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实施职业启蒙教育是建设人才强国的根基性策略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为此,党的二十大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强国建设不仅要注重人才的数量标准、质量标准,更要注重结构与布局标准。在社会
改革前瞻 | 文化堕距视域下普职分流的现实困境与应对之策 摘 要 基于普职分流政策饱受民众争议的现象,从文化堕距视域分析,造成普职分流争议的缘由是:面对物质条件升级和制度政策革新,大众的思想文化概念并未跟上其变迁速度,仍存在教育观念上的文化滞后。在本体层面,
改革前瞻 | 补偿教育视角下普职分流的价值意蕴与推进路径 摘 要 新《职业教育法》用普职协调的表述取代了普职分流,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普职分流,而是强调更深层次和更高质量的分流。历史上,关于普职分流的功能定位大致有社会本位观、因材施教观和教育分层观,但以上观
改革前瞻 | 普职分流的世界经验、共同趋势与对策建议 摘 要 推动学生合理分流,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多样化发展,是我国建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考察德国、法国、新加坡、日本、英国、韩国、美国七国普职分流实践发现,高中阶段分流是世界各国的主流做
创新视域 | 产教对接视域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理论阐释、作用机理与实体工具 摘 要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与产业匹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最终指向。“可持续发展”理论、“供需平衡”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等分别从产教对接的相互促进、供需平衡、结构性矛盾等方面阐释
教育治理 | 面向类型教育的高职院校治理模式研究 摘 要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是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重要途径。类型教育的实质是育人知识体系的类型不同。成为类型教育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提出了新要求,立足具体育人环节改革的治理模式不具有统领性和协同性。职
教育治理 | “1+X”证书制度下“X”证书公信力保障机制研究 摘 要 “1+X”证书制度是新时代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促进书证融通、产教融合的一项制度创新。“1+X”证书制度中,“X”证书被赋予了许多价值期许。而这些价值期许的实现需要建立在“X”证书公信力这一前提条
校企合作 | 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机制的历史脉络、现实困境与改革路向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进机制持续改革,重点改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之间的权责划分。先后经历了管理职权下放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初步探索阶段、社会力量参与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内涵深
农村教育 | 城镇化进程中劳动力技能结构演进趋势及技能开发响应策略 摘 要 基于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研究城镇化对劳动力技能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化对低、中、高技能劳动力的影响有所差异;在城镇化的不同阶段,低、中、高技能劳动力的变动趋势存在差异;在当前新型城镇化阶段,
农村教育 | 职业技能培训如何影响农户相对贫困 摘 要 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基于2022年重庆市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414个农户样本的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显示,参与职业技能培训能显
国际比较 | 区域高水平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的理念与行动 摘 要 随着东盟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职业教育教师在推动东盟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区域高水平国家,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和泰国将职业教育教师培养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发
国际比较 | 绿色职业教育:数字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 摘 要 职业教育与培训是欧洲国家关注的重要议题。在疫情和数字化时代的影响之下,欧盟于2020年发布《奥斯纳布吕克宣言》,《宣言》从探索卓越、有弹性、终身化、可持续以及国际化的职业教育出发,提出欧盟和各