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值得关注的行企

评选标准

■ 对职业教育与培训有独到理解和价值判断

■ 持之以恒实施或支持教育与培训工作并具有新鲜经验

■ 行业企业文化与培训有较高融合度

■ 行业企业组织在业内或公众中具有较大影响力

上  榜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中电科芯片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

入  围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鹰览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淮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南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海尔集团公司

深圳市安科讯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入选理由

作为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的领军企业,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投身职业教育建设与发展,在主办行业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单位和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等基础上,牵头组建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亮 点 中铝集团牵头的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我国第二个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旨在打通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统筹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教育链上,国家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员单位中,有19所普通高校、33所职业院校,实现了共同体内的职普融通。在产业链上,以中铝集团为牵引,集合了88家上下游企业。在人才链上,共同体内既有普通高校培养的高技术人才,也有职业院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在创新链上,共同体内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将“0到1”的原始创新和“1到10”的应用创新串成创新链条。有色金属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将针对产业链的技术研发、产品研制、工艺改进、质量提升,以及教育链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制定技术需求和供给清单,并针对“卡脖子”技术建立联合攻关机制。同时,校企依托战略领域核心产品标准、关键领域新技术标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打造职业教育“金专、金教材、金课、金师、金基地”,推进产教标准有效衔接,提升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

企业简介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中央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拥有中国铝业、云南铜业、中铝国际、云铝股份、驰宏锌锗、银星能源6家上市公司。集团产业链涉及铝、铜、铅、锌、镓、锗等20余种有色金属元素,主营业务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4年位列世界500强第214位。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

入选理由

秉承企业改革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紧密相连的原则,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深挖企业内部潜能,依托内部的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创新开展“矿心”职业教育帮扶项目,持续为定点帮扶地区的学生提供免费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打造出一张亮丽的央企服务乡村振兴名片。

亮 点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深挖内部资源,依托攀枝花技师学院,创新开展“矿心”职业教育帮扶项目。该项目为中国五矿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县的困难家庭学子提供3年免费职业教育机会和就业岗位,通过兜底生活补助和推荐就业岗位等方式,帮助家境贫寒的学子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被“矿心”项目选拔的优秀学子,按照个人意愿和学院考察推荐,免费进入各专业班级接受三年职业教育。学习期间,中国五矿在提供全部学费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杂费补贴、生活补贴。考虑到跨省就学,中国五矿为学生准备了每年四次的探亲交通补贴,一年5000元的学杂费,1200元的探亲交通费,2000元的购买课外书籍、电话费补贴,统计下来,每个学生每年补贴1.5万元。其中,学杂费由中国五矿拨付给攀枝花技师学院用于日常教学,其他生活补助由攀枝花技师学院按月代发给学生,实现了学生拎包入学,家庭无需承担任何费用。同时,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和奋斗精神,还会为合适的学生介绍勤工俭学的机会。自“矿心”职业教育帮扶项目开展以来,在保证教育资源与教育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扩大项目招生规模,逐步覆盖全部6个定点帮扶县和1个对口支援县。

企业简介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0年,以金属矿产为核心主业,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拥有8家上市公司。公司总部位于北京,以金属、矿产品的开发、生产、贸易和综合服务为主,同时兼营金融、房地产、物流业务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2024年位列世界500强第69位。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入选理由

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将企业资源引入职业教育,与多所职业院校共建中船产业学院,探索标准共研、专业共建、培训共营、认证共管、就业共促、毕业共护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持续为船舶行业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我国船舶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示范经验。

亮 点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深耕船舶行业技能人才培养,先后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双鸭山技师学院等合作建设中船产业学院,协同培养企业发展亟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一是标准共研,围绕促进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对接、课堂教学过程与行业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对接的目标,共同研制相关专业的教学标准。二是专业共建,依托产业学院建设基础及分级建设规划,开展相关专业的共研共建工作。三是培训共营,协作开展相关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训,承担“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师资培训与考评员资质培训,同时面向社会提供人才培训、咨询设计和技术服务。四是认证共管,共建“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站点,在服务学生职业技能认证的同时承接区域内相关产业人才职业技能考核及认证服务。五是就业共促,学校为学生打造职前评估体系,并将职业素养培训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周期;企业为学生提供不同岗位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机会。六是毕业共护,开放终身教育学习资源,满足毕业生学历提升和继续教育的需求,共同赋能产业学院学生毕业后的能力提升。

企业简介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84家,员工20.5万人。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能够设计建造符合全球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的船舶海工装备。2024年位列世界500强第309位。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入选理由

作为全球汽车品牌组合价值排名前十中唯一的中国汽车集团,在汽车前沿技术领域精耕细作的同时,重视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速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融合,合力打造一批适应企业发展、符合吉利 4.0 造车时代需要的技能人才,探索出一条产教融合的新路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产教融合发展树立了典范。

亮 点 重视各类职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是公司从小到大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吉利集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课程设置、学生培养都围绕产教融合来开展,深入推进校企“双元”发展,让学校人才培养更贴近产业需求,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真题真做”,解决企业“用人难”和学生“就业难”的双重困境。近30年来,公司在教育上的投入已经超过百亿元,建起了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吉利学院和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等7所本专科院校,从中高职到应用型本科,再到专业研究生教育,打造了一条完整的职业化人才培养链条,为汽车产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公司和它的合作伙伴们已向相关院校开放了30个大类、300种职业岗位,共建了20多个现代产业学院。此外,公司积极探索“三个校园”建设。一是“跨界校园”,让院校和企业之间的资源、机制、空间重塑,打造绿色可持续的职业教育。二是“跨区校园”,利用产教融合机制和线上教育平台,整合国内外资源,让职业教育更加国际化。三是“并行校园”,通过AI赋能的智能体教育,建立线上智能体与线下实体相互支持的全新教育模式。

企业简介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一直专注实业,专注技术创新,在中国、美国、英国、瑞典、比利时、马来西亚建有世界一流的现代化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工厂,拥有各类销售网点超过4000家,产品销售及服务网络遍布世界各地,是全球汽车品牌组合价值排名前十中唯一的中国汽车集团。现资产总值超5100亿元,员工总数超过14万人。2024年位列世界500强第185位。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入选理由

在立志为国家构建安全网络空间的同时,积极推动网络安全产业与职业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协助职业院校进行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五金”建设,发布网络安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图谱,全方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网络安全技术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了行业领军企业的导向作用。

亮 点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职业院校紧密合作,共同研讨制定符合区域经济特色和学校优势专业的校本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推动网络安全人才培养的“五金”建设。一是通过分析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和用人需求,联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打造“金专业”。二是围绕双师型队伍建设,着重提升教师的网络安全专业技术能力,打造“金师资”。三是引入产业资源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聘请企业工程师针对实战化课程进校进行“双讲师”教学,提升课程质量和实用性,打造“金课程”。四是校企双方围绕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开展校级教材编写,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类型特色鲜明、适应时代要求的“金教材”。五是充分发挥企业产品线齐全及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建设虚实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金基地”。2023年,公司与阜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申报的“面向皖北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24年,公司在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上发布了符合中国网络安全实战、实践要求的网络安全人才能力图谱《2024网络安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图谱》。

企业简介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网络空间安全市场,向政府、企业用户提供新一代企业级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公司是全领域覆盖的综合型网络安全厂商,连续多年蝉联《网络安全行业全景图》企业;在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发布的2021-2024年“中国网安产业竞争力五十强”榜单中,连续4年排名第一。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入选理由

作为全国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龙头企业,不仅致力于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更在社会责任的履行上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积极探索适应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与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成立全国中职首个“汇川工程师学院”,并协同高等职业院校开展长学制人才培养,打造“中职+高职+企业”的协同育人新模式。

亮 点 2023年,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汇川技术中职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024年,双方继续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成立“汇川工程师学院”,并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长学制人才贯通培养试点工作,构建“中高企”长学制协同育人新模式。汇川工程师学院通过引入企业核心技术与真实生产线,与企业合作建立集生产、教学、培训、竞赛于一体的全国中职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打造集专兼互聘、跟岗实习、教师培训于一体的全国师资队伍培训中心;建立集培训认证、技能大赛、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工程技术培训中心,提升专业设置与产业的匹配度,培养在行业内具有绝对竞争优势的人才。长学制人才贯通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五年一体化人才贯通培养机制,实现从中职到高职的无缝对接,为学生提供连贯、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公司联合中职学校成立“汇川班”,对接高职院校“汇信班”,形成“校企双元驱动、高职高端引领”的“汇川班+汇信班”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创新、职业素养培养等方面,紧密围绕先进制造业尤其是智能化生产线装调与应用领域的实际需求开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