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职业教育:数字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
作者: 王佑镁 王海洁 柳晨晨 毛聪聪
摘 要 职业教育与培训是欧洲国家关注的重要议题。在疫情和数字化时代的影响之下,欧盟于2020年发布《奥斯纳布吕克宣言》,《宣言》从探索卓越、有弹性、终身化、可持续以及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出发,提出欧盟和各成员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其对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启示包括:培养“数字技能+职业技能”复合人才;营造“终身教育+职业教育”新生态;发展“绿色技能+职业技能”的教育模式;建构“国际化+本土化”的职业教育交流圈。
关键词 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奥斯纳布吕克宣言》;绿色职业教育;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 G7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31-0075-05
为了应对数字化和气候变化对欧洲社会、经济及就业的影响,同时由于之前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战略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欧洲的需要,欧盟在2002年《哥本哈根宣言》的基础上,于2021年通过《奥斯纳布吕克宣言:将职业教育和培训作为向数字和绿色经济的复苏和过渡的推动者》(以下简称《宣言》),旨在通过未来导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以及创新教育与培训体系,支持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和绿色转型,提高公民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一、《宣言》的目标和内容框架
(一)《宣言》的目标
第一,应对新冠疫情对欧洲社会、经济及就业的冲击。《宣言》提出:“新冠肺炎大流行对欧洲社会、经济及就业产生了重大影响。”欧洲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应对这些冲击,而建设卓越且有弹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能够增强各国应对危机的抵御能力,提高了人们的就业率,并通过数字化及绿色职业教育与培训促进公民和社会之间合理分配,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
第二,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为契机,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是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路径[1]。《宣言》中提出,利用数字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潜力,支持学习者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发展。
第三,发展可持续的职业教育,应对气候和人口变化。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如何实施以可持续发展为价值旨归的职业教育成为各国亟待探索的领域[2]。《宣言》提出,欧盟各成员国应结合自身特点和需要,使更多的人能够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对STEM技能不断增长的需求。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STEM教育的背景下,欧洲各国也把STEM教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举措[3]。而职业教育作为发展STEM教育的主要形式,《宣言》提出实施高质量学徒制,提高技能人才对于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
(二)《宣言》的内容框架
2022年1月,欧盟与国际专家以及欧洲培训基金会的奥斯纳布吕克团队举行了首次会议。会议提出,欧盟职业教育与培训部门对《宣言》的一部分内容开启监测。结果表明,高质量且有包容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既是创新的推动者,也是绿色化和数字化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础。它增强了各国对危机的抵御能力,为所有公民创造了高质量的终身学习机会,从而将数字和绿色挑战转化为驱动力,以协调公民和社会的利益增长与经济复苏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宣言》主要侧重于四个领域,见图1。
第一,通过探索高质量、包容性和灵活性的职业教育,实现兼具弹性和卓越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数字化、人工智能、人口变化、气候变化以及由新冠疫情引起的经济危机,都要求职业教育和培训系统采取适当的措施作出灵活应对。《宣言》提出,欧盟和各成员国通过为职业教育毕业生提供灵活、包容和有价值的途径,帮助毕业生获得高水平的就业机会,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第二,建立新的终身学习文化。数字化大背景和职业教育绿色转型中新职业的出现,要求个人不断学习、更新技能。为适应工作过程中技能的转变,应使用系统的数字化方法发展持续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因此,欧洲从增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吸引力开始,致力于建立职业教育的终身学习文化。
第三,发展可持续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宣言》提出,必须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环境,而数字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数字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其中包括职业教育与培训部门。数字学习可以帮助学习者在多样化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推进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国际化。市场的全球化和人口趋势要求欧盟和成员国对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和机构进行调整。因此在《哥本哈根宣言》的基础上,《宣言》进一步提出把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作为共同的教育领域,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全球和国际视野。
二、数字时代职业教育的四大趋势分析
(一)技术赋能职业教育弹性化
《宣言》提出,通过发挥数字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潜力,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包容性和灵活性发展,并制定了具体措施,如表1所示。
一是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欧盟利用推进智能职业教育以及建设职业教育创业中心等措施促进同行交流,着眼于发展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从而增强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二是增强职业教育的包容性。首先,推动社会包容,通过向所有人提供数字和创新教育,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职业教育与培训,并根据《欧洲优质和有效学徒制框架》,使学生可以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职业教育学习。其次,推动地区包容,通过开发数字基础设施,重点关注偏远和农村地区的发展。三是增强职业教育的灵活性。《宣言》指出,各成员国需要探索建立一个由退休或者休假专家组成的网络机制,专家可随时进行职业教育与培训,并调查毕业生的去向,从而及时调整职业教育与培训方案,实现灵活而有弹性的职业教育。
(二)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终身化
《宣言》提出,终身学习意味着个人需要掌握广泛的技能,使用最先进的技术和学习工具,跨越教育和培训机构的界限进行学习,并提出一系列措施,如图2所示。一是满足职业教育学习者的需求。欧盟及其成员国根据学习者在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需求,利用数字化帮助学习者开发有利的学习环境。《宣言》提出,将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数据库连接到欧洲通行证,从而确保获得充分的职业与教育与培训机会。二是推动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师可持续发展是终身学习的关键。欧盟通过数字技术和远程教育与培训,为职业教育教师和培训师提供足够的技能和工具,帮助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取得进步。
(三)绿色赋能职业教育可持续化
绿色经济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而绿色技能则是绿色经济发展需要的关键技能[4]。在诸多教育类型中,职业教育是有利于发展可持续的社会和绿色经济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因而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键点[5]。《宣言》提出,可持续性是一个横向问题,与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教师和培训师、气候、劳动力市场及职业教育管理等方面关系密切,欧盟及其成员国对这些方面提供支持,以发展绿色可持续性的职业教育。见图3。
第一,支持职业教育与培训教师和机构在绿色技能方面的合作和知识共享。目前,一部分欧盟国家已经共享了教育内容,较为广泛应用的是电子结对(e-twinning)和欧洲成人电子学习平台(EPALE)[6]。《宣言》进一步强调,通过推进“伊拉斯谟+”等计划,在绿色技能方面加强与同行交流并分享最佳实践。第二,探索与绿色职业教育相关的高质量学徒制。“哥本哈根进程”中提出的学徒制使教育与工作的关系更为密切。1996年,欧洲委员会发布《教与学:迈向学习化社会》白皮书,要求各成员国建立学徒制培训网络中心,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开展旨在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多种类型学徒制培训[7]。《宣言》进一步提出,建立与绿色职业和技术相关的高质量学徒制。第三,促进交流与管理的数字化。为使欧盟实现气候中立,《宣言》呼吁所有职业教育与培训利益相关者更广泛地使用数字技术进行交流,例如视频会议、网络研讨会和虚拟会议。鉴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欧盟和各成员国应该提供机会,使职业教育和管理团队能够利用数字化技术充当管理和调解人。
(四)合作赋能职业教育国际化
在过去的20年里,职业教育的流动性显著增加,虚拟流动和混合流动获得了新的发展,职业教育计划和合作项目也在显著增加。《宣言》强调,欧盟和各成员国应从流动性和国际性两个方面加强合作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如表2所示。
第一,加强流动性。一方面,通过建立职业教育卓越中心等方式促进职业教育学习者、教师和培训人员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流与流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欧盟的倡议与方案(例如,EQF、Europass),为各国学习者提供灵活和具有包容性的数字化课程,并鼓励个人进行跨国学习,从而促进技术工人和专业人员的跨境流动,进一步匹配劳动力市场供需,以适应人口变化的趋势。第二,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在《欧盟技能议程(2020)》中,欧盟委员会宣布在欧洲成人教育政策制定方面加强与成员国的合作,尽快确定新的技能优先事项的合作,并乐于参加与教育数字化有关的技能[8]。《宣言》中不仅提出通过数字技术及网络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而且将跨文化知识、技能和能力作为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认证的一部分,在职业教育与培训系统中推动数字化能力的发展,从而使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适应数字化时代。
三、对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基于欧盟通过的《宣言》,实现绿色和数字化转型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现代数字化技术运用、数字化智能素养成为未来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师和学习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必备技能和关键能力。《宣言》提出的一系列举措对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见图4。
(一)培养“数字技能+职业技能”复合人才
为确保数字时代我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应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出发,针对人才培养硬件、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探索职业教育的卓越性发展道路。
在人才培养硬件方面,推进数字化设施建设。一是关注偏远和落后地区的数字化设施建设,如虚拟实验室、虚拟工作间等学习环境,同时利用VR、全息影像等技术平台,将职业教育扩展到所有地区;二是关注数字资源建设,扩大职业教育参与者群体,将职业教育对象扩展到所有人。
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培养“数字技能+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职责,面对社会转型的新要求,培养数字化复合人才既要关注学习者的数字身份、数字创造力和数字竞争力等数字智能发展[9],又要重视学习者职业技能的发展。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首先,为学习者构建“职业教育+学术教育”的合作模式,加强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中心之间的合作,开展基于工作的学习,研究并建立高质量和有效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其次,为学习者构建智能学习模式,强调培养学生在智能环境下进行学习实践的行为习惯,以形成职业教育学习者在智能时代下探索智能技术以及将智能技术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社会担当。最后,为学习者构建智能管理模式。依托大数据调查职业教育毕业生去向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并根据大数据结果及时调整职业教育与培训方案,发展卓越、弹性化的职业教育。
(二)构建“终身教育+职业教育”新生态
根据《宣言》,职业教育与培训可以利用数字化跨越教育和培训机构的界限,建立“终身教育+职业教育”新生态,以在新时代为职业教育营造良好的终身学习职业教育生态。第一,搭建数字化职业教育平台。《宣言》提出构建欧洲终身学习框架[10]。借鉴这一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应完善终身职业教育智能服务平台,为职业教育学习者提供数字化工具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为更多人提供职业教育机会。第二,提供丰富的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以优化职业教育数字化为主线,依托人工智能技术、交互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虚拟现实等,营造职业教育元宇宙环境,构建多种职业教育元宇宙应用场景,为我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支持。第三,促进职业教育教师和培训师专业的持续发展。利用数字工具进行不定期教育和培训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通过数字平台促进职业教育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帮助职业教育教师和培训师持续性发展的有效路径。我国各地区应建设职业教育卓越教师培训中心,以促进职业教育教师数字化能力的及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