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京东集团合作探索 “专业融入产业”协同育人新模式
作者: 和光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物流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智慧物流逐渐成为现代物流业改革发展的新方向和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与企业协同开展人才培养,满足智慧物流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成为当前职业院校物流专业需要探索的问题。2020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京东集团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在物流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开展了深入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融入产业”协同育人新模式。
第一,共建“共融、共育、共研、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共融”是指将“专业群”与“产业链”相联结,拓展教、学、训、践、研多种形式,打造产教融合实践场。“共育”是指聚焦物流产业发展需求,以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为目标,校企协同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研”是指校企共建新技术研发中心、技能竞赛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促进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共享”是指校企共建现代化智能化教学实训基地、校企融合型教学认证基地、高水平师资培养基地、专业化对外培训基地和职业化科普实践基地,且实现基地内所有资源的共享。
第二,共建数字化供应链样板“校园云仓”。京东物流“校园云仓”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共设置教学办公区、四向多层穿梭拣选区、轻载AGV货到人拣选区、机械手供包和机器人分拣区、包装复核区、发货暂存区、收发货交接区七大功能区域,全流程完全实现智能存储、智能分拣、智能拣选、无人搬运、智能监控及智慧数据分析。在真实业务处理中,学生学习智能仓储运营管理方法,掌握仓储的收、发、存、退各环节的操作流程和要领,熟练开展货物验收入库、补货、拣货、打包、出库发运等业务全流程操作,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第三,共建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和体系。坚持标准引领、技术引领、创新引领,立足德技融合、赛教融合和专创融合,基于岗课赛证融通,搭建产业学院、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实体企业和协同创新体“四轮驱动”的实践教学平台。基于CDIO核心理念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基于生产需求规划实践教学模块,挖掘本土红商文化和儒商精神课程思政资源,构建平台课程共享、实战项目贯穿、技能证书互选的“贯通递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通过“专业通用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专业复合技能”的进阶提升,实现“贯通培养”。
第四,共建校企双方责权明确的混合所有制运行体制机制。坚持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管理制度理念,校企共同签署《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协议书》,共同制订《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办法》。实训基地实施理事会领导下总经理负责制,理事会由校企双方领导共同组成,校企双方按业务分工健全机制及组织架构,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治理方式。
(案例来源:青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