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周莉

【摘要】随着当前新课改教学理念的深化,我国教育领域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众多教育工作者开始注重教学工作效率的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以学生为主,通过在语文课堂中融入全新元素,提升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并组织灵活多样的课堂交流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吸收更多语文知识,提升语文学习的整体效率,帮助教师进一步开展高效语文课堂,增强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  高效教学  课堂优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3-0193-03

语文作为学生必要学习的基础课程之一,不仅决定了学生的文化成绩高低,同时也对学生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运用语文知识能让学生在生活中迅速解决众多实际问题。而在当前阶段,快节奏的学习环境以及年级的提升,让初中阶段学生接触的语文知识难度也在逐渐攀升。目前仍旧有部分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没有寻找到高效教学策略,导致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同时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呈现下滑趋势,本文就新课改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面临的难点问题以及具体解决策略列出几点详细观点。

一、新课改下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必要性

(一)是保证语文课堂质量的重要举措

在新课改理念不断深入的大环境下,教育工作者需要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呈现上升趋势,语文教师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思考并改良课堂结构和教学方式,在这一过程中,结合初中学生的性格及行为习惯总结出的高效教学方法,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更加迅速地与学生展开有效交互,通过学生反馈把控课堂节奏,课堂中的时间能够被教师充分利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进而有效提升语文课堂质量,推动学校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初中阶段学生对新鲜知识内容的好奇心较大,但仍旧会受到旧式教学方式和课堂内容的影响,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感到更加轻松自如,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渐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在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影响下,学生能够对语文这门课程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日后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可以减缓语文学习压力,同时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更加期待,与教师产生的互动交流越来越频繁,活跃课堂氛围,帮助教师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教学环境。

二、新课改环境为初中语文效率提升带来的优势

(一)为教师的备课工作节省时间

在新课改环境的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能够节省出更多时间,围绕新课改作出的教学模式优化以及教学手段更新,可以让众多新资源融入课堂。以往语文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对语文课文进行备课,制作内容量大的图文课件,课件内容大多围绕书本教材为主,而在新课改影响下,教师能够将更多教学资源进行拓展,把多种课外知识带入课堂,充实课堂内容,同时也能迅速完善课件,缩短了备课环节的时间,帮助教师完善其他教学环节,多接触初中学生群体,对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具有较大作用。

(二)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具备着育人的责任,教师从这一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对语文学科学习的积极态度。并且教师也要注重通过语文教学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以及课堂活动的组织,帮助学生提升文化成绩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使教师的语文教学更具教育意义。

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增效面临的难点

(一)初中学生对语文知识兴趣不浓

进入到初中阶段,很多初中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对文化知识的认识和态度也优劣不一,有许多学生在进行语文知识学习时,极易产生排斥厌倦的心理,这是由于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不能意识到语文知识具备的实际价值,在课下通常将充裕的时间用来嬉笑玩闹,面对语文课堂难以做到顺利的融入。这种情况就导致了教师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用来维持课堂纪律,同时也需要耗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并且一些教师的语文教学风格本身并不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容易导致学生在枯燥的语文课堂中产生烦闷心理,影响教师语文教学的整体进度。

(二)初中学生个体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当前阶段初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存在一定的个体能力差异,一些学生的语文成绩较好,在班内的表现突出,与教师的互动交流频繁,而一些学生由于基础能力较为薄弱,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很少和教师进行交流,这些学生在和其他同学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容易丧失学习自信。并且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不同学生个体差异问题,进而制定分层式教学,使不同层级的学生都得到提升。

(三)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趋于单一化

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将自己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以客体的身份加入到语文课堂中,设计表现性评价的过程也只是单一地围绕课文教材为主,很少将课外知识内容以全新形式在课堂中呈现。然而时代的发展一定会推动着教育教学领域不断前行的脚步,如若教师仍旧意识不到语文课堂活动创新的重要性,那么将导致语文教学效率相对下滑,学生无法认可语文教师,逐渐对语文课堂排斥,教师也很难及时做出课堂教学调整,极大影响了教师个人职业水平的提高。

(四)师生围绕语文知识有效交互少

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很少给予学生交流互动的时间,一些教师由于需要维持课堂秩序,在结合课件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只是较为注重学生的表现是否达到了自己的心理预期,对于课堂中的一些突发事件,教师也通常采取引导措施,很少针对学生的整体课堂表现调整课堂教学方向。这种情况就导致一些学生由于过度畏惧教师,抵触和教师展开交流探讨。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中产生问题时,不敢举手向教师进行反馈,在课下更是不敢带着问题寻求教师解决,这就导致了师生关系逐渐被拉远,学生不再期待语文课堂的开展,同时对于教师而言,也难以及时通过学生带来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不利于语文课堂的进一步创新优化。

四、新课改下语文高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多元化知识呈现诱导兴趣的养成

想要开展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围绕知识内容对语文课堂进行创新拓展,通过多元化知识的呈现形式,诱导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加快教师的语文教学进度。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众多教育工作者已经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在课堂中进行高效教学,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电子教学设备,通过新媒体平台将一些原本具有一定难度的语文课文,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吸收语文知识的速度得到提升。在《使至塞上》这首古诗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本篇课文涉及到文言文这一文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一些和这首古诗相关的优质教学课件进行借鉴,同时结合这篇课文的作者:诗人王维的文学常识,导入一些丰富的课外知识,可以是作者笔下其他的古诗作品段落,也可以是与作者生平相关的动画内容。教师借助新媒体平台中的一些视频作品,将本节课古诗段落中“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等片段进行呈现,精彩的视觉特效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初中阶段的学生迅速对教师开展的古诗教学产生兴趣,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和教育教学领域延伸而成的产物——微课,帮助学生在课下进行随时随地的语文预习复习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减缓,在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影响下,有效提升语文知识的吸收速度,对教师开展的语文高效教学具有极大推动作用。

(二)灵活课堂互动活动开展改善气氛

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沉闷的课堂氛围是影响教师开展高效教学的因素之一,这就需要教师借助灵活的课堂互动环节来改善学习氛围,并且帮助学生锻炼综合能力,使学生逐渐朝着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比如在《黄河颂》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设计学习目标,并且让学生按照数量分为不同小组,随后设定时间,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内容展开交流探讨。在探讨结束后,教师可以将列出的朗读、背诵、简答等等目标,设计成竞赛性质的课堂抢答活动,每位小组成员在抢答成功后则为本组累积一分,抢答活动结束后获得分数最高的小组取得胜利。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调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受到团队责任感的驱动,更加自主地围绕课文进行知识探讨。并且学生的交流互动能力也能够得到锻炼,逐渐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借助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迅速克服语文学习问题。同样教师也能够借助这种课堂互动,更好地为学生讲解语文学习中阅读、朗读、写作等等基础知识内容,使学生体会到巩固基础知识的重要性,进而帮助学生提升语文基础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高效发展。

(三)融合生活元素强化知识运用能力

有许多学生在接触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吸收知识的速度缓慢,面对语文课文具有众多疑问,在背诵文学常识、运用语文知识时时常会感到困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没有将语文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结合,导致语文学习效率逐渐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将课本内容结合生活元素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强化知识运用能力,并体会到学习语文带来的实际益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由于本篇课文具备众多复杂的知识点,涉及到大量文字的翻译,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原文内容后,展开进一步的课文翻译、原文背诵活动,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列出一些案例,可以是一些虚拟故事,也可以是国内外的时事新闻。比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温水煮青蛙的科学实验以及鲶鱼效应等等,学生在观察到这些现象后,则会对语文课本内容产生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日后观察到和语文知识相关的生活现象时,学生能够迅速引发共鸣,运用知识的过程更加得心应手,帮助教师有效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体现出语文教学蕴含的更高价值。

(四)注重家校合作共建良好学习氛围

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知识水平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家庭对于学生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并且在家庭和学校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帮助教师的教学工作实现增效。教师应通过班级群,和学生家长展开交流沟通,结合学生在班级内的学习表现,将自身的教学理念传递给家长,并且为家长提供一些适合该年龄阶段学生学习的语文课外知识内容。同样教师也要鼓励家长在生活中带领学生多接触一些语文知识相关元素,比如可以陪伴学生在课余时间走进图书馆,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感受文字蕴含的魅力;在线上观看一些蕴含丰富文学艺术的电视电影作品等等。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接触语文知识,逐渐产生语文学习兴趣,并且在回到课堂后具有更多发言交流的欲望,帮助教师充实课堂教学内容,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五)改良表现性评价方式培养自信心

教师的教学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中考带来的极大学习压力,心态会结合个人学习成绩出现浮动,此时教师在运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个人学习进度展开优化调整。在面对一些学习成绩薄弱的学生时,教师不要一味地进行批评指责,而是要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正。在面对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时,教师除了用语言肯定学生努力取得的成果,还要多提醒学生,使其意识到自身还具备更多的成长空间,帮助学生逐步突破个人的最近发展区,并建立起语文学习信心,同时也会有效拉近师生关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五、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顺利开展语文高效教学,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紧紧跟随课改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多观察、总结课堂教学现象,结合学生的个人学习水平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升个人的执教水平,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带领学生共同在语文课堂中体会语文知识蕴含的无限魅力。

参考文献:

[1]吕晓霞.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高效教学效果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6):117-118.

[2]陈清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1(9):82.

[3]唐军.探析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J].考试周刊,2021(40):53-54.

[4]侯素卫.新课改实施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世纪之星—初中版,2021(23):65-66.

[5]胡小兰.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策略探究[J].明日,2021(10):53-53.

[6]李贵忠.新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下),2021(9):98-100.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