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现状及提升研究
作者: 王晓军 赵文平
摘 要 教材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已确立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具体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质量进行评价。经调查分析,得出新形态教材在内容维度处于“良好”偏“优秀”水平,在呈现维度处于“良好”偏“优秀”水平,在教学适用维度处于“良好”偏“一般”水平,在设计维度处于“良好”偏“优秀”水平,在适应维度处于“一般”偏“良好”水平。未来提升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需要进一步增强教材内容的实用性、教材形式的多样性、教材资源的丰富性、教材设计的创新性、教材开发的多元性。
关键词 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法;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5)02-0067-07
一、问题提出
职业教育教材的质量是关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教材能够更好地彰显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充分满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求,是职业教育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打造一批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充分融入行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标准。由于编写标准不一、开发技术力量薄弱、开发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新形态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共有197种新形态教材入选,与“十三五”期间相比,入选数量大幅增长[1]。随着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出版数量的增多,新形态教材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对现有的新形态教材质量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才能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质量提升指明方向,从而促进现代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现有关于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内涵、编写研发策略等方面。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内涵是指从教材的内容组织模式、内容结构和内容呈现方式与结构等层面进行创新变革[2]。在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研发策略层面,提出加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基础建设、加强融媒体和数字化资源建设、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教材结构观等具体策略[3]。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在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研究领域,已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在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质量评价领域,学者仅构建了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评价指标体系[4],鲜有从实证研究层面对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进行评价研究。
本研究基于前期研究构建的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调查问卷,通过对职业院校一线教师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开展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根据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质量评价结果,分析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存在的现实问题,以期为未来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质量提升提供方向和对策。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基于前期研究成果,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法构建了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的各指标具体权重[5]。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出了各具体指标的同级权重和全局权重,见表1。
(一)研究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原理的评价方法,通过构建模糊关系矩阵,将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在处理模糊信息时的局限性[6]。
本研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进行评价,首先建立评价对象因素集和各指标的评语集,然后根据调查数据分析,构建模糊关系矩阵,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最后得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结果。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在正式问卷发布之前,为了确保数据收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随机选取了15名对新形态教材有深入了解的专家和教师进行问卷试填,根据试填反馈意见,研究团队对问卷进行了细致的修订和改进,完成《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现状调查问卷》的编制。
在信度检验方面,采用信度系数法,经SPSS 24.0软件计算得出问卷整体数据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80,大于标准值0.8。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899~0.939之间,均大于标准值0.7,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在效度检验方面,经计算得出各维度的组合信度(CR)值在0.899~0.940之间,均大于标准值0.7,平均方差抽取量(AVE)值在0.528~0.600之间,均大于标准值0.5,说明该问卷的收敛效度较好。计算得出各维度的平均方差抽取量(AVE)的平方根在0.727~0.775之间,在相关性矩阵中,均大于该维度和其他维度的相关系数值,说明该问卷的区别效度较好。综合上述分析,该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对新形态教材有深入了解的专家以及潍坊职业学院、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的教师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回收问卷628份,经筛选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568份,问卷有效率为90.4%,问卷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表见表2。
三、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分析
(一)模糊综合评价
1.建立评价对象因素集
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因素集由一级指标组成的因素集U、二级指标组成的子因素集Ui、三级指标组成的子因素集Uij共同组成。其中一级指标因素集U={教材内容、教材呈现、教学适用、教材设计、教材职教适应}。二级指标子因素集以U1和U2为例,U1={内容选择、内容组织、内容表述};U2={教材出版质量、教材多媒体与立体性、教材新形态丰富性}。三级指标子因素集以U11为例,U11={课程思政和职教理念、知识科学性、知识实用性、知识先进性、跨学科整合性},其他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子因素集结合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同理可得出。
2.建立各指标的评语集
根据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这一研究问题,将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结果划分为5个等级,评价集定义为V={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
3.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集
前文中已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研究得出了各具体指标的同级权重和全局权重,见表1,则评价指标权重集W={W1,W2,…,Wn}T。n表示具体指标的数量,权重集同时满足Wi=1,即各权重集数据相加为1。
4.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与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有关的各指标具体量化值。进一步对各指标具体量化值进行整理和计算,得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指标因素的评价矩阵,见表3。
5.评价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
(1)模糊算子的选择
本研究选用了加权平均型算子,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强调主要因素的作用,同时也充分考虑到每个因素对于整体评价结果的贡献程度[7],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现行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的具体情况。计算公式为:
其中wj表示评价对象第j个因素的权重集,rjk表示模糊综合评价矩阵中的元素[8]。
(2)单因素模糊综合评价
单因素模糊综合评价能够体现单个因素对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的具体影响和贡献程度。本研究以“内容选择(C1)”为例进行计算,其模糊评价矩阵为:
权重向量为:WC1=[0.2491 0.2302 0.2096 0.1706 0.1405],由此可计算得出“内容选择(C1)”的模糊综合评价值。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p2=0.4718,上述计算结果中“良好”的隶属度最大,“优秀”的隶属度(p1=0.3057)相对也较大,因此可以得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在“内容选择”方面为“良好”偏“优秀”水平。按照同样的操作步骤,可依次计算出一级指标中各具体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值,从而构建出一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
由上述一级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分析结果可知,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在“内容表述”和“教材出版质量”方面为“优秀”水平;在“内容组织”“教材新形态丰富性”“教材教学适切性”“教材教学服务性”“教材结构设计”“教材界面设计”“教材图文设计”和“职业道德与素质培养”方面为“良好”偏“优秀”水平;在“教材多媒体与立体性”方面为“良好”偏“一般”水平;在“教材技术适用性”“教材互动设计”“行业相关和前沿性”和“实践操作与技能导向”方面为“一般”偏“良好”水平。
(3)整体模糊综合评价
整体模糊综合评价能够综合所有评价指标,对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质量做出总体评价,整体评价结果更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更能够反映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的整体情况。
与上述单因素模糊综合评价研究过程同理,计算得出评价目标层的模糊综合评价矩阵为:
由评价目标层模糊评价矩阵计算结果可知,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在“教材内容”方面为“良好”偏“优秀”水平;在“教材呈现”方面为“良好”偏“优秀”水平;在“教学适用”方面为“良好”偏“一般”水平;在“教材设计”方面为“良好”偏“优秀”水平;在“教材职教适应”方面为“一般”偏“良好”水平。
最后计算得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A)的模糊综合评价值:
由此可得出,模糊综合评价向量对象的最大值为0.4114,对应评价等级为“良好”,因此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综合评价结果为“良好”水平。
(二)评价结果分析
本研究将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集V={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进行赋值处理,对应的赋值分别为5、4、3、2、1,并进行去模糊计算,最终得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评价结果,见表4。
1.教材质量整体上处于“良好”水平
由评价结果可知,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的评价值为3.9418,整体上为“良好”水平。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建设工作,提升新形态教材的质量和适应性,政策文件的发布极大推动了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质量的提升。由于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形式丰富,结构多样,包括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数字教材和融媒体教材等,新形态教材的编写和开发标准不统一,且无规范的评价标准,导致现行新形态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未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类型特色,新形态教材整体质量还有待提升。
2.教材内容维度处于“良好”偏“优秀”水平
由评价结果可知,新形态教材质量的教材内容层面评价值为4.0649,高于总体质量评价值,处于“良好”偏“优秀”水平,说明教材内容维度评价值对新形态教材质量整体评价值具有正向影响。通过分析对应二级指标的具体评价值可得知,“内容表述”这一指标的评价值最高(4.2743),说明现有新形态教材具有较好的文字准确性、图表匹配性和实例与案例恰当性。这些指标的高标准确保了教材内容的清晰易懂,有助于学生准确理解和应用知识。文字和图表的有效结合可以增强信息的传达效果,而实例与案例的恰当使用则有助于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的结合,提高学习的吸引力和实践价值。
新形态教材在“内容选择”层面(3.9951)处于“良好”偏“优秀”水平,说明新形态教材有效融合了课程思政和职教理念,同时教材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及跨学科整合性。新形态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前瞻性不仅反映了教材对行业趋势和技术发展的紧密跟进,也体现了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职场需求方面的重视。新形态教材在“内容组织”层面(4.0345)处于“良好”偏“优秀”水平,体现了新形态教材体系结构的合理设置、知识层次的清晰划分、知识逻辑的严密性和知识的渐进性,以及案例与项目活动的有效结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还能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特别是案例与项目活动的融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增强了学习的应用性和现实相关性,也体现了教材对于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