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利电力职业学院
入选理由 立足水利、电力行业,以“全科融通育全人”理念,在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人文情怀、创新能力和开阔视野,适应性强,扎根基层的复合型水利电力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亮 点 学校立足水利电力行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走特色化办学道路,逐步确立了“以工为主、以水为特,水电特色鲜明、人才培养出名、行业服务知名、国际交流有名的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办学目标,并率先提出了“全科融通育全人”基层水电人才培养新理念,构建了全科融通、全面发展的基层水电人才培养体系。“全科融通育全人”从“十二五”期间整体、综合、文理兼容到“十三五”“十四五”期间跨界、融合、融通的培养举措,撬动了专业集群、课程体系、实践基地、科研竞赛、机制创新,形成了多维融通育人的培养策略,培养了一大批适应一专多能、多岗切换、扎根基层、勇于奉献、忠诚担当的“全科”之水电基层“全人”,为广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实施“素质提升、匠心培育、模式改革、创新创业、立体通道”五大工程,从顶层设计“价值、品质、知识、技能”等“四维”人才培养规格,立足专业交叉跨界创新,将基层工作所需知识技能融进校内教学主课堂、校外创新课堂和社会实践乡土课堂中,构建了民族化、实景化、水情化、信息化、双元化“五化并举”全景教学工场,创新了政行企校协同育人、共生发展的“顶层直通基层”人才供需保障机制,培养了一大批“一岗精通”高技能、“多岗融通”高适应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扎根基层高情怀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全国首创“三定三免”政策,实施订单式基层水利人才定向培养。“三定三免”即入学签订定向协议,免学杂费、免书费、免住宿费,实施定向培养,毕业后直接分配到水利基层定向就业,纳入事业编制实名制管理。广西水利电力行业80%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中坚来自学校,学校获水利部授予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地区水利人才培养基地称号。
学校以服务水电行业为重点,始终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为办学主渠道,牵头组建的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教育集团发展成为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通过职教集团,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等 500 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国内龙头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合作、基地共建、员工培训”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共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4 个,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 31 个,建成全国水利院校最大的“一部一馆八平台”理实一体化水利综合教学实训场和“虚实—耦合—仿真”电力综合教学实训场,形成了“政行企校联动、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特色。
学校以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抓手,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走出去”战略,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通过“输出”技术、人才、文化,为东盟国家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了亟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并为东盟国家水电行业基础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规范”。“校—企—校”共建海外培训基地4个,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27期、4200余人次,共建水电行业教学标准、岗位标准19项。1000多名优秀毕业生参与柬埔寨、越南、巴基斯坦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水利电力工程建设,参与国际水利电力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