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适性课程:数字化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然追求 目前,数字化已经成为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引擎,成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推动力。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一方面体现在职业教育要与产业经济、社会区域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还体现在要与学生个体发展相适应。而职
产业学院专题 | 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可持续竞争优势创建:理论、困境与路径 摘 要 资源基础理论聚焦于企业内部可控资源,提出了企业如何依靠自身可控资源来保持持续竞争优势。高职院校产业学院是高校与产业界深度融合的产物,其创建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产业人才的培养,推动产业的技术革新。基
产业学院专题 |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实践教学体系:价值阐释、要素确认和实践路径 摘 要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能够优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供给资源配置、协调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与职业发展的适应度、促进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特色化发展。借鉴系统论,以贯通渐进为基准,以组织结构为引导,以能力提升为根本,
产业学院专题 | 企业主导的现代产业学院是如何建设的? 摘 要 现代产业学院是促进产教融合的有效平台,是多主体联合区域产业发展所需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华为ICT学院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典型模式,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建设:制定适应ICT人才
办学与管理 | 优秀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与培育策略 摘 要 加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运用NVivo软件对305名优秀高职学生案例文本质性分析发现,技术技能应用、积极生活态度、担当社会责任是优秀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共同特征。基
办学与管理 | 1+X证书制度认同度影响因素研究 摘 要 作为1+X证书制度实施的主体,高职生对1+X证书制度的认同度对推广该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对高职学生进行分析发现,教师支持、自我效能感、就业压力、学习投入是1+X证书制度的重要构成
办学与管理 | 德技并修视域下墨家思想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 摘 要 德技并修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使命,培养“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兼士”是墨家人才培养目标。古老的墨家思想从平等博爱、不嫌鄙事、培养“兼士”三个方面奠定了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
专业与产业 |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实践困境、逻辑遵循与路径选择 摘 要 随着生产技术的迭代更新,作为以技术学习为特征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受到影响。在此背景下,加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对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仍然面临内外部产
课程与教学 | 1+X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教材建设路径研究 摘 要 1+X证书制度下实施书证融通能够全面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有效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降低人才培养成本以及助推学习型与技能型社会建设。1+X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教材建设仍存在职业标准把握不准,教材
课程与教学 | 技术赋能高职教育OMO教学新样态:内涵、框架与推进策略 摘 要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信息技术已成为支撑教学变革与创新的核心力量,探讨和实施高职教育OMO教学新样态,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教法与学法 | 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发生机理及效能提升策略 摘 要 学生学习能力是教育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学习型社会、技术技能型社会构建背景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与交互决定论,以学习
教法与学法 | 研究性教学何以激发高职学生创新行为? 摘 要 学生创新行为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表现,研究性教学是提升学生创新行为的关键行动。基于认知—情感系统理论,通过1752份高职学生调查数据发现:教师开展研究性教学能够正向影响学生创新行为,也能通
教师与团队 | 共生视域下高职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路径研究 摘 要 课堂是师生和谐共生的关键载体,提升高职教师课程领导力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应然之举。在深入阐释教师课程领导力内涵基础上,从课程意识、课程规划能力、课程评估能力对共生视域下教师课程领导力关键要素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