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银龄教师优势 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 刘奉越2023年7月,教育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旨在国家层面搭建“老有所为”平台,充分利用退休教师资源优势,推动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和教育强国,并把支持职业教育行动作为五大目标任务之一。这是教育部继颁布《银龄讲学计划实施方案》和《高校银龄教师支援西部计划实施方案》之后的第三个相关文件,是一次针对教师队伍全面建设的系统优化升级。
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和第一资源。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依据国家卫健委的测算,我国“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人,教育领域也将迎来教师的退休高峰。银龄教师作为“老者”,具有智力、经验和技能多种优势,是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是职业院校优化师资队伍的后备力量。发挥银龄教师优势,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宣传银龄教师的先进典型、感人事迹,引导大众对银龄教师的关注,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银龄教师的环境和氛围。同时让更多有经验有能力的优秀退休教师了解《计划》,积极参与支持职业教育行动,发挥有益补充、示范引领作用,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加强“双师型”教师遴选。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双师型”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传授技术技能,还能够服务行业企业发展。依据教育部出台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聚焦国家产业急需和重点发展领域,重点遴选退休的行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充实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以打造具有高尚师德、精湛技艺、专业与实践相结合、富有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输血”与“造血”并举。支持银龄教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开展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实训教学,直接引导学生的成长,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另外,激励银龄教师依托自身专业优势,通过课程教学、教学与实训指导、专业和团队建设指导等,确保“传帮带”的连贯性与针对性,指导职业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使他们实现专业持续发展。
“需求侧”和“供给侧”有效对接。一方面,通过调研师资需求计划等多元化方式,从“需求侧”了解受援省份、受援学校对银龄教师学科、专业、性别、年龄、数量等方面的需求,系统掌握整体需求状况。另一方面,从“供给侧”的角度注重数字赋能,建设银龄教师数据库、支教服务平台,与全国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师资库数据共用共享,完善银龄教师补充供给机制,满足受援省份、受援学校的需求,有效支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