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新版专业教学标准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专业教学标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指导教学实施、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教育部始终将标准建设视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自2011年首次制定并发布410个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以来,逐步建设了涵盖学...
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建设专题 | 智能时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趋势与行动方位 摘 要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为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改革提供了指引和方向。通过分析2025年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修制背景、结构特征、内容变化与未来影响,发现其修制与调整顺应了多元发展需求,并成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指南,有利于形成...
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建设专题 | 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的历史演进与行动路径 摘 要 教学标准作为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石,不仅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更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关键环节。采用历史研究法,以关键性事件和里程碑文件为分析素材,从产业系统需求和职业教育系统供给两个维度,系统梳理了1949至2022...
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建设专题 | 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价值、逻辑与路径 摘 要 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是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重要载体、健全高质量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高品质职业本科专业的行动指南、构建高水准职业本科课程体系的重要基石。职业本科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要遵循社会发展需求变化逻辑,提高职业教育...
办学与管理 | 职业技能培训会提升流动人口的收入吗? 摘 要 人口流动迁移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最显著的人口现象,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成为城镇人口主体构成,职业技能培训是帮助劳动力实现从传统农业向工业、服务业转变的重要举措。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调研数据,通过构建...
办学与管理 |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四位一体”耦合机制建构 摘 要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等于身体活动一体的教育过程,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扎根理论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分析,构...
办学与管理 | “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海外办学探索与实践 摘 要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创新模式,“中文工坊”具有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创新职业教育输出模式、助力中资企业走深走实和促进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时代价值。当前,“中文工坊”建设面临政策支撑性不强 、师资结构性短缺、资源供...
课程与教学 | 困境与蝶变:“逆袭”职校生学业韧性质性研究 摘 要 学业韧性理论为解释“逆袭”职校生“克服学业挑战继而取得学业成功”这一现象提供了合适视角。以孔普弗的韧性理论为分析框架,选取13名“逆袭”职校生为样本,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他们的学业韧性。研究发现,学业挫折、消沉的职校环境以及朋辈压力...
课程与教学 | 省域推进中职课程改革的价值寻绎与经验启示 摘 要 课程改革是新时代深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职业教育整体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举措。新世纪以来,浙江省在中职教育领域先后展开了三次大规模、持续性的课程改革,形成现行的中职课程架构体系,勾画出一条“社会经济关怀—学生个...
教法与学法 | 数字化背景下如何提升职校生自主学习能力? 摘 要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引发教育领域一系列变革,为学生自主学习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采用CiteSpace工具对国内外职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发现,国内外研究既有相似,又各有侧重,聚焦于培养动机、促进手段和产出成效三...
教师与团队 | 中职文化课教师教学行为问题诊断及对策 摘 要 综合采用国际前沿的教学诊断工具和心理学量表,以两所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为例,基于大数据方法对文化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诊断。结果表明,样本学校文化课教师课堂教学存在以自我讲授为主且对学困生帮助不够、课堂问题设计简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教师与团队 |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新型职教师资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摘 要 新型职教师资是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基于“双师型”教师建设基础,对职教师资培养提出的新目标,注重多元协同、产教融合、知行并重、数字赋能、国际视野。基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等理论视角,从理念层面、课程层面、教学层面、信息化层面...
教师与团队 | 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学校组织文化的调节作用 摘 要 以吉林省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为例,采用相关量表研究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考察学校组织文化在两者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教师职业认同对其专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文化的参与性、一致性、适应性和使命感四个维度对教师职业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