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主导的现代产业学院是如何建设的?
作者: 鲍计国 鲍长生摘 要 现代产业学院是促进产教融合的有效平台,是多主体联合区域产业发展所需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华为ICT学院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典型模式,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建设:制定适应ICT人才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以实验实训平台为核心的ICT基础设施;组建校企混编的专业课教学团队;构建以实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类为主的课程体系;实施对华为ICT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监控。华为ICT学院建设案例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启示为:要重视企业利益,激发企业主体活力;要明细校企双方权责,规范工作流程;要注重合作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协同推进各项工作。
关键词 现代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企业主导;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14-0019-04
现代产业学院是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而衍生的新型办学模式,通过引导高校面向区域、行业、产业办学,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0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工信部办公厅发布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提出,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机构等双方或多方办学主体作用,加强区域产业、教育、科技资源的统筹和部门之间的协调,推进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资源,探索“校企联合”“校园联合”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校企共建共管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延伸职业学校办学空间”。由此可见,“政行校企”是建设和管理现代产业学院的主体,尤其是如何充分发挥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重点和关键。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们从产业学院的内涵[1]、发展历程[2]、治理体系[3]、制度逻辑[4]、运行模式[5]、存在的问题[6]、提升路径[7]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从产业学院基本概念组织特征的内涵研究逐步过渡到产业学院的外延性研究,为后续的现代产业学院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关于现代产业学院自身建设中校企如何协同合作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选择华为ICT学院为研究案例,从企业和院校双重视角审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探讨以企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特点和路径,以期丰富现代产业学院已有研究理论体系,同时为现代产业学院的实践探索提供借鉴。
一、华为ICT学院的基本情况
华为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学院是指以华为为主导,合作学院为建设主体,旨在培养信息与通信技术人才的校企合作形式。华为公司负责制定建设要求、整体框架、建设步骤、资源开发等,合作院校负责实施具体人才培养。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华为公司为合作院校提供软硬件支持,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共生共长共育ICT产业人才。截至2023年2月,华为ICT学院已经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授权院校1900余所,每年培育学生15万人以上[8]。
(一)华为ICT学院的建设步骤
所有华为ICT学院的建设步骤与解决方案均由华为公司统一提供。华为公司通过官网或其他途径发布ICT学院项目内容,对院校成为ICT学院的优势、建设条件和步骤进行说明。有意向合作院校按照要求,填写申请书,通过华为公司网站提交至华为公司相关部门审核。华为公司会根据院校学科专业特点、专业建设基础、招生规模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是否可以合作。如果达到华为公司的要求,双方签署华为ICT学院项目协议,以合作院校相关专业为基础,共建华为ICT学院。合作院校按照协议支付给华为公司软硬件设备费用,获得“华为ICT学院”冠名授权和技术支持与技术培训,并享有参加华为公司的教育教学与技术研发等活动的权益。华为ICT学院的建设与发展须具备相应的基础支撑,如TaiShan服务器、华为云、Atlas智能计算平台等,以达到教师教学及学生训练实习的需求。华为公司对不同ICT技术方向实验室可联合组网或者独立组网,进行相应的配置清单及报价。为此,学校要根据自己的选择支付华为公司一定量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后期根据软硬件添加情况以及设备升级情况进行小规模投入。除此之外,双方还会针对师资培训、课程建设、学生考证等方面的费用标准以及权利与义务关系签订具体的协议。华为公司与合作院校首先成立的是预备华为ICT学院,经过一年的试运行,如果在师资力量、课程建设、学生人数、软硬件条件等方面达到华为质量监控标准,就成为正式华为ICT学院,反之则不能成为华为ICT学院。
(二)华为ICT学院的合作模式
华为ICT学院实行华为主导、院校为主体的模式。华为公司为合作院校定制解决方案,提供课程授权、教师赋能、学习资源。在华为公司的授权与帮助下,合作院校在课程大纲、实验环境、教师认证等方面获得提升,进而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ICT教育与学习条件以及工作机会。
华为ICT学院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课程授权。授权院校开设华为相关课程,并将相应的课程资源(教材、PPT、实验手册等)、通用的人才培育方案和实验室建设方案传递给学校。第二,教师认证。对掌握华为ICT技能的教师进行理论知识、授课水平、实践技能认证。获得某方向认证的教师具备授课华为对应方向课程的能力和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第三,实验室建设方案设计。根据合作院校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提供满足高校个性化需求的实验室建设方案和实验教学资源。
产教融合中,校企合作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奉献多少。华为公司在华为ICT学院中处于主导地位,以全面、详尽的解决方案赋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保证了作为人才培育主体的合作院校获得充足的支持,真正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对接。
二、华为ICT学院创新性建设路径
(一)制定适应ICT人才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
由于已有人才培养方案不适应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需求,合作院校的系或专业成为华为ICT学院之后,将会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大一、大二学生重点学习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要参加公共英语、计算机考试,以及参加初级云计算工程师认证、网络工程师认证等,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大三学生主要进行技能训练,学生要参加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认证、高级软件工程师认证、Linux运维工程师认证、资深网络工程师认证等,学生还可主持、参加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创项目以及各类学科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等,重点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职业思维能力,应用、设计、开发软硬件能力以及沟通协作与项目管理综合能力。大四学生主要进行岗位实习、毕业设计和创新创业实践。此外,华为ICT学院设置了多类“课程置换”模块,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实现课程的统分结合,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生的需求。
(二)打造以实验实训平台为核心的ICT基础设施
华为ICT学院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设华为TaiShan服务器、华为云等公用基础设施;二是建设ICT学院人才培育所需要的实验室、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等。作为全球领先的ICT领域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公司为合作院校提供优质的、成熟的教学实训设备解决方案,引入华为最新使用或即将推广的基础设备和技术,如华为云、Hilens/ModelArts、TaiShan服务器、华为云、Atlas智能计算平台等,确保实训基地有先进、强大的根基。在此基础上,校企双方根据专业方向有针对性和选择性地建设4GLTE实训室、网络安全实训室、网络优化实训室、工程实训室、数据通信实训室等,以满足学生训练、实习实训需求。华为ICT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会根据华为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动态地对基础设施、实验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做到课堂所学与企业所用的“无缝衔接”。
(三)组建校企混编的专业课教学团队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关于“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任务中提出两点要求:一是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二是开展校企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华为ICT学院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开展教师队伍建设,打造由华为企业讲师与院校专业课教师共同混编的专业课教学团队。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企业,产品与技术更新速度快,通常情况下院校教师无法胜任和驾驭华为公司为现代产业学院提供和设计的前沿技术相关课程。为此,华为公司为每所合作院校按照每个技术方向提供两个免费的HCAI(Huaiwei Certified Academy Instructor,华为认证教师)培训与认证名额和1名华为ICT学院运营管理员,还为每所华为ICT学院选派2名或以上华为企业讲师。HCAI教师培训包括相应的华为认证培训考试、TTT(Train the Trainer Training)授课技巧培训。校企混编的专业课教学团队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教材编写、教学设计、公开课等教研实践活动,将企业前沿行业资讯、典型案例分享给更多的华为ICT学院教师,不断提升华为ICT学院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四)构建以实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类为主的课程体系
华为ICT学院的课程体系中,基础通识课、公共课主要采用合作院校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模块,而在专业课方面完全采用华为课程体系。华为ICT学院根据学生较少接触过项目的特点设计教学与实训课程,这些内容以实用理论与实际操作类为主。华为ICT学院课程把前沿ICT技术应用融入教学,加强产业与教育的结合,助力ICT人才生态链的建设。
与普通院校ICT专业课程相比,华为ICT学院具有显著的优势与特点。一是产学联合开发,零基础入门。华为技术专家与合作院校教师联合设计知识体系,结合企业多年的实践经验与专业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度剖析课程知识重点与难点,开发实用教材。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重在实践。丰富的动手实验贯穿整个课程学习过程,并结合实际应用部署实验场景,满足实验需求,加深对动手操作能力的锻炼,从理论到实战为学生提供贴合实际应用的ICT知识。三是教材专版专用,定制学习资源。根据教学特点,分角色开发教师与学生实验手册、课件PPT,融合实验、项目实训,为学校量身定制系统化的教学学习资源。四是项目实战。强大的校企合作资源支持独立的项目实战课程,前沿的人工智能、云计算、路由交换、大数据等课程相关项目实施案例支撑教学过程模拟项目实战,让教学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五是匹配企业人才标准,贴合华为认证。课程内容参照华为认证标准,学员完成课程学习后即可直接参加HCIA认证考试,为HCIP/HCIE认证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实施对华为ICT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多元监控
华为ICT学院的质量监控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华为ICT学院所在的学校,二是华为公司,三是第三方。目前学校的管理机制相对完善,一般都建立了内部质量监督机构,如质量管理办公室等,同时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和配套制度,对现代产业学院的组织架构、经费开销等做出明确规定。在过程保障方面,合作院校质量管理办公室会基于项目建设的质量监控、绩效考核、目标管理等方面进行全过程动态化管理,实现周期性监控反馈。在这三个方面的监控中,华为公司的监控最为重要和严格。为保证华为ICT学院学生得到高质量的培训,华为公司制定了一套高质量的包含培训伙伴评估、教师认证、教学成果的监控体系,对不达标的合作院校,华为有权单方面提出提前解约、停止合作。华为ICT学院还定期接受第三方主导的全面监督考核,对现代产业学院运行质量进行定期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相比院校、合作企业监控,第三方的监督更加客观、全面、科学,并且能够获得和其他现代产业学院对比的数据,发现自身的优势劣势,认清现代产业学院所处的位置。
三、华为ICT学院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