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与京东集团合作探索 “专业融入产业”协同育人新模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物流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智慧物流逐渐成为现代物流业改革发展的新方向和重要引擎。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深化校企
教育数字化专题 | 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内涵、理念与策略 摘 要 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是数字化转型时代信息技术对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内在规定,它以引领课程教学系统的生态重塑而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深度学习。从横向上看,职业院校教学数字化由数字化平台、工具和资源等
教育数字化专题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数字胜任力:发展逻辑、内涵要素与提升策略 摘 要 数字时代下,数字胜任力正逐渐成为教师有效发挥其专业能力的“触媒”。面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不足、数字化教育技能的匮乏、数字化教育评价的缺失等困境,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
教育数字化专题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模型的构建逻辑 摘 要 专业群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数字化转型为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可以增强专业群资源调配的灵活性、组织结构的适应性、评价和内部治理的科学性。应用范式理论,从本体论、方
教育数字化专题 | 数字化赋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估研究 摘 要 目前,我国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绩效评估在评估指标体系、数据客观性及监控平台建设上面临多重困境。遵循问题导向、数据协同、数字化管理等原则,构建了包括设备层、数据层、服务层和应用层在内的高水平专业群建
专业与产业 | 协同理论视域下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度研究 摘 要 基于协同理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分别是高职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序变量,两者的匹配促使高职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自组织。实证研究发现:重庆市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还不够匹配,主要表
专业与产业 | 江苏省高职专业群设置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实证研究 摘 要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系统与产业系统是两个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区域产业的升级转型对高职院校专业群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系统和产业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基于结构偏离度
专业与产业 | 涉农职业本科专业建设现状、问题与路径探索 摘 要 涉农职业本科专业建设发展直接影响到涉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质量与发展。要推进涉农职业本科专业建设发展,不仅要认识到目前涉农职业本科专业建设现状,还要对其存在的涉农类专业覆盖面不够广、与地方产业发
办学与管理 |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两交叉四融合”协同育人体系构建 摘 要 产教融合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激发社会创新动力的重要内生机制。基于产教融合视域,探索构建了包括设计层、监督层、支持层、落实层在内的高职院校“两交叉四融合”协同育人体系。在设计
办学与管理 | 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现代产业学院“三融四同八共”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 要 产业学院是培养新时代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载体。内涵发展过程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历史逻辑,国家战略引导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政策内涵,“命运共同体”是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理论逻辑,技术技能人
课程与教学 | 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产教融合状况及推进策略 摘 要 对我国3096名应用型大学教师的问卷调查发现,我国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产教融合总体处于中上水平,课程设计产教融合程度较高,但课程保障产教融合相对薄弱,且整体上还存在着地处我国西部地区、主校区位于
课程与教学 | PST视域下应用型高校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内在机理 摘 要 混合式实践教学模式对于推动教学改革发展、提高人才培养成效具有重要价值。运用扎根理论对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桂林旅游学院和山东枣庄学院3所应用型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
德育与心理 | 高职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价值、特质与路径 摘 要 构建高职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有利于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由碎片化到系统化的根本变革,形塑以需求侧为逻辑起点的课程思政元素设计样态,推动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由再现性进阶为生成性。高职专业课程思政体系构
德育与心理 | 品德心理结构视角下德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与机制研究 摘 要 基于品德心理结构理论,运用二元Logit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探讨德育实效性与德育知识理解、情感内化的关系,以及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对德育实效性的影响,并对知识理解、情感内化和行为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