于学生发展所产生的要求。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导致教师的教学手段相对来讲比较单一,更是很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
(四)学生主体作用不突出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之中需要让学生发挥更加重要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但是根据当前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并不是特别突出。很多化学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仍然是规划好学生的学习路线,让学生能够自主发挥的余地非常小。即便是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学生也必须得严格地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不能随意地更改实验的操作步骤,所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难以得到更好的发挥[2]。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于学生来说感觉自己就像是提线木偶,所以他们的学习热情很难被激发出来,甚至有一部分学生还会产生抵触心理,对于化学的学习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会变得更大。
(五)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在初中的化学学习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变化类型相对来讲是比较多的,这些变化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同时能够让他们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之中的问题。在化学学习的时候,学生如果对化学产生了好奇心理就更容易学习相关的知识,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在考试之中的成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看重基础的概念和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探究性的化学实验重视程度并不是特别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会导致学生只能枯燥地学习抽象的理论知识,没有机会进行实践操作,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整改也是很多化学教师需要格外关注的一件事情。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巧设悬念,妙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的化学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对于他们未来的化学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在初中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如果想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好基础,那么首先就是需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研读,要用更加灵活的方法来导入课程,通过这样的方法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容易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之中[3]。在进行化学教学的时候,只有给学生留下比较好的第一印象,才能让学生静下来听教师的教导,也才能够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化学知识,所以课程导入水平对学习效率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只有提升课堂的吸引力才能引起更多学生的关注,也能够让他们对课程产生更加浓厚的好奇心,取得更好的成绩。
现在的初中生年龄不大,思维反应速度相对来讲也是比较快的,很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也要利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来引起他们的兴趣。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围绕初中生的身体和心理的实际情况来引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并且要通过不同的导入类型来进行课程推进,也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随时进行调整。比如在学习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现象》时,如果只是通过观察蜡烛的形态很难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但是教师如果通过电影故事的形式来导入化学学习的内容就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比如可以通过视频展示电影中主人公家里停电了,一个人在家里害怕,于是点燃蜡烛,以此来导入点燃蜡烛这一个操作。在点燃了蜡烛之后可以发现蜡烛在燃烧前没有气味,而在燃烧后会产生光亮,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气味。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注意观察,蜡烛点燃之后的火焰也是分了不同的层次的,在吹灭蜡烛的时候会产生一缕白烟,通过这样的故事导入话题,然后由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就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让学生回答问题的主动性提升,让学习效率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规范化学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在进行化学学习的时候,如果想要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那么一定要有化学实验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化学实验的场景,也能够对学生的大脑产生刺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可以看得出来,积极的化学实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对于化学产生更多的好奇。比如通过铁丝在空气中和纯氧中的燃烧现象比较,以及生活中常见的面粉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所产生的爆炸等实验都能够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到化学的变化,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化学世界的神奇。在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教学的时候,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形成更加长时间的记忆,另外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所以在初中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所占据的部分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在进行九年级下册课外实验《自制汽水》时,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操作。这个实验非常简单,需要操作的步骤并不是特别多,另外也不会产生危险,最为重要的是这一个实验和学生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师完成了对于本节课的知识讲解之后可以对整个实验的过程进行简单的讲解,并且为学生布置实验任务,让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对学习化学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也能够让他们的动手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同时通过这样的讲解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树立探究的精神,对于以后的化学学习也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妙用实验教学,巩固求知兴趣
化学是一门需要以实验作为学习基础的学科,所以要有比较严谨的实验态度和操作流程。而在现行的教材之中所包含的化学实验数量是非常多的,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步骤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实验对于学生来说会更加生动形象也非常有趣,还具备一定的连续性,所以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教师更是需要灵活地运用化学实验,让学生能够主动进行思考,从而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氧气》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领学生进行实验,在课程开始之前准备一个装满了氧气的瓶子,然后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这个瓶子之中,让学生观察带有火星的木条在瓶子里面所发生的变化。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学生就可以发现,原本在木条上面所存在的火星只是一点点,但是放进装满氧气的瓶子里面之后就会马上复燃而后剧烈地燃烧,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会让学生对这个瓶子里面装着的气体产生好奇,想要知道为什么带有火星的木条会突然之间复燃,而且比原先燃烧得更旺。而由于学生之前对于化学知识了解相对比较少,所以在这个时候可以由教师引入相关的知识,告诉学生在瓶子里面所装着的气体就是氧气。有了这样的引入之后,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兴趣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也能够让他们对氧气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所以在导入了这样的一个小实验之后再来展开教学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也能够让他们的学习效率变得更高,学习兴趣得到更好的激发。
(四)贴近生活选择教学资源,调动学习兴趣
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学的很多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通过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意识到化学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并且和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也是能够更好地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5]。比如我们平常在做家庭卫生的时候会经常使用到洁厕灵,只要使用了洁厕灵之后,就能够让充满污垢的厕所变得焕然一新。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很多学生就会产生非常浓厚的好奇心,想知道为什么看上去非常小巧的洁厕灵竟然会有如此明显的作用。除此之外,氢气球能够在天空之中自由地飞行也是让很多学生都产生非常浓厚兴趣的一个问题,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探索也能够让学生对初中的化学知识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也是把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一个非常不错的案例。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也能够解释我们在生活中所产生的很多疑惑,让自己的阅历变得更加饱满。所以教师进行授课的时候一定要利用学生在生活之中会遇到的情况来导入课程,让化学的学习和我们的生活变得更为接近,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学习化学的趣味性以及化学知识在生活之中的实用性。比如在进行初中化学趣味实验《不用电的电灯泡》探究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众所周知,电灯泡之所以能够发亮就是由于电线插入到电源之中所起到的效果。所以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会把电灯和电源相互联系在一起,只有在不使用电源的情况之下让电灯泡发亮,才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导入相关的课程就能够更好地提升课堂的学习效果,也能够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更加容易。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的化学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创新,丰富课堂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变得更为有趣,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把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也能够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更好地激发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杨倩.探讨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2(12):39-41.
[2]伏红丽.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8):118-119.
[3]陈岩.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初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6):92-93.
[4]张帆.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9):37.
[5]梁春逢.关于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0(9):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